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僕だけがいない街》简评:
首先,这部番的表达我认为在于“投入自己的生活”,即不以他人的喜好去故意塑造出一个不属于自己的“人格”,而是放开手,去做生活的英雄,而番中多次提到的“随和”,正是主角重演之后,为救助自己的伙伴,抛下了曾经的“虚伪”,放开了自己的束缚。那一句“我不会再对你撒谎了”,不仅仅只是对加代说的,也是对其他的伙伴、自己身边之人说的,更是对那个十一岁的自己、那个二十九岁的自己说的,正因为放手一搏,那么结局怎么可能是坏的呢。
所谓“相信”,正是对于伙伴的渴望,对能够和自己一起投入生活的同志的渴望。正如最后所说,真正相信的事物,我们不会说出相信,但说出的相信并不是怀疑,而是想要相信,也是爱藤所说的,渴望我对你的相信,即是渴望你对我的相信。
说回这部作品本身,我最喜欢的并不是它轮回的设定,而是它深入人心的演出和难得的克制。演出方面无需多言,每一次都能让我沉浸在一种深深的情感之中,这种共鸣与紧随其后的怅然若失,正是我不断追寻着好的故事的动力和希冀。
而那一份难得的克制,是一种对于青春想象的克制。
首先,我并不是那种喜欢追求现实的人,反而,我非常讨厌在青春式番剧中讨论所谓的现实,这是何尝不是另一种臆想。我的主张是:一部番追求青春活力、梦想热血也好,以黑深残、现实黑暗为基调也罢,都应该取决于这部作品的主题。这听起来好像是一句废话,但多少自以为是的创作者忽视了这句“废话”,将一部好端端的作品,变成了自己即使破坏人物合理性、平衡性,也要肆意倾诉不满、苦难的精神夜壶呢。(我说的就是《京吹3》)
而这部番要讨论的本就不是青春的情爱,它是在于“改变”与“救赎”,但“爱情”实在是一个方便而实用的元素,不管在哪种主题中,它对可以毫无违和感地植入其中。拿这部番说,它可以没有爱情吗?可以,它可以有吗?自然也是可以。但它克制的地方在于没有打破中间那条线,你既可以想象这场奇妙“侦探游戏”中,他们不可避免地擦出火花,也可以认为这仅仅是一场伙伴间相信的故事。这可能也是许多人对于结局加代的处理不满的原因,我并不否定其他人的观点,要说中期我有没有看好过这对,自然是有的。但我的视角来看,这部番的主题并不在此,所以这一对成与不成,我其实并没有那么在意。因此,即使最后他们并未在一起,在瞬间的惊讶后,我也没什么反感,与爱藤最后的开放式结局也正和我心——
——他们最后到底有没有在一起呢?这都不重要了,重要的是“想要相信”的火种已然熊熊燃起、“投入生活”的愿望已经盛开、朋友间的“屏障”早已消失......————而明天的我依旧会在那一片皓白的雪中,拯救那一袭红衣吧,我一定会抱着“正义的伙伴”走下去的。
最后我再说一说它的缺点吧,推理性太差、节奏太慢以至结尾仓促等等就不说了,我个人最不喜欢的点在于:“重演”设定太过工具化,条件也比较迷惑,说是不好的的事情,但明明有很多其他不好的的事情都没有触发,给人的感觉就是想触发就触发,完全取决于需不需要,而且之前都只可以回到几分钟前,后面突然就回到小学了,最后也没说明原因。而且为什么第一次失败是回到第一现实(第一现实指主角一开始的未来世界,第二现实指男主回到过去的那个世界),而最后成功之后,却是留在了第二现实,完全没有设定支撑。既然成功后不会回去,那么第一次回到第一现实时,还特意强调在第二现实的行为可以影响第一现实的未来有什么意义,反正你都不会回到第一现实了。我本来以为它的基调就是通过在第二现实完成拯救,然后自然地回到第一现实,导致后面不回去的处理就像是篇幅不够,没工夫处理第一现实的后续一样,反正我最后还是挺失望的。
总结来说,我果然还是最喜欢它的角色塑造和情感表达,剧情因为结尾仓促我确实不能说很喜欢。不过,躺在夏阳轻抚舒铺上,闭上眼,沉醉在结尾带来的那让人恋恋不舍的怅然若失之感,果然,我还是忘不了这个故事啊!
来自:Bangum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