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lf-Life: Alyx》简评:
先前在勋爵的评测视频里,我对Alyx有过多在意,原因无非接触不到VR设备,以及没有空间玩VR。但是这个暑假,机缘巧合之下,我以V人50红包+包来回运费的低成本下,从一位广东靓仔那借到了一台pico3,而在通关后,我也给出了与勋爵一样的评价:求求你借个VR也一定得玩遍Alyx
首先把时间拨回到2020年,这一年的年度游戏有动森、DOOM永恒、FF7重置、对马岛、Hades、美末2, 唯独没有Alyx。除去动森外,其余的几款游戏我也都游玩过,老实说除了美末2和对马岛有足够的水平质量,其余几款在我看来均不如Alyx。
Alyx作为一款真正意义上的VR 3A游戏,使我看到了VR游戏的巨大潜力。但是自VR元年已近10年,我想还真没有什么别的游戏能像Alyx这样吸引我。有别于市面上已有的3A游戏,VR游戏有着所有显示器游戏无法比拟的拟真感。
通常在游玩新游戏时,我第一时间打开的都是游戏的设置,调整画面设置,看看我的机器带不带得动,然后看看操作设置,手柄还是键盘?这个键位对应什么?即便不看操作设置也需要在游戏流程中跟随教程确认各个按键对应什么功能。为了沉浸感,厂商往往还需要尽可能的简化UI设计,减少屏幕提示信息,比如荒野大镖客2那样。而Alyx,作为VR游戏,以上流程通通省略,打开游戏进入第一章我站在阳台上,我看着旁边的收音机和塑料盒,我就想拿起来玩玩看,扔试试,看到楼下安睡的猫咪,我必须把他吵醒,栏杆上气息的鸽子我也必须把它赶跑,V社也会用它强大的物理引擎一一回应你的所有行为——猫会喵的一声逃跑,鸽子会咕咕咕地飞走,在VR的空间里,不仅仅是我作为玩家的代入体验,更像是身体穿越时空的体验。
在VR的第一人称视角下,作为玩家观察环境收集信息不仅仅是拨动摇杆转动视角那样,更可以直接扭头、转身去收集信息,这种直接的信息接触是所有普通2D画面展示的游戏不能比拟的。再3D的游戏在呈现给玩家时都只是一个平面,而Alyx,用VR给玩家带来的是一个真正的3D空间。
当然,这种感官体验全部放大也不一定完全就是好事,比方说游戏里的怪物给玩家的视觉冲击就更明显,头一次坐电梯遇到拿枪指着我的联合军的时候,我确实也被吓得直接举起手来,在第一次被猎头蟹突脸时完全是本能反应向后一躲,第一次面对庞大的蚁狮时也是直接抱头鼠窜。是的Alyx的游玩体验很恐怖,但游戏并不是恐怖游戏,只是游戏的体验更真实了。试想一下如果哪天出了款DOOMVR,你在游戏里需要直面那些丑的批爆的恶魔时,会像其他的DOOM系列里那样神情自若?
在大部分游戏流程里,都少不了物品收集这一要素,目前常见的方式都是按E拾取,手柄就是A/X键捡起等等,贴近物品,屏幕中央对准,然后按下按键,物品就进背包了。但是Alyx不一样,物品是需要真正意义上去捡起来的,而重力手套,又将拾取这一行为进行简化,将手柄对准物体,食指按一下的同时将手臂向后收拢,物品就咻得一下被吸过来了。
同样的,在很多游戏里仅仅是按下E进行的互动操作,Alyx为你做了一套完全沉浸的互动方式,门是真的要按下握把才能推开的,锁是要用枪瞄准打坏才能打开的,手枪需要上膛,换弹需要拿新弹匣,喷子需要一发一发按子弹进去,上膛需要用惯性猛甩一下才能开火,哪怕就是墙上的按钮,也是真的要握着手柄过去推一下才能触发的,而这些行为,就像吃饭喝水一样正常,就好像本来就该如此。当然值得一提的是电能冲锋枪如果升级了自动装填,那么装填弹药之后把弹匣塞回去不一定是用手拍,也可以是大力甩一下握柄,用惯性把弹匣甩进去,就像喷子上膛那样。
而这些所有的基础特性,仅仅是Alyx的玩法基础,是玩家游玩时的底层逻辑。Alyx的关卡质量同样精彩,就像我几年前通关传送门2那样,总共11个章节的流程相当充实,在通关后也很难不留恋。
当然,作为一款VR游戏,Alyx还是有不小的游玩门槛的。首先是VR设备+带得动Alyx的一台PC,以及足够串流的网络质量。当然有线连接也是可以玩的,不过一定得买3米线,即便买了我想活动空间也不会很舒服。如果家里的路由器质量不佳,可以选择电脑开启热点,VR设备连接PC的热点,这样网络质量会好上不少。个人游戏通关用了14个小时,但是其中至少有一个小时的时间在调整设备,属实让体验打了不小的折扣。其次就是足够的游玩空间,建议有2×2的空间再考虑,Alyx不像roomVR那样可以坐着玩,Alyx是需要一定活动空间的,活动空间越大玩的越爽。最后就是移动方式,如果会有些晕就选择顺移,连续移动可能会像我一样因为逻辑错乱导致站不稳,简单说就是视角在平行移动但是腿脚没有移动,造成大脑的逻辑判断问题,顺移移动可以适当缓解。
来自:Bangum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