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讯发布

即时快讯 0

うさぎドロップ简谈《白兔糖》之亲情:令人心安的清冷

《うさぎドロップ》简评:

简谈《白兔糖》之亲情:令人心安的清冷
人和人之间一旦疏远开来,就会必然的遗忘对方吗?我们习惯于否认确定性的字眼。
不过,提及遗忘,这似乎是个例外。
世间无一人得以永远延续自己的记忆,遗忘为常态,能长久记得的,反而是些特殊的时刻,横过一生,也就两三事罢了。
况且因印象深刻,在日常对话中反复的提及,把记住其他事情的地方都给占去了。还哪里谈得上什么不遗忘呢?对多数事情,实际压根没记过。
清冷不同于冷清,前者强调清,前者强调冷。
前者有澄澈之意,后者则有更多孤独的韵味。
爱情,友情,冷的时候居多数。
对于恋人和友人,一旦彼此离开,极有可能再无关系。这一对对,忧虑的是莫名其妙分开的那一刻。
可亲情却极为特殊,即使是最糟糕的时候,也处于一种“剪不断,理还乱。”的状态中。清的时候居多。
正是因为这条金丝带是那么的牢固,每位家庭成员肩负的责任,也是那么的沉重。
这一群人,忧虑的是想分又分不开的那一刻。
由此得出,把握适当的距离,在亲人间尤为重要。
在《白兔糖》里,大吉与小凛,构成了实质上的父女关系。通过恰到好处的距离把握,为生命开了响亮的一枪。是叙事主线的核心。
父亲为“冷”的代名词,他是三十多岁的上班族,一直单身,不可谓不孤独。
女儿为“清”的代名词,她是被母亲抛弃,仍越发独立的小女孩,始终坚强,不可谓不澄澈。
二人在祖父葬礼相遇时,一人惴惴不安,一人心口难开。缘分,让他俩相近了。
按常理来说,六七岁的孩子,理应更应该受到三十多岁成年人的影响,而趋于一致。
但事实并非如刻板印象那样,循规蹈矩,这往往只是个体为彰显自身高贵的偏执而已。
在本片的一个桥段里,丽奈在被窝里告诉小凛:“大人吵架的时候,我其实每次在装睡”。这一由孩子流露成熟,成人流露幼稚的和谐场面,并不罕见。
与之相反的,越是针对于别人行为的幼稚,自己的语言则显得越为幼稚。和谐的基础,也就愈发被破坏。
幼稚在许多时候,无非就是体现相互尊重的一种简单形式,就像是谁都知道抄答案没什么作用,但仍选择把作业抄完一样。真的说不上什么谁有“认知”上的特权。
大吉之所以和小凛走向“清冷”,找准了那种似是而非,又一见如故的亲切感,就是因为他懂得包容,没有摆着一副要挟的嘴脸,而是顺其自然,又不盲目放手。
小凛之所以和大吉摆脱“冷清”,使大吉进入了爸爸妈妈们的带娃圈子,开启前所未有的惬意日常。是因为小凛懂得珍惜,用自己的气力,和朋友认真相处,唯重真心。
清向冷奔赴,冷与清相拥,在“家”这一调色盘中,融洽为“清冷”的境地。名曰互补。
互补在一切关系中都广泛存在,亲人间的互补却总是以过剩的姿态进行。
无论是同动画里西园寺那样迷信联系断裂带来自由,还是同祖父那样迷信胎儿出生就带来幸福。无论是第一不管不顾的放养,还是第二毫无缘由的疼爱。都是不可取的。他们利用家人对其过剩的“信任”,缔造孤独和焦虑。在“家”中调出“冷清”,实为亲情的灭亡。
为满足冠冕堂皇的自我私欲,不考虑后果就做出决定,实为逃避自己身为家人的责任,把这份责任给“拱手让人”,绝无可能产生如表象般美好的结果。

单从《白兔糖》动画所呈现的故事来看。
它通过领养者与实际血亲同被领养者的情感对比,为亲情打了个注脚。用十一个字给它降降温降降温:
“家人之间,也需要双向奔赴。”

来自:Bangumi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
图片 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