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讯发布

即时快讯 0

雨の日と雨の日の次の日游戏漫谈札记簿(9)《雨の日と雨の日の次の日》——一场不完美的实验,为什么我仍推荐这部难懂的游戏

《雨の日と雨の日の次の日》简评:

游玩这部游戏的过程中以及通关后的那个傍晚,我像个急于解剖标本的冒失医学生,在社交软件上粗暴罗列着这部游戏的"病灶":叙事支离、隐喻过剩、情感疏离……每一个批判词都带着锋利的手术刀寒光。但今晨醒来时,窗棂间渗入的初夏炎风,却将那些凌厉的论断吹散成满地愧怍——当我以审判者姿态肢解这部诞生于纯粹创作欲的实验性质同人作品时,何尝不是在肢解自己最初拥抱故事的赤诚?当我在社交平台上挑剔这部充满创作热情的同人作品时,不也正践踏着自己最初对故事的纯粹喜爱吗?
雨の日と雨の日の次の日游戏漫谈札记簿(9)《雨の日と雨の日の次の日》——一场不完美的实验,为什么我仍推荐这部难懂的游戏
在这个被算法和流量主导的快节奏时代,我不知不觉变得像自己曾经讨厌的那种人:傲慢地追求效率,急躁地寻找意义。面对这部实验性的非线性叙事作品,我根本没耐心体会细节,满脑子只想着收集槽点写篇评论日志。这完全背离了我记录游戏日志的初衷,而能让我意识到这点,正是这款游戏最珍贵的馈赠。
雨の日と雨の日の次の日游戏漫谈札记簿(9)《雨の日と雨の日の次の日》——一场不完美的实验,为什么我仍推荐这部难懂的游戏
此刻重拾笔锋,我愿以考古学家的虔诚拭去镜片上的偏见之尘。那些曾被我武断标注为"缺陷"的棱角,正折射出令人战栗的微光。或许真正需要我解剖的,从来都不是游戏本身,而是我这个被困在意义焦虑症里的,可悲的当代阅读动物。我要摘下评判者的有色眼镜,认真的谈论一下该作的优缺点和我真实的感想。
雨の日と雨の日の次の日游戏漫谈札记簿(9)《雨の日と雨の日の次の日》——一场不完美的实验,为什么我仍推荐这部难懂的游戏
这部作品的剧情采用非线性叙事与时间线跳跃​,充满着大量的梦境与现实的交织、碎片化闪回与伏笔​,同时缺少明显的叙事转换锚点,加上​​象征与隐喻的密集运用​、氛围化描写压倒叙事​的行文风格、大量的文学化对话与互文​.......这些特点无疑让这部作品的剧情变得晦涩难懂,老实说,我到现在也根本没有搞明白这部作品到底讲了个什么故事,所以只能大胆的说说我认为这部作品讲了什么故事了。
这个故事在我的理解里,或许讲的是:在京都的大学校园里,农学生西和行陷入现实与梦境的夹缝:挚友竹田手握神秘矿石“沙漠玫瑰”,恋人奈央子分裂出另一重人格,而文学部博士“木鱼”与少女教授的实验正悄然扭曲世界。当植物园深处浮现连接平行时空的“结界”,西被迫直面残酷真相——所有人的记忆皆被篡改,包括他自己。这样的一个复杂奇怪的故事(但正如我前面所说,这作十分晦涩难懂,此处只表达我个人对剧情的理解看法)
不过本作的故事性显然不是重要的,还是来聊聊一些有意思的隐喻和核心设定吧。
雨の日と雨の日の次の日游戏漫谈札记簿(9)《雨の日と雨の日の次の日》——一场不完美的实验,为什么我仍推荐这部难懂的游戏
首先肯定是贯彻了全作的一个意象:沙漠玫瑰。
本作的的沙漠玫瑰我想应该是现实中的沙漠玫瑰石:沙漠玫瑰石是自然形成的石膏类晶体,因外形酷似玫瑰而得名,产于沙漠地区,以天然玫瑰状结晶形态、脆弱质地和独特地质美感著称。再联想到这部作品中的剧情和人际关系,我想这沙漠玫瑰这个意象在本作中应该象征了人物关系的脆弱与美丽,以及真相的模糊性。主角在梦中反复听到竹田说“真货在我这里”,可能就是作者想表达在现代越来越虚幻脆弱的人际关系中,焦虑的现代青年们试图从这种虚幻中找到真正可以寄托的坚韧情感,这也是为什么这部作品中反复在强调“沙漠玫瑰”的美丽虚幻和“真货到底在哪”,其本质可能是暗喻现实青年面临的精神危机。主角反复追寻"真货在哪里",恰似当代青年在虚实交错中寻找情感支点的写照。
雨の日と雨の日の次の日游戏漫谈札记簿(9)《雨の日と雨の日の次の日》——一场不完美的实验,为什么我仍推荐这部难懂的游戏
第二个我觉得我有能力进行胡乱分析的点是奈央子的双重性
奈央子是主角的恋人,但她的存在逐渐显现出矛盾,在梦境和现实的反复交替之中,好像有两个性格不同的奈央子,甚至存在另一个“奈央子”(可能是竹田的恋人),这种分裂为“过去的自己”与“现在的自己”甚至互相对峙的剧情让我感到困惑,这可能是自我认知分裂的具象化,也可能是平行世界的另一个存在,这种双重性再联系上两人在御苑的对话、深夜阳台的独白,以及植物园的“结界”事件,均指向奈央子内心的挣扎与身份困惑,这可能在隐喻现实社会中人们的自我认知困惑与挣扎、现代人的身份迷失。
雨の日と雨の日の次の日游戏漫谈札记簿(9)《雨の日と雨の日の次の日》——一场不完美的实验,为什么我仍推荐这部难懂的游戏
第三个我想谈论的点就是木鱼先生与教授了
木鱼先生(文学部研究生)与片冈教授(外表看似萝莉的神秘人物)涉及超现实设定,无疑是本作中最让我疑惑不解的设定,这两个人以教授为主好像在进行什么意识实验,而主角的梦境或者说另外一个世界就和这个实验有关,主角的梦境和现实感知被某种力量影响,这种力量好像就是来自教授,这仿佛是某种“意识实验”,试图通过操控主角探索人类认知的边界或者说“重构世界”。总之这段太过于晦涩,我完全没能理解,甚至完全没搞明白教授和木鱼到底是不是人,到底是个什么东西。
雨の日と雨の日の次の日游戏漫谈札记簿(9)《雨の日と雨の日の次の日》——一场不完美的实验,为什么我仍推荐这部难懂的游戏
最后就是竹田了,这个角色也是一个谜团,我不知道他到底是主角另外一个人格或者说主角在另外一个世界的具象化,还是说这个角色是本来生存在另外一个世界中被拉进这个世界,又或者他只是教授主导的“实验”中为了某种目的被创造出来的虚假的东西。一切都是谜团,我搞不懂,看后来人的了。
雨の日と雨の日の次の日游戏漫谈札记簿(9)《雨の日と雨の日の次の日》——一场不完美的实验,为什么我仍推荐这部难懂的游戏
如果要我来概况一下我理解中的本作想讨论的东西,我只能给出一些模糊的、碎片化的答案:现代人自我认同危机、亲密关系中的疏离感、责任的逃避与承担、青春的隐喻、友谊的脆弱、爱情的复杂........各种诗意的残酷,但这些论题都太宽泛,我没法给出具体的内涵分析,因为客观来说这部作品的叙事和行文节奏真的稀碎,就像是把一堆想法随笔随意的堆砌在一起,这让我试图理解它的内涵将面临极大的阻碍。
雨の日と雨の日の次の日游戏漫谈札记簿(9)《雨の日と雨の日の次の日》——一场不完美的实验,为什么我仍推荐这部难懂的游戏
总得来说,这部作品的实验性确实很强,碎片化的非线性叙事、大量意义不明的抖书袋、晦涩难懂的隐喻、复杂怪异的人物关系.......这些都让这部作品成为了一部实验性非常强的电波作,就正常游玩来说,我是不建议玩的,它晦涩难懂意义不明、​​叙事密度失衡、角色对话常陷入哲学独白.......玩了大概率就是浪费时间,从这方面来看这部作品完全是个失败的作品,不值得游玩。但它本身是部免费的实验性作品,如果单纯想看看别人的一些神奇的、莫名其妙的想法堆砌的话,那本作还是有可玩之处的,总之这部作品我不推荐正常玩家游玩,它太晦涩太不完整太奇怪,但我推荐喜欢电波系实验性作品、喜欢看些意义不明的小想法的人玩。
作为免费发布的实验性同人作品,其勇气值得肯定。非线性叙事与哲学思辨的大胆融合,展现出创作者不妥协的表达欲望。但失衡的叙事密度、过度晦涩的隐喻堆砌,也确实造成了普通玩家的理解壁垒。若以传统叙事标准衡量,这部作品或许难称成功。但对于愿意暂时放下预期、沉浸于意识流体验的读者,那些闪烁在杂乱的文本中的思想火花,那些对存在本质的诘问,仍能带来独特的审美震颤。这种体验让我想起新浪潮电影——未必全然理解,却在灵魂某处留下擦痕。
雨の日と雨の日の次の日游戏漫谈札记簿(9)《雨の日と雨の日の次の日》——一场不完美的实验,为什么我仍推荐这部难懂的游戏
最后的最后,我再说点题外话,在我刚玩这部作品的时候,我和朋友吐槽了一番同人氛围作,我关于"同人氛围作"的锐评或许失之武断,却也不乏值得探讨之处,就写出来给大家看看吧。
雨の日と雨の日の次の日游戏漫谈札记簿(9)《雨の日と雨の日の次の日》——一场不完美的实验,为什么我仍推荐这部难懂的游戏
当叙事逻辑、思想深度、角色素质都无处着墨时,"氛围感"便成了最后的遮羞布。氛围作这个门槛太低,似乎陷入某种范式陷阱:灰调滤镜涂抹出朦胧背景,碎片化独白氤氲着廉价感伤,再佐以煽情配乐,这就已经可以被人评价为一部“氛围作”了。时常见到有人将“氛围作”和散文比较,但我感觉是有失偏颇的,好的氛围作确实有散文的那种感觉,比如水仙那种,但大部分我玩过的氛围作都没法和散文比较,他们太意义不明,经典散文的"形散神聚"建立在对意象的精准把控与情感的蓄势递进,而多数氛围作却像被稀释的墨水,在意义缺失的迷宫中自我重复。从头到尾都很莫名其妙,像是为了氛围而去氛围,这在我看来是一种空心的作品,算不得好作品。真正的氛围创作应是克制的诗意。如《水仙》中弥散的生命叩问,这类优秀的作品证明,优秀氛围感绝非情绪滤镜的堆砌,而是创作者世界观和情感的可视化延伸——当音乐与画面如浮萍无根,再精致的视听包装也难掩文本的空心化。或许我们需要重新定义氛围创作:它不该是创作力匮乏者的避难所,而应是是一种有意思的叙事手法,真正的氛围张力,永远生长在坚实的情感根系之上。

cg:30(小众同人画风,初看觉得很诡异,现在觉得教授是最可爱的女生)

hcg:0(压根没有)

猎奇(广义):0(无)

人物塑造:35(非常复杂同时也非常难懂,失败的塑造)

bgm:60(在文本的衬托下黯然失色...)

剧情:40(叙事完整性有问题,剧情本身点子很多,但搞的太复杂晦涩,而且叙事密度过低)

cv:0(无)

系统:50(一般同人水平)

总评分:40(按照公式计算完是36.5,但考虑到这部作品的实验性还有cv等要素的缺少,酌情给个40)
雨の日と雨の日の次の日游戏漫谈札记簿(9)《雨の日と雨の日の次の日》——一场不完美的实验,为什么我仍推荐这部难懂的游戏

来自:Bangumi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
图片 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