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te/EXTELLA》简评:
一、割草战斗的破界实验
Fate这一IP作为一个由庞大的衍生作品组成的系统,我始终主张应该纵向从IP系列游戏发展史去分别审视和评价游戏,作为一个从纯粹Galgame类型游戏发展而来的IP,能够既发挥自己世界观设计、剧情编写和角色塑造的优势,又能突破Galgame的载体限制,衍生创新出动作游戏的新赛道,本身就和一成不变的纯Galgame厂商拉开差距,更不提2016年之后FGO的横空出世以及在日本手游中的地位和影响。可以说Fate这一IP真正成为了一个游戏类综合IP,而不仅仅是一个Gal IP。此外选择英灵大乱斗的题材也给了型月拓展赛道的先天优势,你看一堆写日常题材的Gal能干这事不?从2008年的Fate/unlimited Codes开始,到2010年的FE,2013年的CCC,2016年的FEX再到2018年的FEL,型月以平均2到3年的速度在推出新作。而这些新作在维持IP热度、拓展IP赛道以及拉新出圈上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因而到现在Fate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IP系列而非仅仅是某一部或几部作品。而让Fate从Gal赛道转向游戏赛道的重要系列FE,由于动画化改编失败等原因向来被粉丝忽略,但从Fate游戏发展的角度不容忽视,尤其是FE系列主笔的菌类时不时反刍一遍。其中FEX作为FE的第二部续作,正是在一定程度上保证剧情合格的基础上加入无双战斗的形式,是Fate系列游戏在玩法革新上的重要转折与尝试,让Fate系列彻底告别仅仅是Galgame的类型圈子,成为一个具有战斗可操作性的游戏IP。
我在FEX之前从未接触过无双割草类型的游戏,2021年买了游戏却搁置了很久的原因正在于我一直没搞明白本作的战斗机制。它的战斗主要分为普通轻重攻击、机动攻击、月灵收束以及宝具攻击,总体来说仅有的四种攻击模式较为简单,战斗关键在于杀死精英怪和Boss英灵,收复全部我方阵地就算成功。我最早入坑时因为不懂忙着打小怪,结果小怪根本杀不完导致阵地全部丢失,还不会使用机动攻击和月灵收束,通关第一条尼禄线时我不会用月灵收束,全程靠机动攻击通关的你敢信?搞懂机制后我就玩得很爽了,就操作手感而言最大的问题应该是视角镜头跟不上操作的问题,战斗难度的不同带来的主要差别除了怪的血量之外就是困难模式的小怪附带冰冻、雷电等属性攻击。本作难能可贵之处在于战斗上真正还原了英灵大乱斗的体验,好歹给了你16名英灵供你选择操作,虽然16名英灵的战斗模式基本一模一样。作为瞎几把打的玩家,我的操作手感大抵分为四个层次,红A、阿提拉和闪闪的操作手感最好,红A速度快,阿提拉扫怪范围大,闪闪是360度攻击,闪闪唯一不好的是攻击与跑步的切换稍微有点硬直。据说手感最好的是呆毛,但我只通了呆毛的支线,支线战斗太少,没能招募到用于主线。其次就是库丘林、R姐、狐狸、尼禄等大差不差的,R姐速度很快就是攻击范围较小,尼禄的月灵收束挺坑,就是上蹿下跳。再次是吕布、李书文、大帝、迦尔纳、高文、龙娘等等,大帝速度太慢,迦尔纳普攻前有AOE,比较打乱战斗节奏。最差的是贞德和阿基米德,贞德攻击威力小,阿基米德建议靠嘴炮(这哥们还是FGO最希望落地的卫星的前十,完全没看出魅力在哪儿),还是黑幕,没见这样移动速度和出招速度双慢、过场多、操作别扭、杀伤力还弱的黑幕。
二、菌式美学的三重复写
我通关了四条主线和全部从者支线,FEX在剧情水平上完全不能和FSN甚至是FHA相比,甚至你不知道本作是为了卖战斗还是卖人设,剧情反而只有三分之一的分量,因而我称之为“丐版的FSN”,无论是世界观挖掘的深度、主题的意义还是人物塑造的经典度都不如。本作将FE的两名女主尼禄和玉藻前作为前两条线,卖了一波Master love收割一波情怀,为第三条线合伙对付阿提拉做好铺垫。最后一条线的阿提拉才是本作真女主。三个女主的Master love各有特色,尼禄是娇憨的萌王型,玉藻前是病娇贤妻兽耳娘,阿提拉则是单纯呆萌型,只能说二次元类型化人气角色的特征被菌类玩出花了。
事实上,从《月姬》的爱尔奎特到Fate的阿尔托莉雅再到本作的阿提拉,不过是菌类的菌式女主套路的又一次复制。活了几千上万年的“工具”,因为一次任务机缘巧合之下和现代的男主(御主)相遇,被男主感化拥有了人性,在完成任务之后又不得不分离的故事,这三者的故事基本都未脱离这一套路。以工具的身份和过去非人性化生活的经历来凸显女主悲惨而引人同情的身世,之后和男主相遇所感受的人性关怀才显得难能可贵,终于被当人对待了一回。再用最终二人迫不得已的离别来为这段故事和感情增加隽永的悲剧色彩。这一切成为了菌类型月特色剧情百试不爽的套路。人物塑造上阿提拉同样是拥有两面性格的女主,一面是作为文明毁灭机器的冷酷无情,一面又拥有不谙世事的单纯天真,和爱尔奎特的套路相差无几,但二者之间的转换显得强行而生硬,倒是考验CV精分的配音水平。此外塑造讨喜却缺少形而上的思考和深度,更缺乏成长性,这始终是菌类的女性塑造虽讨喜却不如男性的原因。无论是闪闪、红A还是士郎,哪怕士郎的塑造引发争议,但深度也不是女主塑造可以比拟的。不过从许多玩家对阿提拉这条线的好评中可以看出菌式套路无论来几次仍然吃香。总而言之,由于故事的主干和人物的塑造是老字号味道,却因为其他方面如世界观、御主、配角等的挖掘和塑造都乏善可陈,因此本作剧情只能算作类FSN甚至《月姬》的低配版。
至于本次加入的从者虽然数量繁多,也算一碗水端平人人拥有支线,但由于到底是支线,不可能有特别用心的塑造与刻画,因此众支线也就沦为解释各人参加月球基地保卫战的原因和人人三场战斗的操作体验。
此外需要注意的地方还有整个FE系列作为承上启下之作,承接之前的FSN的圣杯战争与御主从者Master Love,在弱化御主强化从者塑造这条道路之上深入探索,并直接开启之后FGO这个庞大的体系,FGO许多设定如人类恶、量子记录固定带(我为这个钉在时间轴上的集合点取了个名字。绝对观测者所进行的现象编辑)甚至是作为金钱的量子(QP)等都是从FE系列沿用而来。
三、配角之王的塑造困境
我入坑FEX当然是冲着闪闪的剧情去的,本作里闪闪可谓是配中之配,剧情容量相较其他支线从者要多,但到底不是主角因而比不过三名女主的剧情量,比同阵营的大帝和贞德要强。
闪闪的塑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强调了闪闪“英灵杀手”的设定,阿提拉作为巨神,虽所向披靡,一旦英灵化还是无法对付闪闪。二是继承CCC“观察者”的设定,为了留下来观察巨神和御主的归宿和结局,自愿充当阿提拉阵营的副官。三是摆足了领导者的派头,虽然是副官,但这爷的作风完全是一副总指挥的架势,己方阵营无论谁上前线都被这爷一通劈头盖脸地指挥斥责,一会儿嫌你动作慢,一会儿嫌你没有完成目标任务,我在阿提拉阵营的时候被他吵得只想一巴掌把他打出去(什么闪厨老子们不当了)。四是再次强调英雄王的冷酷无情强势碾压,狂酷拽炫霸的存在,“黄金的英灵既不犹豫也不留情。他分明晓得自己的‘敌人’应是游星这方,但也不在乎波及到月灵晶体军的敌意程式。单纯、压倒性的强悍。让人光看就感到畏惧的镇压力。某方面来说,那根本比阿提拉的处事方式还来得残酷——”“瞪大双眼吧。落入绝望吧。我才是真正至高无上的唯一英雄”。当然这爷心机谋略也不缺,阿提拉被阿基米德偷袭也是闪闪从背后拯救的。五是借白野的视角解释了闪闪口中“杂种”的适用对象,杂种是指除了闪闪自己以外的所有人,也就是说对于这爷而言除了自己“万物皆杂种”(CCC里蛇也是杂种)doge,本作里阿提拉还获得特殊称号“冒牌杂种”。六是第一次提到型月闪爹的设定,卢伽尔班达曾被巨神(阿提拉)毁灭文明时放过一马,因而和巨神定下契约,所以闪闪帮助阿提拉一次算是报恩,这爷称之为“家族之耻”,大抵按照这爷的性格怕是觉得应该宁死不屈。总之,FEX闪闪的塑造整体上承袭了CCC的相关设定,甚至是CCC的某些侧面的肤浅展现,并未进行更进一步的拓展和深化。
顺便提一嘴,其他厨子也就罢了,为什么有闪厨对Wada的闪闪立绘抱有奇怪的幻想?Wada画女生无论是呆毛、阿提拉、尼禄还是玉藻前都还不错,一画闪闪就奇葩,他笔下的闪闪总显得格外蛮横而斯文清秀不足,他的画风有几个特点:一是眉毛粗且弯曲下垂,眉毛弯曲部分过多也增加凶狠感;二是平行四边形的眼眶形状因为增加的棱角、平直不圆润的线条而同样增加凶恶感;三是不变的恶人扬嘴角和凶神恶煞的瞪人表情。因此他的闪闪总让人感觉面相凶狠、咄咄逼人。再加上配角没人权,全游建模最好的是巨神阿提拉,难道是因为体型大占地广所以更容易精细化建模吗?粗糙崩坏的建模把立绘的凶狠蛮横度又提升一个档次,无论是黄金甲还是泳装的建模都更加不能看了,出去别说自己是看板郎。总之到目前为止,我们很遗憾地发现在闪闪立绘人设这个领域,武内依旧是金字塔顶端般的存在,我说一个个的画师就不能在导正自己审美的情况之下(不要坚持自己的奇葩审美和习惯),充分领悟武内闪闪人设的精髓吗?
其他问题,前几年日本游戏发行方并未认识到大陆游戏市场的潜力,因此FEX的游戏仅有繁体汉化而没有简体汉化,并且Steam成就的汉化都是缺失的,整个繁体版面尤其在游戏前期对我的阅读效率和舒适度造成了很大的影响,让我的体验很不好。好在两年后的FEL这个问题得到解决,简体版和成就的汉化让我的体验焕然一新,加上近几年FGO在大陆市场的成功和2023年FSR在大陆的大卖,相信之后型月的所有游戏都会有优良的简体汉化版面世。
来自:Bangum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