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このはな綺譚》简评:
最近经历了一些或喜或悲的人生变故,想找些治愈系的番剧来看,结果b站某个UP提到此花亭,于是点开了第一集。当我看到第一集体现出百合元素的时候,我心都凉了——当年看点兔的回忆是这样的:看一集心情变好,但是一会儿就无聊了,最后只能拆成几周来补番。最近的PA饭也是,一开始尸体暖暖的,但是后面是真的有些无聊
回到正题,当时我真的不指望此花亭能带来些什么,只是看完了2集。
结果一发不可收拾,两天抽出时间就看完了。
为什么此花亭作为百合番,有如此的“威力”?
先引用下我的吐槽:
治愈系的温柔童话。轻百合番没看很多,但本作可以说是目前所见百合最优解。它的非日常感和日常融合做得非常好,每一个小故事都不仅有趣、还很有料。本作不仅仅渲染女孩子间的甜蜜日常,还带入了一些对于生命的哲思,而这种深入的主题和巧妙的世界观,是建立在作者对传统文化的深入把握上的。既能让不太了解日本文化的观众(比如我),主动去了解本作涉及的文化元素,也能在脱离文化背景的情况下,提供良好的剧情观看体验。严谨的叙事、巧妙的转折、文化的融入、可爱的画风和角色,加之以治愈系的主题表现,基本是轻百合框架下最优的处理方式了。
作为一个动画,治愈的重要元素,萌,就不必多说了,显然此花亭和那些轻百合都有。
这里要提及的,第一个重要元素,是“温柔”。
是的,本作虽有争执、虽有恶,但最终的处理必然是温柔的、正义的。举个例子,有一集某个客人把此花亭当作实现“那种欲望”的地方(小手不是很干净),结果被赶了出去。这种恶有恶报的主题在对观众产生情感冲击之后,立刻接上的是此花亭侍女间的互相安慰、互相帮助的亚萨西。温柔冲淡了观众的不安、反感,把那些影响治愈效果的东西弱化了,这点对轻百合治愈番来说,非常重要。
而第二个要讨论的,就是日常中的非日常感。
字面意思理解,本作描绘的是侍女们在此花亭的日常,但这些日常中也包含非日常的元素,这是观众们观看的动力源。
“非日常元素”包括两层。
第一层,非日常的事件,比如说最后一话里,柚不小心走错了时空无法返回,结果和掌柜两人互相祝福,通过跨越时空的联系解决了这一切。这正是非日常的本义,连时空跳跃这种跳脱出前文所叙之事科幻(奇幻?)元素都出现了。
第二层,也是本作的最有意思之处,即世界观与人类日常的隐含联系和差异化冲击。此花亭的设定为人间和神所在之处的连接点(侍奉神明的旅馆),而不乏一些日本传统文化的影子。观众们过的是凡人的生活,即为自己的日常,本作让观众“参与其中”,用几集的时间,讲述了人类误入此花亭的自我救赎,把观众和本作的女主几人联系起来了,借此来表达对于生命的思考。很显然,这种方式让人们很能够共情。而本作提及的神明、狐娘、旅馆,又给作品加上了一些神话的色彩,这对于参与其中的观众,又是非日常的特别体验。查了wiki发现这些神话很多都是从中国演变过来的,明明内核相似,国漫什么时候也能做出这样的作品来啊
或许正是这些特别的处理,才让此花亭这部披着轻百合皮的治愈番如此特别,如此引人入胜吧。
来自:Bangum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