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讯发布

即时快讯 0

    《BanG Dream! Ave Mujica》(以下简称Ave Mujica)的动画播出后,相关社群的评价出现了错位,本文将试图通过对动画本身以及社群评价的发生的变化进行判断,以对在这个事件中起作用的机制进行分析。

                                                  作为动画的Ave Mujica

    首先从动画Ave Mujica是什么开始说起,动画Ave Mujica以前作《BanG Dream! It's MyGO!!!!!》(以下简称MyGo)故事结尾的丰川祥子为切入点,讲述从Crychic退出之后组建了Ave Mujica乐队,这些乐队成员以及MyGo成员间发生的故事。作为跨媒体企划也在现实中有着一支以重金属为基调有着哥特金属、交响金属、金属核风格的乐队,而先行于诸多种种之前的世界观关键词便是哥特、黑暗、恐怖、悲痛、死亡。
    曲子想表现这些元素有音乐史上前人摸索留下的相应路径成为自己的助力,而故事需要体现这些元素也有相应的路径。创作者们围绕这些关键点构造与世界观相符合的故事,带有哥特元素的影视作品并不少见,含量低一些的比如有《叛逆的鲁鲁修》,多一些的像是《蝙蝠侠:黑暗骑士》,而哥特在文脉上是体现为描述传统与现代、主流(人类)与边缘(非人)的关系。在此之前需要明确的一点是,在动画Ave Mujica中若叶睦和三角初华是作为主题表达的两个关键点存在的,若叶睦的解离性身份障碍和三角初华的二重身(doppelgänger)在意象表达上都是模糊身份认同。
    在第1话中迅速的交代了解散危机的前因之后,从第2话后半到第3话开始就进入对睦的感觉的描写,这部分的睦表现出了记忆丧失(不知道自己怎么回到家中、突然发现自己在舞台上)、运动感丧失(步行姿态僵硬)、时间感丧失(同一个地方下午坐到黑夜)的情形。这里需要提及的是组成这种情况的结构是缺少依恋(爱)和创伤,Ave Mujica的中期展开围绕着睦与墨提斯与他人的爱这个点进行的,丰川祥子通过爱音和素世的视点发现了因为害怕伤害他人而拒绝只是自恋心在保护自己,实为对事况判断失误的损人利己自我防卫行为之后,强迫心理升级为对睦的责任感,忙活了两三集还是敌不过祐天寺若麦的两句台词和一个眼神,是因为自己不过也是还在路上,祥子找到方向还要等到后面的三角初华了。
    二重身这个概念是恐怖电影的常客,比如Ave Mujica之后下个季度的新番《九龙泛型浪漫》,也是一个典型的二重身故事,最终也导向了如何成为不是他人的分身而是自己。三角初华或者说户籍身份上的三角初音一直使用着一个她具有不配得感身份,这个身份的地位越高她内心的自我认同就越低,不像大多数戴着社会面具的人只会在特殊的时候意识到自己在扮演,对于她来说自己不得不作为他人出现在大家面前这件事一直在提醒着她并不属于这个舞台,而解决办法自然是让自己成为三角初华和三角初音以外的人,在剧中以与祥子的坦白沟通后祥子作为“受害方”宣布不计前嫌的同时祥子自己决定不再相信世界上其他的那些赋予自己职业、认同、证明、食物的神明,而是自己成为自己的神为收束点。本处的处理在道理上能理解,但是在细节情感上与动画本身细致的描写形成了反差,导致丧失了说服力。
    在新番动画的3D CG领域,动画公司SANZIGEN(三次元)可以说是经验非常丰富,而且因为跟Bushiroad的合作关系,长期进行着BanG Dream系列的项目,必然也有着多年积累的制作资产,对本系列动画需要的相关表现形式的了解程度具有优势,具体到动画表现的方面,演出密度高到所有要演技的地方资源都做了配套。走质或者走量来制造一个拟真世界来控制商业上最需要的注意力资源是较为常见的模式,可以看出本作动画作为多媒体企划中说明世界观的一环,采用的是力求观众沉浸入主题的方式,为了不让观众因感觉到画面奇怪而破代入感在细节上进行了考量,不同场景下复数光源对角色的影响都有区分、椎名立希的坐姿比较随意所以裙子的物理效果需要单独考虑、墨提斯的瞳孔比睦要小等都是体现出了构思的存在。就动画本身的质量要求而言可以说是达到了新番动画的一线水准。从动画的制作上来说,为了各种细小之处表现力多1分也进行了许多的思考,这部动画也是创作者们多花了心思的产物,不是滥竽充数的纯商业交易(要提一下,这只是一种方法和模式而已,并不是说需要特别的去赞同或在乎这样去除不适感的做法,但这是另一个话题不展开了)。
    在前面提到了动画Ave Mujica是多媒体企划中为了体现企划中黑暗、哥特风格世界观的一部动画,在制作质量上以不让观众的观影体验出现不适感为目标着力于让画面信息多而实,在常见以四平八稳的方式开展的多媒体企划中动画叙事上也难得一见的采用了分类下激进的一些刻板元素以寻求高效的给观众留下印象,因为没有能构造出顺畅的叙事指向链条导致说服力的流通出现了折损让后期的叙事显得不够巧妙。

                                                          成为意义的占位符

    以上文的内容从普通的新番动画的视角来看的话,Ave Mujica是一个在《宝石幻想光芒重现》与《Shine Post》之间的7分左右的原创新番动画。但是一落千丈的风评上明显不是这样,原因由几个方面组成。哥特金属的Ave Mujica比Emo朋克的MyGo有着更高的感知、理解成本,MyGo直接表达情绪的风格让其在信息流通上更具有可塑性。MyGo作为23年7月新番的黑马,是在2023年7月27日播出的第七集之后才引起了一定程度上的关注(从一些网站和论坛时间段发帖量来看,第7话后的一周发帖量比前7话总和还多),当时失去了前七集独特观影体验的观众无疑提高了对续作的关注度。而Ave Mujica正如前文所提及的,构成元素并不像MyGo一样力大且直接,从睦确定为多意识体、三角初华的二重身更是进入了非常识的哥特B级片领域(这里有个一个问题,3D动画的镜头太完整太理性了以至于这片在视觉上哥特味减少了很多,反而阻止了观众在感性上进行理解),这甚至已经不是理不理解,可能已经是观众喜不喜欢想不想看这些元素的问题了。
    这些过于小众元素增加了理解门槛,睦在第4话从大人“退变”成小孩的时候本片出现了第一次信息传递丢包,而在第7话中让声优羊宫妃那采用女子高中生乐队常见的唱力配合哭腔这种演出方式时(MyGo的第7集就含有这个演出思路,但是放在这里是否合适我只能说并不算高明。),从第四话便已经脱轨的话语空间已经无法与之共情,在之后Ave Mujica的讨论空间便已经成为了自洽的平行线。
    因MyGo而形成的这一个讨论空间在当时节点已经无法从Ave Mujica的构成元素中对自身的延续产生话语,为了不让这个能获取认同感、安心感的话题消失而自动的生产出来的一个不需要理解剧情和画面就能入门的“阴谋论”,对于正体不明的事物总是保持最基本的警戒心,无法接收到的信息最终将在意义的网络中短路到更具便利性的攻击性回路上。如此,在何时何地都只需要刷上一句“没有人类了”便可以自动的加入讨论,仿佛大伙有了共同语言形成了一个整体,免于遭受茫然状态而被剥夺社交权,通过编造一套更易理解的“真相”所到达的“我懂了”,会更容易产生认同感。
    如果找一个原因,那么在立项之初就已经埋下了,作为续作的Ave Mujica比前作的MyGo的需要着更多的理解成本,这个问题在起初是可以靠着BanG Dream系列多年形成的环境自愈的(有同系列中的Roselia、RAISE A SUILEN打下的基础),但是却因为MyGo的爆火导致问题的破坏力远超过了环境的自愈力。

    前文描述了动画Ave Mujica的种种,但是其实要说的恰恰并不是动画的Ave Mujica,而是这种“没有人类了”的Ave Mujica才是真的Ave Mujica,对于观众来说如果一年就只看了这一部动画,那么根本无需普通新番动画的视野。三次元在BanG Dream系列耕耘多年的3d动画技术、可圈可点的演出调整、台词力这些点就并不是需要做出太细致区分的事物。就如同我随便买个二次元布娃娃并不需要区分fufu、fumo、mochi是什么,有兴趣可能会成为去了解的分支,但并不会成为硬性条件,自然Ave Mujica的动画就会变成4分了,因为剩下的2.8分没人关心,输入“梅姨阁诗人”才正是在体验作为梗的一直在网上陪伴大伙的赛博mujica。
    所以评论所共享的Ave Mujica其实就是被交流空间生产出来的Ave Mujica,这个Ave Mujica甚至早在Ave Mujica开播之前就已经占用了这个位置,Ave Mujica被一个具有同样脸庞和记忆的双身符号占据了名称,以至于需要经过此处映射的其他物体都会发生偏斜。樋口圆香占据了樋口円香,桃华妈妈占据了櫻井桃華,惊吓表情包占据了《呐喊》,并不是多么稀奇的事,一般情况下只是单纯的认知并享受前者罢了,甚至连挪用误用都算不上,后者一开始就并不存在并没有被认知,起作用的一直是前者,就像是看游戏直播就能得到玩游戏的体验一样。是一种是是非是的别样体验。
    这样生产出来的“阴谋论”话语自身也具有质询来者的作用,漂浮于意义海洋上的无源之水也仿佛如同天然存在于此一般具有合法性,作为“背景知识”自动的对新话语进行同化再生产,直至成为正确。就像是有很多互为一真一假的观点都有大量的支持者,只要有人赞同人就容易陷入错觉之中,例子在生活中很常见,本文不进行冒犯性举例。
    词义滑动是运动过程的常见变化,被体验的表象还是在运动之后产生的。在23年的哈基米还只是一个meme的日语舶来词,24年的哈基米完全滑动到了中文某些语境中表示猫的意思,25年的“哈基米”更是连两者的意思都失去了只作为哈基米本身(部分视角),这里并不是说要保护原意这种无聊的论调,而是在意识到有蜂蜜含义的情况下享受作为猫的新特质。这里还有一种反讽(讽刺)的犬儒特质在起作用,这种情况下的人会说“你说的我都懂,我就抖机灵随便说说。”但是实际上就跟在家中挂辟邪图腾的某位科学家一样,友人问他作为科学家你还信这个吗?科学家回答说“我听说不信也灵。”看似不信实则已经被捕获。每一次思维的行动都是在塑造自己的思维模式,与他人互动时的认同感和现实感会加强这种塑造,从而使得对某一方向的认知变大。

来自:Bangumi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
图片 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