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穢翼のユースティア》简评:
我本来只是想着二周目打完要不要改个短评什么的,结果被好友用“秽翼里只有圣女没人写”、“你这么喜欢她怎么能不写”这样的说辞鼓动了,尽管还是有些抵触——绕过宗教去谈圣女无疑非常困难,而我绝不想谈论宗教,但终究还是琢磨出了下笔的角度。
PS:柯蕾特在我心中并非完美无瑕,没有说她一句不好仅仅是文势使然。
————————————————————————————————————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在虚拟的世界里,做到知行合一总归比现实容易地多,然而这亦颇有难处——对一切社会关系的描绘,总会面临过刚易折的困境,acg里许多作品与角色,都由于分寸失当受到了屏幕外的大量谴责。本作巧妙地在柯蕾特身上平衡了理想人格与现实重力,无论是静居圣堂还是流落牢狱,其都因为身份的敏感性,过着近乎与世隔绝的生活,而占据了身心全部的祈祷,也无需任何合作与旁观。是以,美轮美奂的图景徐徐地展开——无垢的少女全心全意地表达着内心的虔诚,却既鲜因俗世的反复牵扯步履维艰,亦不必依赖异常的包容将锋芒尽数藏起。
但信仰的重量离不开代价的赋予,凸显这份高洁的除了神官长,还有拉菲。表面上来看,两人的和解标志着神性的褪色,可此处有着不易察觉的狡猾——柯蕾特对拉菲的接纳,始于失去圣职者的身份之后,这般处理既自然成全了柯蕾特的烟火气,又有意避免了将信仰与挚友放在天平两端称量的为难。
柯蕾特和凯伊姆的相处同样因互补的特质达成了奇妙的平衡:精于世故的年长男性与不谙世事的年幼女性,如水般的前者包裹住了如石般的后者。彼此都从对方那里感受到了自身残缺的部分,发自内心地尊敬着对方的同时坦然地投射出了自己的期待——凯伊姆希望柯蕾特变得更加圆融,从而不着痕迹地给予最亲近者保护,柯蕾特则希望凯伊姆变得更加勇敢,从而竭力唤醒在躯体蛰伏的可能。可惜,两人实难言相称——祭坛上的告白充分地丈量出了彼此的精神差距。与诸女主的相识中,唯有柯蕾特是毫无邂逅成分的单向邀请,绝非偶然。
紧接相识的长伴亦源于女方的挑衅——以象棋为由头。在这里,象棋并非只是一个为了丰富角色元素的标签,而是和章节紧密相连的线索,是圣女诸多处境的隐喻。
柯蕾特的棋艺着实谈不上高明,不仅仅对上凯伊姆一胜难求,在娼馆里亦是先连败于阿伊莉斯,后在和库罗蒂娅唯一的对弈中,被对方全程掌控着局势。但她却未尝中断对局的邀请,棋局传递了比表面可见的不气馁和好胜心更值得钦佩的内容——即使作为实力较弱的一方,她也一次又一次愚直地充当着进攻的发起者,一如她无论是否得到回应,都绝不降低频次与热忱的祈祷,又若其不曾得到过强力的支持,也从未放弃过的战斗姿态。
国王是威力最弱的棋子,却是赢得棋局唯一不可或缺的一环,而它取胜的钥匙,正在于借助围绕于其,并宣誓向其效忠的部下的力量。在担任圣女时,柯蕾特本只是既无神力,又无权势的祭品,却借助着这个被高高悬置的象征,让自己成为了神权的主宰,明明孤立无援,却在与世俗勾连极深的神官长的周旋中,堂堂正正地使自身的意志屡屡得以贯彻,其身凛然不可欺,其志刚强不可违。驻留牢狱之后,更是在毫无凭依的情况下,利用现于此的神迹,让不蚀金锁的首领奉为旗帜,掀起了为达成个人愿望——拯救天使的起义,这是何等善于借势的智慧。尽管有降神的嫌疑,可面对成功挣脱了他人给自己写好的剧本而选择纵身一跃的背影,又有谁能否认,这个娇弱的少女,是一名货真价实的棋手呢?
象棋里,有一个一局中只能使用一次的杀手锏——王车易位,它拥有两个目的:一是让王脱离险地,二是把车投入战斗。虽不知该杀手锏在棋盘上创造过怎样的盛景,但能感受到两个目的与情节的高度暗合:凯伊姆先是偷梁换柱,行刑前偷偷地将圣女带离了圣堂,随后又瞒天过海,布置好将跳下悬崖的替罪羊救起的准备。绝地逢生后,故事如棋局般地迎来了逆转的时刻:柯蕾特发起了自己最后的反抗。而其以自身的神圣不断地感化敌人,在波折中一步一步地壮大己方,最终获取胜利的过程,与记录中的最后一局何其一致。
作为象棋爱好者,柯蕾特或有诸多稚嫩之处,然作为戏剧吟诵者,她已臻至化境,堪称浑然天成的布道者。风格鲜明的言语构成了她自身的特质——文气十足而流畅圆转,既如雕塑般精致,又若奔流般汹涌,庄重祈祷时,决意赴死时,愤然责难时,慷慨陈词时,无论何种境况,都未曾剥落这份浓烈的个人印记。她营造出了一个在我心中挥之不去的场景——偌大的大厅里上演着只有一角的歌剧,演员立于舞台中心,深情又热切的独白洋溢着诗性,连绵不绝地于其口中吐露。
似褒非褒,似嘲非嘲。
在我寥寥的游戏H的履历里,这是我最愿铭记,最觉惊艳,最为动容的前奏。即使是乌托邦里,我也从未料想过,能够遇见如此纯洁的献身。写到这个程度,可谓绝笔矣。
我相当中意这段对话,它生动地展示了一个激荡而多变,无畏而洒脱的精神客体。
《与凯伊姆大人绝交书》(雾)
比舞台风满满的特色念词更有艺术感的,是这封信的行文结构——缘由述毕后,便以率真的口吻连续发出了三次邀请——明明末尾毅然决然的诀别才是真意。那邀请是否乃心底残存的期待化作的挽回之音呢?——答案在而后的行动里不言自明。圣女刺人的天赋可见一斑。
终章的内省,为柯蕾特熠熠生辉的形象画上了完满的句号——她会听到天使的声音,看见天使的身影,缘自她的姓氏——阿纳斯塔西娅,那是她与初代圣女血脉相连的明证。是啊,通透如她,怎会认定,所获见闻皆因自我坚定的信仰?可那又如何——
并不是在被拯救之后才去相信,而是要去相信而得到救赎。
来自:Bangum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