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讯发布

即时快讯 0

化物語化物語 (上)化物語 (下)探寻的起始——《化物語》

《化物語》简评:

化物語化物語 (上)化物語 (下)探寻的起始——《化物語》

《化物語 (上)》简评:

化物語化物語 (上)化物語 (下)探寻的起始——《化物語》

《化物語 (下)》简评:

近来在整理自己的媒体库,又得知物语系列动画化继续制作决定的消息,遂连同小说和副音轨一起完成了三次方的重刷。刚好外传的怪物季还没看,准备趁此机会一口气重刷完。由于开始记录日志是今年年初的事,之前其实有不少我很喜欢的作品被已经只记得感觉了。物语可以说是典型范例了,之前我甚至都记不清哪些剧情发生在哪部作品里。刚好物语系列的副音轨是以角色本身来进行评论的,我对此非常感兴趣。可以说重看原片和小说都是为了能更好体验副音轨而进行的。

在开始副音轨的评价前还是先聊聊化物语本身吧,我是先接触的动画,应该说很久之前就听说了,毕竟物语一直在出新作嘛。动画是我深入这个系列的引子与启示,各种对人物表情的特写,天马行空的演出形式,以及占据时长主要部分的台词,这些能细腻传达人物心理的表演给了我很深的震撼。我看小说时就在想,也多亏是新房这种演出方式,否则这种全靠对话撑起篇幅的故事该如何是好。但不得不承认,即使动画的信息密度已经很高,但仍然删去了小说中一些我认为很关键的描写,尤其是对于阿良良木心理的部分。虽然动画借助一些表情和特写来表达,但只看动画会产生困惑的地方是不少的吧。比如羽川头痛前阿良良木提到哆啦A梦,我这次重看都觉得有些莫名奇妙,但小说中这部分有很长的关于阿良良木对于是否询问羽川“特定的对象”这一问题其发散思维的过程。而动画则直接跳到其搬出哆啦A梦来蒙混过关的地方。不过这里很快观众就会遗忘掉吧,毕竟马上就被羽川的头痛这一事件打断了。除此之外,在抚子的部分动画删去的则更多了,虽然很多是无关紧要的对话,但有时候就是感觉少了些什么。

这里也不得不提动画的优点了,”杀必死方面“,这是小说无法比拟的,应该说在小说中完全不会觉得色情的地方居然会被演绎成这样(也有小说里就刻意色情的),新房真是不得了。但这也导致弹幕下头发言实在太多,真是一个纠结的优点。这点让我在读小说和看动画时对阿良良木的认知有不小的割裂,大概是文字中能体现更多阿良良木细腻的思维,并且没有动画里堪称变态的表现,我对这个人的评价都高了不少。这里也提一下伤物语里阿良良木和羽川那个互动,看动画时我真是直呼太下头。但如果能早点看清阿良良木其实是有色心没色胆,甚至比大多数人都君子的话,想法又该不一样了吧。

现在该说回正题了,化物语的故事暗中主线究竟是什么呢?是战场原的高歌猛进,还是小忍的暗中铺垫,或者是羽川的处刑?动画12话无疑是本作最令人印象深刻的部分,ab part都是,前是现实到令人战栗的女友父亲,后是梦幻到令人落泪的星空告白。在化物语中,战场原是最大的赢家。但如果连带小忍的份一起思考,也会发现这也是不断刺激小忍直至其找到自我的一个故事。更不要说羽川了,只要是看第二遍,在羽川的部分都会感受到其内心的凄惨吧。这也是我想说物语耐看的地方了,此时此刻,她又会怎么想?物语角色的魅力就在此,其复杂度足以满足人对其两面性的思考。对事件了解的越全面,就能看到更多的故事。其实与我看日记有一样的感觉,当时写日记时可想不到后来的事吧,所以再看就和当时的感受会不一样了。时间这个维度真是奇妙。

这篇文章中我对每个角色没有作很详细的评价,因为我毕竟不是只看了化物语,而物语系列随着看过的部分增多,对每个角色的认识都会更加丰满,此时评价就并不适时了。或许在物语系列完结的时候我会在那个日志上更详细的写写自己的想法吧。

接下来聊聊副音轨的部分。物语的副音轨真的很有意思啊,就感觉和角色一起在看动画的感觉。比如战场原在自己一些很可爱的场景反而会扯开话题掩饰娇羞。和神原一起甚至能完全不管画面聊起各种奇怪话题,也是这里我才知道ed里那个三角板的含义(雾)。以及一些奇妙的点的发掘,比如神原虽然是定位变态的色情少女,但其实整篇反而是神原没有什么出格的杀必死,战场原的全裸,羽川的掀裙子,八九寺被袭胸,抚子的半裸布鲁马,连小忍都有创口贴,神原果然只是嘴上说说的纯洁少女。还有角色各种知名台词的吐槽,以及意想不到的搭配。抚子和忍野爻,甚至在副音轨中抚子更可爱一些?尤其是能用一整个副音轨来铺垫羽川的变化,我真是惊喜。就为了最后一话阿良良木和羽川组合这段也请各位一定要去看副音轨,这个组合在那个剧情中可是光想想就乐到不行,实际甚至超出想象。当然为了副音轨的体验也请把本篇也再看一遍,只有记忆鲜活马上能get到副音轨的吐槽才是体验最佳了。

这次重看真是一本满足,真想看一辈子物语。

来自:Bangumi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
图片 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