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タコピーの原罪》简评:
开头直接说重点吧,章鱼P在面对问题时显得无知且力不从心,它想改变却又无法改变。然而,在结尾我们发现章鱼P也愿意付出巨大代价来解决问题,这也从另一方面肯定了章鱼P。这场景是不是很熟悉?它像极了我们的社会。
原本我以为作者是对社会大众的全盘批判,不过最后还是在一定程度上肯定了社会,看来作者也不算是很极端。
好,现在开始正式的评论吧。
先讲讲剧情,这部作品的剧情其实很简单,概述下来就是章鱼P寻求一个能够完全解决一系列不可解(起码是难解)问题的方法。
先提一点:这部作品从开播到现在,仍然有一大堆人仍在争论故事中究竟谁有罪、谁无罪,我是觉得这真的有些可笑。如果让我来回答这个问题,故事中的所有人都是有罪的,同样也是无罪的。就像故事中男主总结的那样,一个人当然可以既是好人又是坏人,哪有像传统戏剧里那样脸谱化的人呢?
作品到底想要表现些什么?这又是一大堆人争论不休的话题。然而,这个话题至少比之前关于有罪无罪的争论更值得深思。有没有可能答案已经写在标题里了呢?作品想要去描写章鱼P的原罪。
章鱼P在故事中扮演的角色,就是旁观这一切发生的人,以及参与这些事件的无关人(鱼)士。
章鱼P在故事中表现出了一个经典名词——“无知之善”。这种无知的善,也就是作品标题中章鱼P的“原罪”。作品想要批判的正是这么一群人:明明自己什么都不知道,却为了满足自己内心所谓的“善良心”,在旁边指指点点;真要自己上的时候又唯唯诺诺,没有明确的方法,什么都干不成,甚至还会恶化原本的事件。这正如同上面提到的观众那样,或许我们自身就是这部作品所批判的一部分。
作品很像是所谓的黑暗童话,虽然是童话,但读起来又有一种现实感。这也是为什么那么多观众会觉得它想要解决问题,因为它现实,又用童话般的梦幻表现了出来,显得如此荒唐。但是对照现实你会发现一点,故事中的荒唐其实都来源于现实。举个我印象很深的例子吧,第二集(还是第三集?)霸凌者被“正义处刑”,正好对应了现实中“将霸凌者打一顿”或者“杀了”就能解决一切的想法。然而,故事后面的剧情充分体现了这种想法是多么荒唐可笑,真的什么都解决了吗?并非是剧情荒诞,而是我们的现实足够荒诞了。(包括故事的结局,表现的是整个社会的态度,从整个社会的宏观角度看,社会对于解决纠纷的方法不就是和谈、协商,然后期待自己莫名其妙地好起来吗?)
来自:Bangum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