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讯发布

即时快讯 0

タコピーの原罪谈谈章鱼隐喻糟糕大人-第二集(剧透长文)

《タコピーの原罪》简评:

以我在第一集提出的“章鱼-大人”的观点来看第二集:
剧情由课堂循环进展到第二阶段,黄毛表示课堂上不搞小静了,直接给你来波大的——弄死你最爱的狗。
第二集前半段主要围绕着恰比展开,是章鱼调整认知的过程,章鱼以为恰比的死是倒霉蛋,运气不好,只要绕开黄毛,就可以避免问题的发生,但没想到这次黄毛不是偶然作案,而是蓄意作案。

章鱼搞清楚黄毛的迫害不可避免后,它的选择是先看看后续,反正人这次没死嘛,反正我还有我的“魔法”嘛。
这是不是现实中很多糟糕家长会干出来的事?
——孩子受到霸凌了?靠意志先克服一下,挨点欺负锻炼一下,这种小事还用“我”亲自解决啊?

章鱼一开始回溯的理由很冠冕堂皇的——“我不想让小静死,我想让小静HAPPY”
但发现很难“不费力气”地解决恰比死这件事,章鱼的选择是放弃,甚至刚好少了一个“竞争对手”(在静心里的排行),和“讨厌鬼”(老也咬章鱼),对于后半部分,静妈也是这么想的。

及至黄毛说出恰比已死,章鱼还是没有发动回溯,而是选择了之前没有选择的暴力,为什么?
因为章鱼知道过家家的和平玩法解决不了问题,他又嫌麻烦,不愿了解事件全貌(黄毛到底为什么执着于霸凌小静)于是撕去了伪善的面具,选择了暴力。

暴力行为的本身即说明了章鱼并不是只会HAPPY,他知道怎么做最直接“有效”,这也是章鱼看到小静遭到霸凌后没有第一时间选择回溯而是选择暴力的原因。

黄毛躺了之后,章鱼第一想法是“是不是太疼了”(因为章鱼只经历过疼),于是决定发动回溯,发现能力不管用,而且人死了。
章鱼慌了,但小静HAPPY起来了,所以就无所谓了,毕竟目的达到了。

不考虑教育,不考虑善恶是非,伦理道德,只要自己过得好,自己的目的达到了,其他一切无所谓。这种思考模式也和现实中的糟糕大人相似。

小静的“夸张”表现说明这两个孩子其实都已经“变态”了,很明白地告诉观众制作方想表达的不是“霸凌问题解决霸凌者就能结束”。
想必下一集一切都不可能HAPPY,或者先用一集弄些HAPPY表象,再通过第四集狠狠收束回来,不过这样处理就拖沓了些(来自动画党的猜测)

最后,因为回溯道具的失效,章鱼旁白说:“真正的故事才刚刚开始”,这一方面侧面说明章鱼一开始没有尽力去帮小静解决问题,另一方面也预示了失去回溯能力的章鱼现在已经等同于现实中的家长,其不经思考的行动会造成无法挽回的结果

谢谢你能看到这里,以上结果均为个人想法,只为大家对于本片的解读提供一种角度,欢迎讨论交流。

来自:Bangumi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
图片 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