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讯发布

即时快讯 0

日々は過ぎれど飯うまし空虛的高中生式「健康」大學日常

《日々は過ぎれど飯うまし》简评:

「個性內向、不善與人交際的『大一』新生在校中遇見自己的『童年好友』,並一同和其他夥伴組成了『飲食文化研究社』,並在社團活動的過程中逐漸深化彼此的關係……」以上為動畫《歲月流逝飯菜依舊美味》的大致劇情梗概,屬於近年來CGDCT類型中常見、被過於濫用的劇情展開方式。一旦諸如「大一新生」、「童年好友」、「飲食文化研究社」等關鍵字被隱去,作為觀眾便很難將其就紙面上與其他同類型作品區分開來。另外當本作劇情主軸被逐步確立為「女大學生的日常互動」時,原先預期的「料理與食物」元素反而更顯得像是一種噱頭。除了少數集數(如第九集)外,上述元素在劇中大多時候為可有可無的存在,只是一個固定劇情結構中必定出現的過場。

對我而言,本作也側面反映了現今日本動畫中常見的「健康寫實主義」創作傾向–也就是試圖在劇本中融入更貼近現實的設定,例如社交恐懼症、更為真實的校園活動等。然而「健康」未必「寫實」,「寫實」未必「健康」。在後續劇情發展中,這些設定常被過於美化(超有心的社辦人員、隨便借都有的大型家具和電器)或誇大(大概是地方名門望族的主角、社產豐厚的農業部),不只淪為編劇的一廂情願,也導致觀眾觀感上出現嚴重的割裂感,這也是我一開始對本作最詬病的地方。

然而,當「食」的元素不再淪功能性的過場和收尾,而是能更好的與劇情相結合,成為所謂「日常」中的點綴時,則前述的割裂感便會得到很好的緩解,而這也正是我們在第九集可見的改變。在此集中「料理」真正成為了劇情主軸,通過社團博覽會這類大學中常見的生活化場景,角色間的互動也就能以更加自然地展現,同時原有被標籤化的人物形象也相應地被一定程度弱化(除了某位角色的標籤形象為了配合笑點而被更進一步加強)。再搭配上恰到好處的幾個笑點,過去數集中曾令我感到不耐的匠氣劇情便獲得顯著改善。「健康」與「寫實」在此又重新有了連結,提供更加天然、鮮活的大學生活一隅,得以令我回想起過去大學時最快樂的時光,而非只像是單純觀察來自平行宇宙的校園錄像。

不幸的是,這類相對觀感較佳的段落僅出現於少數單集中,回到整體觀察仍可見創作思路與選材之間的矛盾。或許《飯菜》所犯下的最大失誤在於創作者選擇大學生這種即將踏入社會的特殊群體作為主角,但在創作思路上仍只是單純依循以往同類作品的思路而未能作出有效區隔,並反使其情節更貼近於常見的「高中生日常」(故事原案是《悠悠哉哉少女日和》的作者)。若對比本季另一部CGDCT類型作品《mono女孩》,後者是單純以搞笑動畫的思路創作,而得以最大程度忽略角色本身的經營,甚至還能通過部分集數結尾前的情感昇華來進一步博得觀眾好感。然而本作在面對手上如此有「野心」的題材時,在這方面的努力便顯得草率許多。

認真說來,我也不認為這五位角色之間的關係是具有說服力的,若非是設定中已有的舊識就是突然「無中生有」。偏偏本劇又試圖從此類並不堅實的關係進一步延伸出「時間對友情的影響」等更深入的議題,而角色對此的「感受」在我看來似乎更接近是編劇照本宣科式的說教輸出。在我看來,本作所面臨的問題和本季另一部同樣以女大學生作為主角的作品《隨興旅》相似,皆是「藉物起興」中的「物」(讓劇情可以運行的主軸)與「興」(劇情真正想襯托的內核)間的關係性不足和比例失衡,以至於所謂的「一部」動畫其實更接近於「兩部」短篇動畫的拼貼。

本作剛播出時我曾認為本作缺乏屬於自己的特色,而在完結此時回顧則可發現編劇確實有努力想營造出某種特殊的氛圍感,但在素材結合上的失準卻難以令我去投入、享受這般過於「美好」的海市蜃樓。《飯菜》並不像是一位實際經歷過那段大學歲月的人為緬懷過往時光而誕生的熱情之作,「隔靴搔癢」或許是一個更好的註解。「健康」與「寫實」間的矛盾、草率的情感經營、劇情主軸和內核的失衡、再搭配上本作絕對稱不上出色、平庸的動畫製作等諸多缺陷,「過季即忘」正是我對其最後的評價。

来自:Bangumi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
图片 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