快讯发布

即时快讯 0

タコピーの原罪致不幸的你和我

《タコピーの原罪》简评:

致能读懂的每一个承载着悲伤和不幸的你。

在补完章鱼噼,突然着手打算开始写这日志的时候,我想起知乎看到的一句话“因为知道该死的另有其人,而不是别人,所以我活下来了”。
在长久的跟人共处的时间里,作为一条生命而言,“爱生活、爱别人”似乎是被教导的永恒命题。然而在我无数次在日记、小说草稿中预设反刍的那字里行间,我终于一遍遍确认了“不爱生活不爱别人”也没关系。也许对能看懂、正经历着因为相似经历而陷入抑郁症、焦虑症、双相等等之类“互联网常见debuff”的人而言,就像我开始写这篇稿子时一样,如果心被戳到了,很大可能会流泪的吧。
在充满争议的互联网论战之中,我的日志却也未曾涉及到”如何解决“和”无法叫那些人共情的”一种理由中去。
我很喜欢章鱼噼和玛丽奈之间的某一互动,“对幸福的定义”,我想大部分人、大部分孩子所设想的最初的幸福就是“生下听话的“不熊不吵闹的孩子、温和的幸福的带着一个生命、给予他爱和似水般温和的养料,茁壮生长。”然而可惜的是,人们遭遇不同,加上在这个时代一旦涉及到一种灵魂交流,它似乎不可避免地走上一种“浮躁”,不能平等友好和谐的讨论,让彼此有所收获。
以动画塑造的典型的心理学中的“原生家庭”为例,在没有经历过这样痛苦的人眼中,它是矫情的、轻易能被跨越的,是的,刻薄的说,没耐心倾听理解思考的人,总会缺乏同理心。
在我们提出并认真作为“患者”或是一种期待受益、期待世界更美好的人眼中,这样的愚钝太多并非好事。
似乎因为这个年代的经济环境,人们不再“无私”,和朋友讨论过却又无数次能够理解这样的“自私”因何而来――社会资源的饱和、人类劳动的异化。
我想不少人也许会对我提及“大人”和“孩子”感到一定的心烦意乱和神经紧绷,这并非是我捏造词汇,而确实是基于我所最爱的一本童话《小王子》所衍生出来的词调。它不是作为现代社会被众人厌恶的作为“巨婴”那般敌视的存在,它是珍贵的比做一个“伟大”“质朴”的生命更精髓的东西。
人们追求成为智者获得智慧,有改过的革新的权利和尊严,却常常在成长过程中丧失承认错误的勇气。以中式叙事角度来讲,“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杂谈的方式是自由的,“苍蝇不盯无缝的蛋”这条如今被痛批的话也是不少被冤枉受到牵连的的确无辜的人士发出的一场控告。
我们常讲人心是冷漠的,人总是和自己无关痛痒的事情便会尽量回避、高高挂起,并在长久的岁月中为自己找一些借口麻痹自己,没有人时时刻刻都在高尚。我无法坦荡地宣布承认冷漠地身处局外是一种原罪,但我必须有血性的在心里用最热烈的掌声宣布“冲动和想办法改变现状、为每一个深深扎根在基层、为互联网上被批判的网左们、为无论何种理由做出公益的人们,他们是真正的仁士和勇敢之人,我对这样”也许深深思考过这样做是否值得,却依旧去做了的人佩服的五体投地。就像,很多专业的哲学学生批评未明子那样,作为一个看见平凡的小辈,我愿意为我看到的善举们表示我所能做的最高尊重,我愿意在心里铭记那些也许名气大的“胡歌”、“敬汉卿”、“鹰角网络””米哈游”捐的公益、开的希望小学,我时至今日依然尽全力铭记。
为什么说“原生家庭”不少人会有一种傲慢?我想,这大概和不少人试图成为特权阶级、和一些长辈们在家庭中通过暴力威严树立形象是一个道理,即使不少道理如今在我的思索里它是错误的。在郭麒麟、在明星超话的那些帖子里,轻易说着“原生家庭的痛苦能不能走出来全靠自己”,这样轻飘飘的一句话,只让我感受到和nina一样的愤怒气场,我在心里狠狠地刻下这样精英的傲慢和粉丝群体们”说得好“的一种”慕强”。一如我无法轻易原谅那些没由来的苦难一般。
不少摇滚的评论下面都有一种声音,万青的《十万青年》“敌视现实,虚构远方”被不少人奉为圭臬,我们当然需要一部分和现实的和解,但正是那些愤怒和不解使身处焦虑的自己无数遍思考“如何不成为那样的大人”,如果他人总是说要爱上现实,要带着伤痛和现实和解,我却偏要说“带着这满目的淋漓的恨咬碎了牙齿地要倔强地活下去”。所谓东亚的“压抑的爱”不应该是正当的使我这样的人被沦为剥削工具的代价。然而也只有活着,有一天摆脱掉这样的现状,才使“自己”的存在有所价值。在尝试无数遍失望后,我偏要想办法和类似的人们说“逃吧!,不幸的孩子们。”正是因为遭受着不公和他人也许无法承受的高压,并不处在一个所谓的“家的避风港”,我偏要说“逃吧,带着日渐麻木不再愿意和解的倔强的心”,如果这能让一个个体“幸福”。
分享闹闹丶/洛天依Official的单曲《人间失宠》: https://163cn.tv/IHIznMw (来自@网易云音乐)

来自:Bangumi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
图片 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