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讯发布

即时快讯 0

タコピーの原罪《章鱼噼的原罪》的原罪是什么(含剧透)

《タコピーの原罪》简评:

  章鱼噼的原罪,以下简称章鱼p。
  毋庸置疑的是,章鱼p的制作水准非常高,高到了仅凭制作就征服了相当数量观众的程度。然而,脱离了内容而言的制作不过是像素点的排列组合。尤其是像章鱼p这样依赖于不断进行超展开的作品,高水准的制作不能也不应该构成对其内容的“开脱”。
  如果用一个字概括章鱼p的主题,这个词应是“痛”。很多人对于痛的理解是单纯的,他们会认为痛无非是痛本身,仅仅是一种感受,就像拿刀在手上划口子,那就是痛了。这种说法只是简单的描述了人类皮下感受器与人类神经系统的关系,并不是精神世界里的痛。
  人类的精神世界是复杂的,在这个世界里,痛也可以是快感,比如抖m。对于这类人而言,你越是鞭打他,他越是享受。在他的脸上看不到一丝恐惧或者痛苦的神情。在日本动画这个领域,在一众作者的调教之下,很多观众已经在事实上成为了抖m。一部动画越是带给他痛苦和血腥,他越是感受到快感。像是电锯人和巨人那样,一次两次的死亡根本不够,最好是不断地死,成建制的死,直接把死人的姓名写到脸上让观众直接原地高潮。然而这一类观众实际上是距离体验痛苦最遥远的,因为痛苦本身已经被包装成快感和美味。
  如果上一类观众是抖m,那么下面这类观众应该叫戒哥。戒哥的特点是他们不把痛苦进行包装,而是老老实实的承受下来,把痛苦当作一种奖池的累积,直到可以爽的时候释放。他们越是痛苦时,他们就越是幻想着“我都这么痛苦了,最后一定能爽翻天”。先当儿子后当爹是他们的本源逻辑。
  这两类观众基本上是这类故事的主流观众,剩下一部分观众与其说是看故事,不如说是看“正在看故事的人”。故事如何如何,他们其实无所谓。他们只想立于绝对的不败之地痛痛快快的发泄自己的攻击欲。抛开这部分败类,章鱼p距离让两类主流观众爽这个目标其实是很接近的。如果章鱼p在静香东京行之后的路线是:拍死章鱼p——拐小孩(甚至杀小孩)——静香被捕——直树自杀,这样一切归于血流成河,抖m观众会直接爽死。另一方面,如果章鱼p在结尾包一个更大更好的寿司,比如章鱼p牺牲自己为全人类注入happy能量,直接从概念层面消除“霸凌”这件事,在新世界里真理奈从一开始就和静香是好朋友,再接看到笔时候的异口同声结尾。在做足了前期铺垫的情况下,戒哥看到这里会爽死并感动到落泪。
  无论是有意还是无意,章鱼p没有选择这样做。这成为了章鱼p最大的特色,章鱼p在最后选择包一个没有米饭的寿司。有人可能会说,这不就是生肉吗?不不不,没有米的寿司和生肉存在根本的区别。没有米的寿司是建立在寿司之上而对米否定的产物,生肉则是一开始就不包含米。章鱼p现在的结局正是这样,它是建立在“校园霸凌”和“原生家庭”之上而对这两者无视的产物。一个厨师先告诉你要做寿司最后却只上生肉,那不还如一开始就老老实实承认自己只能提供生肉,这是绝大多数人的想法。少数人认为,厨师通过提供只有生肉而没有米的寿司这一行为,反而通过米的缺少强调了米应该存在,这对于生活在米富足世界的人们是一种提示,这已经脱离了餐饮的范畴,是一种行为艺术。这种行为艺术的表演价值超过了一份寿司本来的价值。只有持后一种观点被大浪淘沙下来的极少数观众,才真正成为喜欢章鱼p的观众。
  章鱼p的原罪的原罪是什么,到这里答案已经呼之欲出。作为一部以痛为主题的作品,它没有办法让两类主流观众爽,只能让看观众的观众爽。就好比在onlyfans上卖照片却把自己包裹的严严实实。通篇只死了两个人最后还给整复活了,就像要狂扇抖m的脸却只是轻轻拍一下;最后的相逢一笑泯恩仇根本毫无爽点,就像戒哥火箭发射前突然的寸止。于是乎,他们养胃了、愤怒了、发狂了。他们加入了看观众的观众,和他们一起在赛博世界里跑遍大街小巷贴大字报,要把这个可耻的动画永远的批倒批臭,并对着所有喜欢它的观众扣帽子。实际上这些帽子大多也可以同样扣到其他的动画上,最后你就会发现整个日本动画其实就是一整个神人会。
  指望在一部动画里获得某种超越的东西,或者指责一部动画没有带给你某种超越的东西,本身就是一件荒谬的事情。这就像质问一个小学生为什么没有研究出癌症的解决办法,并告诉他既然你解决不了癌症你的作文里就不能出现癌症,只能出现擦伤和感冒,或者干脆什么都别有,按照老师教给你的作文模板写半夜你妈给你送牛奶。
  小学生写的东西为什么有趣,一部分原因是他包含了一种天真和童趣,这是无聊的大人所做不到的。他可能会写我的奶奶失明了,然后我的爷爷用魔法把它治好了。另一个是非常重要的原因是小学生的身份。同样的一句话,小学生说出来是童言无忌,大人说出来可能就是大不敬。这就是为什么拔作岛可以是动画但很难是电影,因为一些场景在动画里会很好笑,但是放到电影里只会让人感觉生理不适。类似的,章鱼p的内容如果是真人出镜演绎,你在中文互联网看到它的可能性会大大降低。
  “类黑深残”作品为什么总是被拔高到不属于它的位置,很大一部分原因正是这种身份的差异。小学生借着自己的身份,说出了大人碍于自己的身份说不出口的东西,被一部分人误以为是“小学生说出了大人不知道的东西”,从而进一步得出“小学生对于大人有优越性”的结论。然而这并不是章鱼p这部作品的原罪,而是精神上自诩大人却仍停留在小学生世界里的观众的原罪。
  根据前文,章鱼p在中文动漫社区最合适的存在方式根本不是严肃认真的讨论社会议题,因为这不解决这部作品让你不爽的原罪。真正适合章鱼p的存在方式是抽象烂梗+地狱笑话。比如可以让真理奈用月之森口音说话,大骂静香是标志。又比如可以用otto语音包替换直树,搞些“妈妈说我是个低分狗”这样的活。再比如把恰比p成耄耋,把章鱼p替换成奶龙之类的。历史无数次地证明,抽象二创拥有毁灭原作的能力,比如赛马娘,比如mygo。一切让你不满意的人设和剧情都可以在抽象二创中被解构,任何让观众直呼“没有人类了”的事件都能以newtype的方式重新发生,直到观众像章鱼p忘记为什么自己回不了happy星一样忘却一切。最终,曾经在网络上恶语相向的两边观众奇迹般的在二创世界中和好,变成下面这样。タコピーの原罪《章鱼噼的原罪》的原罪是什么(含剧透)

来自:Bangumi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
图片 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