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タコピーの原罪》简评:
个人喜欢但不做推荐,因为不是所有人都能接受这类表达。不过我想说的是,即便这部番剧只是在消费炒作某些现象,我觉得也比大多数没营养的番有趣得多。
先说好的:电影级制作,画面、配乐、演出都是一流,情感烘托优秀,乐景衬哀情的手法与各种意象的运用称得上惊人。所揭露的现象虽然有所争议,但也引人深思(关于这方面请看到最后)。
人设真的非常牛逼,全员神人,每个角色天赋、经历、性格、动机都有趣且合乎逻辑(包括背景人物),也非常东亚风格。我恰恰是可以接受这种全员神人人设的观众。
尽管我本人的条件与经历算是非常幸福,但还是时常能从一些小细节捕捉到我曾经为之悲伤、焦虑、困惑、绝望、抑郁的情境,从而共情。只能说,大环境便是如此。我时常暂停去反复咀嚼品味。
可惜的是,尽管制作水平没话说,但作者仅仅是塑造出一堆极端人设,用精彩、荒谬而猎奇的剧情描绘出“霸凌”这种负面现象,却没有(或者说无法)给出任何解决问题的方式,这就导致这部作品的内核是空虚的,没有任何教育意义,也没有注入任何正面元素(我指的是希望,乐子方面的元素还是有的),在普适的艺术价值上就大打折扣了,远没有很多人吹得那么优秀。亦或者说,“无解”本身也是一类核心观点吧,不管作者自己有没有想这么多,解读权在观众手中。归根结底,超自然的设定消解了现实主义叙事的严肃性,使得这部作品变成了一部“黑暗童话”。家暴与校园欺凌的问题得到揭露,却仅仅是展现给观众一个猎奇小故事,没有任何建设性的探讨,显得这类议题“太容易被消费”了。
即便如此,由于我米线低,喜欢恶趣味,爱看全员神人,所以依然愿意给《章鱼噼》一个好评。从标题《章鱼噼的原罪》就能看明白,其实这本质上就是一个以“章鱼噼”与它的happy小道具为线索引出的、夹带了一些社会议题猎奇故事罢了,我觉得观众为此吵架还不如去探讨议题本身。“消费这个社会议题”,本身也是这个议题的组成部分,作者愿意这样表达是他的自由,观众也可以自由选择接不接受,没必要吵架。说什么“鼓吹黑深残”就更没必要了。我觉得大家不要用成年人的固化思维去揣测孩子的行动逻辑,《章鱼噼》中的主角们都还小,三观没有成型,面对这样的神人家庭,他们很做出一些极端的事。他们身边没有能解决问题、能托付后背的人,所以他们要靠自己,而以他们未成型的三观和未成熟的办事能力,最终就会走向“自我解决”。
制作组做出了这个故事的上限,剩下的,就交给观众解读了。(后面还有)
来自:Bangum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