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タコピーの原罪》简评:
作者自说自话自顾自感动,轰轰烈烈一地鸡毛的剧情烂作。
先点名批评本剧“罪魁祸首”章鱼p。开头章鱼p变身静香被茉莉奈霸凌时,我还认为作者设计这样一个外星人角色相当有趣且深奥:既能使用一些机械降神的道具绕开本剧错综复杂牵涉极深的社会问题,达成一个让大众信服的结局;又能像一张白纸一样从头开始亲历霸凌与原生家庭,更直观刻骨地展现,并引发更多观众对这些问题的注意与思考。
没有,都没有。
章鱼p实质上是作者的一个道具,一个能让自己的大手深入到作品中随意推进的道具。最显著的地方就是所谓“神人”的部分。作者想让章鱼p知道什么就知道什么,想不知道什么就不知道什么,你问就是外星人,和地球人常识不一样。看到茉莉奈家父母吵架来一句“说很多话感情很好”,看到茉莉奈整静香还觉得感情不错;结果打到自己身上的时候又肉痛了,又啥都知道了,又会害怕了。从后面看来章鱼p又不是没有思考能力和共情能力,但作者就是想章鱼p变人机就变人机,想让它意识到问题就意识到问题,完全没有一个连贯性让人信服的人物成长路线。甚至已经经历了几百天的时光了,看到过静香死亡场景了,在一相机给茉莉奈砸死之后,还给人静香一笑就混过去了当她的帮凶。只要作者不让它踩住刹车,它就只能装傻充楞去推进剧情;到了剧情中期,OK老师我全懂了,我又拥有人类情感了。
提到人类情感我又要急了。剧中有一部分时间几个角色就像程序一样机械式地运行。对静香就是输入恰比死亡->输出自杀,对东和章鱼p输入静香请求和微笑->输出无条件帮助。搭配上作者本身就在有形操控剧情发展,看着总给我一种无助感和气笑的无奈:我不像在看什么番剧,反而像在看一个舞台剧,剧中人物极尽夸张,张牙舞爪,试图用最浮夸的演技为我演出,这样我就能忽略漏洞百出的剧本。
剧本我们留到最后鞭挞。回到作中三个主要的小朋友身上。比起争议不断的静香与茉莉奈,我反而从东身上看出了作者的不足,甚至是会毁坏底层逻辑的不足:他一定没有孩子,甚至都没有弟弟妹妹。很有幸,我是剧中润也哥哥一样的人:一般而言我算个优等生,并且也有一个小自己许多的妹妹——甚至这部番还是我妹看完来找我聊,我才来补的。小学考试从来没有下过90,每当考差的时候,敲家门的那一刻是最忐忑的,忐忑到母亲一眼都能看出我考差了。在教育过我成才之后,父母教育家妹明显更温和,更开心教育。因为我们知道在高压环境下只会产生反抗、不愉快与更多的不愉快。所以回到东一家,在如此阳光的哥哥关注之下,我很难理解为何会发展出剧中这么奇怪的亲子关系。现实中的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更多是一种家长对自己的愿景,将自己未能做到的事情投射到儿女身上,希冀完成一种阶级上的跨越。如同《暗杀教室》中潮田渚的母亲一般,将自己儿子当作人生的二周目。东母能给哥哥买PS4,能关注到小东视力差配眼镜,能在自己是精英医生加班的时候做出难吃的松饼,然后你告诉我她在面对小儿子的时候唯成绩论了,考差一次不反思自己的教育方式,反而是觉得儿子废了,完全失望。我看作者是想得太轻松了,只是在番中把问题全推给大人,把脸谱化的设计推给不过多描写的“恶”来掩盖剧中存在的逻辑问题。
另一个让我意识到作者不足的是小东本身。接触过小朋友的人都知道,小孩是特别纯粹,想法在大人眼里天马行空又简简单单的生物。他们会笑着去踩死路上的昆虫,或者做其他“恐怖诡异”的事情而不自知。静香在茉莉奈死了之后毫无感觉,明明死了人却不在乎、而去东京要等到暑假开始,这些都是很符合小孩子的行为。但东,一个三四年级的小学生,看到哥哥染发第一反应是“如果能和地痞流氓混到一起,成绩下降就好了”,我只能说绝无可能。一个初中生,高中生这样想我能理解,但一个小朋友绝对不可能有这么多阴暗的想法。作者在东这个角色身上安插了太多超过他年龄的心思与经历,又在其他地方(比如无条件帮助静香)显得单纯无脑,这已经不是一般的割裂了。
笔者言至此,其实精力消磨大半,剧情吐槽后文寥寥几笔概述。作者用霸凌和原生家庭这种热点的冲突噱头吸引观众,又拿出了三个神人家庭和几个经不起推敲的角色合力演出一场一地鸡毛的皮影戏,既不能表达什么观点,又不能解决什么问题,只是一部纯粹的商业作品罢了。第五集的一周目一上来还是有些惊艳到我的,也收回了前面的伏笔。但随之而来的最终话宛若茉莉奈妈妈的耳光,一巴掌把前面的所有期待击碎。章鱼p牺牲自己回溯时间既不意外也不有趣,不如说低级且垃圾。最后几分钟静香茉莉奈惊天大和解之后我完全没法压抑心中的愤怒了,我只觉得被作者愚弄,只想对作者输出最纯粹的问候。
来自:Bangum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