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讯发布

即时快讯 0

タコピーの原罪复杂的社会议题不等于人性原罪

《タコピーの原罪》简评:

关于实际上作者用的伎俩,那就是关于评估自身价值的客体化,剧中的角色都有一种离不开某个东西的情节,让观众觉得哇,他心理好扭曲,居然觉得“我只有xx了,所以我一定要xxx”。
如静香离开狗就活不下去,真理奈和她的母亲离开父权制就活不下去(真理奈母亲对真理奈改观居然是真理奈和东谈恋爱),东离开他人的认同,被否定就活不下去。所以他们都为了得到这些东西做出了极端的行为,如静香杀害女婴(尽管无济于事,不能让死狗复活),真理奈为了母亲开心让章鱼辟回到过去杀掉静香(尽管她母亲是因为父亲的出轨而疯的),东为了静香的认可甘愿为了她而顶杀人罪(尽管不是他顶)。我不知道怎么评价,我只想说低级,这只是个为了做出极端不合理行为的背景虚设罢了。
这种把复杂的人格压抑成如此单一的“动机”,大可以说是什么啊家庭,社会,学校教育缺失啦的极端化描写。那我问你?是谁故意写成这样的?是谁要把这些内容抽空来写一个“令人压抑落泪的黑暗童话”?难道不是没有这样东西根本就写不下去吗?告诉你暴力无意义,那是当然,抽刀向弱者的暴力有什么意义?同态复仇的暴力在哪里?作为公权力属性的暴力秩序在哪里?强调这种权力结构失衡下的,抽刀向弱者的私刑,这分明就是在用角色的“心理扭曲”来为自己的猎奇情节背书罢了。
关于章鱼这个角色,我想是这样的。以一种无知者(没有接受过霸凌的人)的视角去看霸凌,告诉你简单的好好说话并不能解决问题,问题没那么简单巴拉巴拉。到最后又告诉你对话可以产生快乐哔,然而不正当的暴力并未终结,只是她们对暴力的容忍度提高了。思之令人发笑。
我认为这部作品最值得去讨论的内容不是什么在崩溃的环境下去共情他人,或是互相舔伤口。而是如何让自己得到应得的援助,比如作品中完全缺位的儿童保护机制,没人应该理所当然的承受这种待遇。

来自:Bangumi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
图片 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