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讯发布

即时快讯 0

タコピーの原罪我们为什么批评《章鱼p》

《タコピーの原罪》简评:

让我来为章鱼p辩护吧(笑)。

首先,这部作品是一个悲剧,也应该是一个悲剧,一个描述了校园霸凌与家庭暴力的悲剧。

(PS.关于所谓包饺子的结局,你把想象成章鱼p临死前的幻想就好了,不过这也有点讽刺,章鱼p通过自己的死亡(消失、自我牺牲,随你怎么说吧)来拯救这几个孩子,这和这些孩子死去/杀人的结局又有什么不同呢)

如果没有章鱼p和happy道具,这部作品的就成了所谓庸作,我这里的庸作是指套路化或模仿前作,没有贬义,而是恰恰相反,一部庸作常常是佳作,因为这些套路本身是优秀的、戏剧性的、合理的。

例如,本作品中,就可以分出无数个大大小小的套路:一个被校园霸凌的孩子选择什么都不做/上吊自杀/报复杀人、一个家庭破碎的孩子选择继续热爱生活/霸凌他人/与家人自相残杀、从儿童(章鱼p)/成人角度(剧中随处可见的风格变化)描绘世界...
细心的你可能发现了,这些套路并非是一成不变的,而是有不同方向的。
那么重要的问题就来到了怎样将这些套路组合起来,选择哪个方向,这才是决定一部作品水平的决定性因素。

可是,我们的《章鱼p》表示,所有方向,我全都要!

它甚至连理性上最不可能的好结局都要,这也是《章鱼p》受到最多的批评来源。方向决定了,那么怎么去联系起来呢?这就到了我们的章鱼p和它的happy道具闪亮登场的时候了,这也是本作品区别于套路的地方——它通过视角的转换,时间的回溯,来将所有的套路联系起来,可是,它想要的太多了,这是剩下一切批评的来源:视角的转换,带来现实性的时有时无,这是许多人指责的“没有大人管,章鱼p太低智”;时间的回溯,在物理上无法解释,为了合理化这一设定,就必须增加章鱼p和happy道具的存在。但是这又增加了章鱼p存在本身的非理性,好在,观众虽然不是傻子,但是常常不会更深入地思考设定,走章鱼p与happy道具这一步,从本作品的角度来说,是正确的,是成功的。问题出在作品要写的太多,而作者却不想取舍。

现在如果把你放到作者的身份上,让你写出同样多的内容,你又能怎么做呢?说实话,我做不到,我至少要把那个happy ending删掉。

这些是本作品的缺点,但是我觉得瑕不掩瑜

动画制作方面不用说,表现力很强;故事也算完整,因为套路本身的优秀,这就足够了。
至于大家认为的争议最大的校园霸凌,家庭暴力问题,一笑而过吧。

这些是谁的错呢,我们不妨从第一个套路来推一下,静香上吊自杀,是真礼奈的错,是她妈妈的错;静香的妈妈不关心女儿,是她丈夫的错;真礼奈霸凌同学,是她母亲的错,是她父亲的错;真礼奈的母亲精神失常,是她丈夫的错...我不继续推了,不是因为找到根源了,是因为作品没写那么多。那么究竟是谁的错呢?

有时,我真的佩服人类的创造力。

是社会的错。

原来,不是静香的错,不是真礼奈的错,不是东君的错,不是章鱼p的错,不是老师的错,不是他们父母亲人兄弟姐妹的错,也不是陌生人的错啊。

这一切,都是社会的错啊。

一个不知道是不是笑话的笑话,
你问社会:每天有那么多人因为社会压力自杀,社会你打算怎么解决?
社会答道:只要杀掉那些自杀的人,不就好了吗?
你又惊恐的问:怎么可能有人会做那样残忍的事!
社会答道:不用任何人,他们不是自己动手了吗?

也许社会的错,是坐在这里高谈阔论的,包括我在内每个人的错呢?

《圣经》说,我们每个人生下来就有“原罪”。

以前,我不信《圣经》,也不信“原罪”;现在,我还是不信《圣经》,也不信“原罪。”

不是我动手,当然不是我的错了。(笑)

来自:Bangumi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
图片 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