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讯发布

即时快讯 0

120円の夏我的游戏簿NO.404:《120日元之夏》(steam版)

《120円の夏》简评:

  同《冬》比起来,《120日元之夏》不是一部能够让我有共鸣的故事,因为我从未有过那样的邂逅,甚至也不相信会有这样的邂逅存在。作为《120日元》系列里第一个被创作出来的故事,《夏》充满着一股莫名的理想气质,两个在各自的生命里都活得比较封闭的年轻人,借着一个奇妙的契机,开始主动同陌生的彼此产生缘分,而过程又是如此的无聊,这很难让我感同身受。I人之所以是I人,就是因为这样的破冰之举实在太耗费能量了,而一旦破冰失败,内心产生的挫败感又往往会让自己如受重压,此后的很长时间里都要受其影响,根本无法重整旗鼓再接再厉,这种沉重是E人们所难以想象的。从作品气质来看,我感觉片冈应该也是个I人吧,因此他完全搞不懂E人们是如何闯过最开始的这一关,与陌生人破冰成功的,那他写出来的男女主角的邂逅过程,也就显得干瘪枯燥,既尴尬又缺乏说服力。

  我个人属于I得不能再I的那种人,即使在一大群内向人中间也会成为典型的那种。在我这种人的世界里,人与人之间要拉近关系,是要有逻辑上的说服力的。我们并非理解不了某些人能够在短时间内与他人从陌生迅速走向亲密,可潜意识里会觉得,拥有这种能力的人,和自己不是同一物种。因此,一旦在文艺作品里看到典型的I人角色时,就会非常敏感地觉得,这是我的同类。而我们这种人,要想跟其他人、尤其是另一个同类拉近关系则非常难,是需要用一个个关键事件连接,按部就班地提升好感度的——是的,简直麻烦透顶。这也就导致《夏》里男女主角借白嫖自动贩卖机饮料增进感情这件事,在我看来毫无可信度,不是说超能力体质这件事不可信,而是他们因为这种简单邂逅就成了好朋友、甚至以后很有可能借此契机成为情侣这件事,给不了我那种水到渠成的爽快感。就我个人对片冈的浅薄理解来说,我觉得他属于体验派的作者,当他的脑海里真的存在一个非常充沛的情感时,他会把这个故事写得相当动人,哪怕故事本身是缺乏完整的起承转合,一旦换成别人来写就会很平庸的;倘若他没能与要写的这个故事产生情感共鸣,那强写命题作文的结果就会显得很灾难,他只能全凭想象去推演,而这不是他的强项。

  我在给很多剧本水平不足的galgame写感想时,都曾表示,该剧本唯一的优点就是很短,在我读得火大之前,它就结束了。现在,同样的评价送给我最喜欢的galgame编剧之一片冈。就算是他,也写出了一些让我味同嚼蜡的作品,前有《水色》,后有《120日元之夏》。《夏》的剧本全程读完不过20分钟,很好地维持住了作者在我心中的体面,让我不至于由粉转黑,实属万幸。其实无聊归无聊,好歹这是个从一而终的故事。虽然从不避讳真实和残酷的东西,但内心温柔向来是片冈的优点之一,只要不脱离最开始的世界观设定,无论结局是喜是悲,他都乐于让自己笔下的角色得偿所愿。从《银色》到《水仙》,从《SANARARA》到《Scarlett》,皆是如此。而《120日元》,至少从未背叛玩家。做片冈的粉丝是安全的,我等只需要就故事本身去评头论足就可以了。

  笔者对于这部游戏的评测如下:

  【系统】C-

  这一次我玩的是steam版本,但系统风格感觉和之前玩过的《冬》一般无二,因此这个版本有可能跟那个PS2版是一样的。

  【剧情】D+

  这次的故事简单到让我觉得很无聊了,我喜欢片冈的文风,但这不意味着有了文风就有了一切。

  【人设】C+

  角色比《冬》里的还要更平平无奇,完全没有吸引到我的地方。

  【画面】B-

  挺一般的,表现力不够好。

  【音乐】A-

  仍然有着很好听的BGM,但整体上比《冬》还是差了点。

  【声优】B-

  天然呆个性的角色对于田口宏子来说实在太屈才了。

  【游戏性】E

  第4节中间有一处选项。

  【工口】E

  全年龄作品。

  【鬼畜】E

  无鬼畜内容。

  【总体评分】50

  短而无趣,片冈作品里我不够喜欢的一部。

  笔者喜欢的角色排名:夏美>主人公。

来自:Bangumi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
图片 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