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萌新观众,一直久仰《日常》大名,在追《city》之前,我点开了这部日常系动画的高山,进行一次“朝圣”式补番。
刚开始的几集,如果让我形容感受,我只能用“奇妙”来形容,作为日常动画的爱好者,我已经把套路化和模板化的日常动画当作了该类型作品的固定公式。主角或多或少的特质,不断加入的配角,固定任务一样的事件。似乎衡量作品优劣的唯一判断就是人设的优劣。但《日常》作为此道前辈,并没有古旧感。“让漫画动起来”是作品给人的直观感受。形式丰富和极具张力的表演让人耳目一新,人物在表演中被给予了强大的表现能力,而不是像一般作品中受到事件的驱使。“真正的日常是没有目的的”因为生活本身就只是当下的瞬间。
同时“奇妙”来源于作品的叙事安排,是完全“无厘头”形式的。在一个情节中,你几乎无法预料角色的下一步行动。你不知道为什么会有男人骑着?上学,不知道为什么少女会从裙子里掏出rpg,不知道章鱼香肠会从中之条的头发中钻出来。情节的不可预知带给人不可预料的惊喜,制造喜剧效果。
同时,情节的分割也是无厘头的。一开始,我以为这是博士和校园的双线,但是逐渐丰富的人物被穿插在一个个独立的章节里,仿佛是一条条极少交汇的轨迹。不仅如此,作品中时常插入一个个莫名的小片段,就像是书页间的空白。为什么会有两个大福在挥舞跳绳,瑞士标准又是什么东西,一段静止的场景镜头中激情运动的乌龟难道有什么寓意吗。初看时有些莫名,却在追番过程中不知不觉变成一种习惯。
《日常》好不好笑呢?坦陈地讲,它像是动画里的校长,一直在用奇怪的方式讲述一个又一个冷笑话。就像是佑子吐槽的那样,他似乎没有意识到自己一直在讲尴尬地段子。我承认,在看番过程中确实有被笑到,但那更像是“人在无语的时候真的会笑”的感觉。但,当你一集又一集的看下去时,你会不由自主的被它的笑话吸引,你不再纠结为什么校长就要和?大战三百回合,而是会和佑子一样,产生本该如此的想法。你是否会被《日常》的冷笑话逗笑似乎不太重要,那些谐音梗,双关语的注释就像是对笑话苍白的解释(拜托,解释笑话这种行为简直太不好笑了恐怕很难引起非母语观众的笑声,重要的是,你会不会被它一个又一个无厘头的笑话的表现方式吸引,不着边际的段子和超出常识的人物,这真的是“日常”吗,这打斗比街霸还刺激啊
。
说实话,看完前三集,不免有点小失望,连个完整的故事线都理不出来,这难道就是日常系动画的高山吗。但越看越为漫画家和动画人天马行空的脑洞所折服,《日常》以非常巧妙的形式利用了动画这一独特的传播途径。填补了漫画没有声音和动作的遗憾,无论是文字或是电影大概率没有办法把一个个无厘头段子一股脑塞进一个故事中,却没有强关联。
这些是我看完一半《日常》,内心想法的真实涌现,在预制动画流行的当下,走出人设,剧情,叙事逻辑的束缚,可能是动画走出创新的道路。《日常》无疑提供了有力的论证。
最后,博士太卡哇伊了,萌死我了。
来自:Bangum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