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情提要:去年9月份的时候,都已经忘记是通过什么途径得知animeko这款APP了,总之,现在的看番习惯因为这款APP发生了彻底改变,即手机端+PC端Quest3全都在该APP上观看,原因也很简单,ani能够自动同步bangumi记录(收藏+观看状态)。不过呢,去年那会ani在稳定性上有许多小问题,特别是在选取BT资源作为观看方式的时候,并且它自带的BT下载和BT在线观看体验确实非常的糟糕,而且还因为资源、弹幕数据匹配等问题到现在也未能支持观看本地文件。那么解决方法就没有了吗?答案还是有的,就是选取在线源作为观看模式就行了(直接爬取在线网站的资源),稳定性比软件自带的BT稳定多了,当然问题还是有,比如会莫名其妙读取不到在线源的数据,需要软件重启或者其它玄学手法?。
接回正题,Quest3是在今年2月12号拿到的,正好加拿大去年12月那会黑色星期五,价格就是当时并夕夕叠完券的最低价,直接托朋友帮忙买了下。你问我为什么不直接买?那肯定是那个券当时知道的时候早没了!!!拿到手后折腾了两三天,这玩意对于网络要求是真的高,再加上整体的系统体验还是不尽人意,基础设置都会出现一些很麻烦的BUG,比如WiFi里设置具体网段、网关、DNS等详细参数,点了保存但是系统又没有将这些变更保存。导致了某些操作的死循环,当然最后还是通过其它方法搞定了。可我还是想说一句,蜥蜴人你meta市值活该跌跌跌。
搞定了侧载软件问题之后,就开始疯狂的装app环节,上文所提到的ani,就是首批装进q3的app,其它游戏资源也是下了一堆并不想给蜥蜴人送钱,结果呢,这个q3,说是吃灰了,也没完全吃灰,因为平时确实也不怎么拿出来,但是看番基本都是到这上去看了。之前看番都是PC和手机,本人对于画质不是那么讲究,毕竟在线源嘛能看是福,再加上目前绝大部分的番剧资源基本1080p2.1声道,4k资源基本都是涂抹十分严重的超分产物,就算是找到了5.1的资源下载下来也不知道能不能适配软硬件,更别提减小震鈴,减弱色彩断层等等实在是有点边际效应的效果,导致最终能提升的场景体验幅度其实很小。最后,ani凭借着它随开随看随保存观看/收藏进度的优势直接杀死比赛。
那么现在来说说q3的成像感受吧,直白地讲人眼从quest3屏幕中看到的成像,大概等效现实距离是1.3-1.5米。焦点距离官方并未给出具体参数,是根据q2的参数进行推测以及它的FOV达到了超越苹果vision pro的110°!米式对比法所以能得出它的角分辨率PPD数值达到了视网膜级别的30%即18PPD好吧还是很低。(但是18PPD只是q3的纸面参数,实际q3的甜蜜点已经很大了基本不会只有中心一小块是清楚的情况发生)但正因如此,q3凭借着它的18PPD和它1.3米的焦点距离等等因素在某种程度上甚至有效优化了色彩断层问题,现在再通过我的显示器看番的话已经能够明显感觉到色彩断层非常明显。根据我目前所使用的2k显示器来硬算PPD的话是2560/57(水平视场角)≈45。所以可得出屏幕越清晰色彩断层越严重。至少在我的观感中是能看得出提升的。还有很重要的一点是q3可以随意调整屏幕大小和xy轴甚至是z轴的位置,操控只需伸手使用手势动作就能完成观看视频的一切操作。虽然这个魔改VR系统总体来讲确实不太行,但是细分到这个手势操控确实已经到差强人意的程度了。让我们再换成电视,还需要拿个遥控器切来切去,而且屏幕也不能像q3这样大范围地更改屏幕位置,更别说大小了。所以q3沉浸感这块也确实是给足了。这不就是VR主打的吗
说了那么多,有什么代价吗,有的,包有的。先是ani之前提到的各种小问题,当然在我看来是利大于弊。其次是q3它抛开VR的视场角啊甜蜜点等等专属特性外的屏幕素质确实是依托,它的色域我推测肯定是没有覆盖sRGB。相较于动画,电影的资源可太多了什么4k,5.1甚至7.1都很容易找到或者买到,更何况真人电影中的高频细节、锐利边缘和高对比度场景(如皮肤纹理、背景物体、明暗交界处)容易与像素网格的间隙产生视觉冲突,更容易突出像素间隙,尤其在q3的lcd面板上,暗部区域可能因背光不均匀而加剧纱窗效应。而动画呢,平滑颜色和柔和边缘掩盖了像素间隙,降低了纱窗效应的感知。目前买个中配的电视加入门5.1音响设备也不是让人遥不可及的距离,拿它们来看电影体验比q3要好不知道多少。再然后q3还有让人无法忍受的一点,因为q3放大屏幕内容后,会使边缘区域的拖影更明显,尤其在平移镜头中。头部追踪可能与快速运动画面不同步,加剧拖影感。即在高速切换镜头或者是长镜头平移下所产生的屏幕拖影。这些往往是电影,动作剧频繁出现的画面,动画则是静止帧较多且画面多是较为平滑的运动轨迹和较少的复杂细节,所以它们所产生的观感是天壤之别的。最后就是老生常谈的重量夹头问题了,这个则可以通过购买第三方头戴,不过也只是减少感知,不能完全避免,能不能接受也是看个人情况了。
现阶段来讲,q3也只能最多是看看动画了,大片啥的还远远无法达到个人要求,电视剧勉强可以,但是纱窗效应也实在是膈应人。重量也是现阶段头盔形态无法解决的问题。从meta无限延期q4和q2pro的决策就可以看出VR头盔这个形态确实是走错了。也许之后新形态的智能眼镜能够解决上述的痛点。所以为什么不直接买个智能眼镜呢,一是自己尚可接受q3的重量和夹头;二是自己最初购买q3的理由就是图个完完全全的沉浸感;三是目前的智能眼镜产品也还没有一个能满足自己的要求。所以到最后还是买了个目前来说是最为水桶又具性价比的q3。以后看番还是会继续在q3上看,也许之后meta或者其它厂商例如viture等推出了更具吸引力的产品。我就会第一时间购买了吧。
来自:Bangum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