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修。》简评:
这是一部具有创新性内容,与天马行空般畅想的动漫,从观看体验上来说是令人激情澎湃的。但这难掩其在批判结构上的巨大缺陷。也正因为批判上的缺陷,将畅想背后基本功不足的问题暴露了出来。于是,尽管作为原创番新意十足,依然难以称得上佳作。
本作最具创新性的地方,莫过于夏子用画笔改变故事了。作为观众,在看动画、小说时,往往会在某个情节处带着特定的期望全身心沉浸在故事中,想象着如果故事能怎样发展、我会在里面做什么,或者我想怎样改变故事,该多好。将这样的小细节提取出来,在配上华丽与高饱和度的变身动画,本番的开局实在是令人眼前一亮。而在故事背景上,尽管是类异世界开头,但一方面这个异世界本身就是故事中的故事,将其作为一个故事解构的立场消解了异世界的超现实之处;而另一方面,无法融入异世界的夏子与有着鲜明性格的“九剑士”的冲突使这个异世界背景的故事显得真实无比。在故事开头的背景舞台构建上,本作是极其成功的。
用画笔改变故事也与本作的标题,同时也是夏子的问题“全修”联系起来了。作为一路埋头苦练的画师,夏子十分高傲地相信着自己的能力。无论现实还是异世界,都秉承着“我自己来画”的想法。由她自己一个人掌控全部确实更快,但这样的模式与心态都是相对残缺的,不健康的。同时这种在异世界独自改变作品的情节,在特征上与观众想改变剧情的行为不谋而合。用一个变身“魔法画师少女”的过程,联系了3重意象(本体的变身也是一重),这样十分精巧的批判构造,令本作后面要表达的批判十分令人期待。
本作的另一个刻画重点是“初恋”。乍看之下“初恋“似乎与“全修行为”没有关联,但深究“全修行为”背后,其实是对技术的极度重视与对社会关系的无视。尽管社会关系多种多样,并不能用“初恋”来代表,但本作中所表达的“初恋”也并非恋爱的初恋,而是更本源、包含更广的一种自信信念,与这种信念在周围的传递与引领过程。对于夏子,她长期处于引领别人的位置而(现实上)并未收到别人的引领,这种状态是容易陷入孤独与迷茫,最后停滞的。夏子想要跳出“全修”、写出《初恋》,建立“初恋”这样的社会联系就是关键。同时容易注意到,本作在现实中刻画的“初恋”与异世界中提及的希望具有相似性;而异世界的卢克在缺少引领这一层面上与夏子处于相似的地位。
到此,本作的舞台构建与展开已经完成了,接下来只要按部就班回收以上批判就好。而回收的工具本作也设计得很好,就是夏子所画的内容会成为这个异世界的一部分。这也与观众重构后的故事相照应。这其中,观众在多大程度上重构故事,重构一个什么样表达的故事,重构的故事是否与原作贴合,重构后的人物是否有着生命力,亦或者是完全重构一个自己信念构成的故事…这些不同的重构选择,能为《全修。》组成各种各样的批判。而重构故事的过程,同时也是夏子对自己进行“全修”的过程。全作的表达汇聚于此,令人叹为观止。
但极其令人惊诧,难以想象的是,本作在结尾居然弱化了重构的存在,转而变为真正的、最庸俗的、最情绪化的、非批判的异世界冒险故事,热血牺牲转大团圆的结尾。写到这里,我已经难以置评了。也许这印证着夏子被虚虫吞噬的世界里,社长的那句“因为你的动画暴死,所以公司破产了啊”吧。也许,结尾鸟监督的那句“也许还有团圆之外的结局”可能也是想表达本作确实有更具批判性的结局吧。但无论如何,这种否认前面全部批判构造的结局,我一定会给不及格。
退一步说,那个“团圆之外的结局”是否足够好呢?这其实非常值得质疑,因为本作的基本功——人物思想的塑造是片面的。各个角色的塑造仅仅有剧情需要的那一面,整个角色塑造都是缺乏细节,缺乏心理刻画的,有的仅仅是发生的事件和转变的结果,这种刻画非常“异世界轻改”。这同时也导致了角色心态转变的突兀,如精灵魔法师梅梅伦,还有被虚虫吞噬的夏子。这当然可以被认为是某种合理的简化,前提是这种简化是为了重要的表达或批判。但在批判缺失的结局下,简化就变为了切实存在的缺陷,让人完全感受不到角色细节的亲切与魅力了。(不要跟我说墓地里的蚯蚓更肥是什么细节刻画啊,这种程度完全是意义不明的吐槽用乐子而已啊)
最后,本作也是出现了经典的悖论——为了跳出“全修”而使用的手段,其本质上是属于“全修”的。也即,需要脱离“只靠自己”这种状态的夏子,是脱离方法依然是“只靠自己”。具体地说,夏子在结局需要画出一个由别人来引领,与同伴一起前进的世界。但她画的仅仅是卢克而已,其他的世界都是卢克的希望所衍生的。也许卢克在这里可以理解为别人带来的希望,但首先这只是单一的角色,很难支持与同事的联系;其次现实中的夏子一直以来就是由她想象的卢克引领的,或者说卢克本身就是她原本的思想中的一部分。只画出卢克,那么这个作画也不过是夏子的又一个,只靠自己、只与自己相关的“全修”,这并不能让夏子跳出自己一直以来的“只靠自己”。(独角兽尤尼奥:请看看我啊,那个把你从徒劳无力的深渊中唤醒的人,可是我啊!)用这样的手段真的能得到不同的结果吗?这仅仅会继续重蹈覆辙。
此外,本作充满自信、表达欲的剧情也遭到了反噬。在终局出现的对煽动性群体与希望的批判,显得太幼稚、肤浅了。甚至可以说,充斥着对社会群体意识、希望的藐视与无知。当然也可以说是将这些内容作为叙事工具来使用,但如此肆意妄为地使用这种叙事工具也是极其不和谐的。从结果来看,这是引入了过量的、突兀的批判,使整部作品本就藕断丝连的批判变得更加分散、混沌了。这削弱了整部作品的批判力度,消解了“全修”的批判意义。无论怎么看,这都是不成熟的表达,只会让人更加质疑作品的结局。
也许以一个更高的视角,以作品和观众直接互动的视角来看,《全修》的真正结局需要由观众自己来进行“全修”。但那不是你展示的结局,而是属于我的结局,我依然只会给你打不及格。
来自:Bangumi
![全修。[交流性评论][全修。]夏子凌空作画尽显写意,魂之未来复活难掩颓势](https://i2.wp.com/lain.bgm.tv/pic/cover/l/40/cc/486039_8O5kv.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