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讯发布

即时快讯 0

Re:CREATORS应该是我的个人评价和大众评价差距最大的一部番

《Re:CREATORS》简评:

       这个作品是我刚入坑那年被安利到的,“作品里的角色穿越到现实”这种设定一下子吸引到了我,但是入坑不到一年、阅片量还远远不够的我自觉自己对于这种各个类型的角色大杂烩的动画应该很难get到所有的点,于是就封存了这部动画。直到四年后,在我接触过异世界冒险、奇幻RPG、萝卜、替身使者、黑深残、魔法少女、悬疑、怪谈、galgame、同人等等各种领域之后,才翻出这部四年前的作品一睹芳容,然后发现:我做的决定是正确的。
       没错,这部番是有一定的观看门槛的。我上面提到的种种元素,观众需要对其有一定的熟悉度,但这些仅仅是次要因素。这部作品最大的观看门槛,也是它在B站评分这么低的主要原因,就是里面一个又一个的谜语人和他们冗长的台词。有许许多多的人因为这个作品里角色的话实在是太多而看不下去。我起初也是听到了这种言论,但是奈何这个题材实在是过于吸引我,所以才不顾低分入了它的坑。在全篇看完以后,我可以下这样的一个结论:这部作品里角色的台词确实非常多,也非常长,谜语也很多,但是绝大部分的对话都是为了补充设定、烘托气氛、梳理故事情节、表达角色感情,几乎没有废话,甚至连米特奥拉咏唱的那些谜语,根据其中的意象也可以推测出其咏唱的内容,并通过术式的效果得到验证。仅有少数的几处,冗长的对话对于情节的节奏有些破坏,但是瑕不掩瑜。这部作品的这个特点只能说表明制作组非常擅长(喜欢)用语言来讲故事。另外,相比于acg界的废话之王《物语系列》,《re: creators》这个作品的对话还没有多到那种程度。但是《物语系列》有新房昭之机巧乱神的演出,听台词的体验要比《re: creators》要好很多,所以《物语系列》的文戏演出反而变成了它的优势,这也确实是《Re: Creators》这部番没有做好的地方。
       但是正因为有了如此庞杂精密的设定,这部各种类型的作品的角色的大乱斗才没有打成一锅粥,而是从头至尾都有条不紊的进行着。这里我不免要再拿它和另一个系列做一下对比,型月的Fate stay night动画。(以下均为作者主观观点,不代表fate stay night系列的真实水平)这部作品和fsn系列有很多相似之处,都是各种不同设定的角色聚集到一起,虚拟的角色和现实的角色一起战斗。但是fsn虽然和re:creators同为半年番,却将更多的篇幅用来增加故事情节复杂度、描写男女主感情线,而没有去丰富一些角色动机、背景设定,导致在观看过程中经常有莫名其妙的“突发事件”,给我的观看体验并不是很好。听说fsn的原作游戏对背景的介绍更加详细,当然作为文字冒险游戏文字的篇幅也会长很多,就不拿来和动画进行比较了。相比之下,re: creators冗长的对话的作用就体现出来了:对每一个出场角色做足够的介绍,讲明角色的背景,详细的解释“承认力”的设定,让角色的每一步行动都有据可循,看起来的流畅感就会好很多。

       上面说的这些,是我觉得这部番没有大众评价的那么不堪的原因,而让这部片在我这里被封为“神作”的关键,则是它在某种意义上“收束了二次元文化”。
       以二次元文化这种宏观概念作为题材的番有很多,从专业创作者的角度,有《白箱》、《别对映像研出手》、《食梦者》等等,从阿宅的角度,有《小林家的龙女仆》、《色情漫画老师》、《路人女主的养成方法》等等,但是这些作品都是只着眼于二次元文化的参与者,并且局限于某一方面。而《Re: Creators》这部番,在保留了二次元文化的参与者这个群体的基础上,进一步的增加了一个其他题材的作品很难刻画的群体:二次元角色们。
       刻画单个的二次元角色当然是很简单的事情,但是将二次元角色作为一个整体进行抽象和概括,会得到什么呢?正如《白箱》对动画从业者的抽象与概括一样,不同的从业者虽然有各不相同的性格和境遇,但是他们作为一个群体,有着对动画事业的热爱、对工作细节的一丝不苟这样的共同特质。而在《Re: Creators》这部作品中,将二次元角色作为一个整体,和现实角色进行对比以后,我们发现了他们的一些共同的特质:纯粹、责任感、行动力。这些角色有这样的特质的原因在动画中也有过解释:只要是人创造的故事和角色,天然在信息量上是有缺陷的,所以被造物不会像现实人物那样瞻前顾后,或者有非常繁杂的思想,他们大部分时候只会为了自己的动机去行动。所以我们在动画中看到了,茉美香、赛蕾嘉、爱丽丝特利亚乃至真鉴,都在以一种近乎“大无畏”的决心去执行自己想要做的事,虽然里面存在着像卡隆那样迷茫的角色,但是这就像《白箱》中的太郎一样,是丰富这个群体的一员,并不代表整个群体的普遍特质。这些特质,在我们看过许许多多的二次元作品以后,就像习惯了空气一样,已经把他们当成了习以为常的事情。但是本作将虚构角色与现实角色之间产生互动,把他们进行对比,观众才能明显的感觉到:“啊,原来这些人和真人不太一样啊,要是真人的话应该不会这么做吧。”
       因此我认为,这部作品对于“二次元角色”这样一个群体的刻画,是新奇的、合理的、有趣的,再加上它同样刻画了从业者、阿宅的视角,确实担得上“收束”之名。而且本作在增加趣味性的方面,同样也利用了它的这种“综述性”的特色,在这部片里我们可以看到超级系机器人和真实系机器人合作、魔法少女和西幻骑士战斗、黄油女主被公开处刑,这些让阿宅会心一笑的桥段,本身就已经非常值回票价,可以说在各大“萌点”上也进行了“收束”。
       而本作隐含的一大主题:亚文化圈中的网络暴力,也是二次元文化中长久以来的一大病症。有人批评刹那太脆弱,然而像刹那这样的悲剧在现实中反复发生,本来就是这个剧情合理性的最有力证明。本作当然没法为这个问题给出一个切实有效的解决方法,但是单单抛出这个问题,就已经无愧于“二次元文化”这个主题了。
       因此总的来说,我个人认为这个片是所有二次元文化作品中十分独特的一例。要想探讨这个主题,基本只能选择本作这样的题材,而本作基本做到了在这个题材上能做到的最好,没有浪费这个题材充分的讲述了方方面面,同时又不失趣味性和逻辑性,我坚持认为本作是一部“神作”
      

来自:Bangumi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
图片 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