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之歌》简评:
这几天碰巧翻到了作者的b站,发现他很早就有传过风之歌的小说版。粗略看了眼,不少恶心人的片段还是改编成视觉小说的时候新写的。
有兴趣的可以来看看,这里贴个地址:https://b23.tv/7F02H8P
另外,贴几句作者对于近几月来“黑红”的回应:
也算是吃上“黑利”了,正经游戏无人问,改编小说人人传。
无所谓,我只是个平庸之人,也搞不出什么“优秀作品”,没什么影响,该做什么事接着做,如果多少能留下一点痕迹的话,是非功过就留给历史评价吧。
立场决定观点、经历决定认知,似乎注定了人类永远无法完全相互说服,只能相互理解或对抗。 不过语言文字是有极限的,哪怕真能用文字表达的再精确,也仍会带来误解和指责,甚至有时在奇怪的角度(比如在此时可以来一句“分明是‘表达得’,的地得都分不清楚你写牛魔”)。
其实最初我有想过要不要加一个好结局,终究没做,也许有什么“和过去既定之事道别”的理由,但更多是这些年经历的很多事令我沉郁,所以直接将尾声添加了突出“我以为”的幻灭后心理状态,可以理解为一种“心理疾病”状态的记录,从未经历幻灭的健康人看后恐怕只会觉得是“发癔症”吧,不过这种“幻灭”我反倒认为是人生的常态,所以我也写了一句“只是幻听而已”。
我也确实没想到这样一个试图对比“十年前的快乐”与“十年后的落寞”的故事(呈现效果好坏见仁见智),真的成了“十年后”我的苦痛来源之一,没有“烂还不让骂”的意思,但我并非如夜不收作者那样激烈的对抗者,我只不过是个看人骂我“全家sl”后会夜不成寐的普通人,所以我感到淡淡现实主义的荒诞。
而且就当前的状态来看,如果当时加了ge,可能更会被骂作“恶心幻想,只有你自己会感动”吧。
我也常感无奈
有时我也在想,在教育普及的当下,为什么这些还是层出不穷。
他们写下这些污言秽语时,内心是很快乐的吗?得到了大家的认同?还是实现了价值的表达呢?
我不理解,也难以想象他们曾度过、正度过怎样的人生。
我只知道每个人都知道自己有尊严,不想被任何人践踏,但好像不是很在乎随意践踏别人。
来自:Bangum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