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たねつみの歌》简评:
关于播种之谣,想说的太多,可能会写的很杂很乱,希望大家能够耐心看下去。
播种之谣,绝不是一个可以简单定性的作品。它可以是公路片;可以是童话般的故事;可以是在少子化的日本(东亚)社会所孕育出的催婚,催生作品;可以是讲家庭亲情的说教作品;可以是异世界奇幻冒险故事;可以是泣系作品,治愈作品;可以是探究生死观,人生意义的作品。但决不能故作简单的将其定性为其中的一两个,正如人是复杂的一样,它也是。
播种之谣是一部需要人生阅历和知识基础的作品。但这并不意外这它门槛高,相反它同样是部只要是个人就能感受的作品。播种之谣的剧本经常藏着许多话,所以它同样也是个需要细读,品味的作品。剧本有着许多相互对照的场景和意象,有着许多互为表里的明线暗线,有着许多细腻的感情外溢的情景,有着许多如果看明白就会会心一笑的设计。
首先我要问大家一个问题,播种之谣作为一部视觉小说,为什么要让美玲当女主?而不是蛭子,不是阳子,也不是小紬,或者是第三人称视角来叙述?
其实很简单,从作品创作的角度来说,美玲处于承上启下的转折年代中,既能理解母亲的固执,也能理解女儿的改变,是传承中至关重要的中流砥柱,美玲当主角能更好的处理和表现矛盾。
从商品角度来说,作品受众主要是和美玲同时代的年轻人的,美玲所遇到的问题,我们同样感同身受,处于时代改变的浪潮中,“我们”究竟应该怎么办?美玲当主角能更好的增强代入感沉浸感。
所以,美玲她一定是主角。
再问大家一个问题,播种是什么意思?播种的是什么?为了什么而播种?播种给谁?谁播种?
播种在游戏里,既指巫女和摆渡人(即主角团)的祭祀仪式,又指传承。播种的是希望,传承的是爱。为了世代的繁荣而播种,为了心中所坚信的那一抹光而传承。播种给下一代,传承给下一代(既指下一代孩子,也指下一代人类)。上一代播种,上一代(既指父辈也指古往今来的无数先贤)传承。
为什么主角都是女性?(蛭子连封面都没上别杠)
因为关于亲情和爱,其实绝对多数都指母爱。不是说父爱不重要,而是父爱更多时候是一种威压和封建,它不一定要由“生父”这个角色来完成,甚至可能是“社会”这个抽象的概念。母爱给予温暖,让你热爱生活。父爱无声沉默,教你做人。所以就避开了父爱这种比较沉重的亲情话题,而且父爱也与本作的内容扯不上关系。可能有人说,那不是还有阳子父亲在医院的安慰和美玲与父亲的普通日常吗?这不是父爱,是爱而已。
——————真不想用这种中学水平的分析,但是要分析文本没办法——————
叙事采用了倒序、插叙和间叙。开始的几句话就预示着这是一个与生育有关的故事,那围绕生育自然也少不了和孩子的故事,黑影(蛭子)的两句话也埋下了伏笔。然后就用了几组照片快速的交代了时间和人物,非常干净利落没有任何废话,但是1996年特意给了一幕演出,让我们知道了阳子体弱多病的前提还埋下了伏笔。
之后继续没有任何废话的来到了2013年,两三个镜头公园,樱花树,窗内再结合上一幕演出让我们轻易的知晓了接下来要发生的事情。这里美玲与阳子的对话和后面2023阳子与美玲的对话就形成了对照,10年前母女病床相依,被疾病疼痛折磨一生的阳子心神恍惚的应付着美玲,十年后母子卧室相见,被寂寞孤独折磨十年的美玲同样心神恍惚的应付着阳子。看见这组对照和前面干净利落的演出我就被牢牢吸引了。可能有人问,美玲不是和外公外婆住在一起吗,她为什么会如此寂寞,因为有代差啊,和他们住在一起是为了保障生活,衣食住行方面的条件,而且住过来也是因为美玲初一生病住院没人照顾才搬过来的,单亲家庭的父亲为了生计常年加班不回家,连个想说话的人都没有,当然会寂寞难耐了。理解了这一点就知道为什么美玲特别怕一个人了。从母女病床前的对话就能看出来美玲的懂事,也许她也抱着“只要我乖乖听话,母亲就会好起来,就不会离开我吧?”这种有些天真,又有些心痛的想法。
2023年的生日会上,美玲生日,这里虽然表面上看起来美玲话很多,但是仔细一看谈话内容几乎都是围绕生日,外公外婆,父亲,却很少谈及美玲自己。所以也能看出来她一个人10年间“被迫”成长了很多,这些话语是她不得不蹩脚的学着大人而说出的,她当然懂事,懂事的让我心疼,她知道长辈们的不容易,不想让他们操更多的心。父亲感谢外公外婆照顾美玲,外公外婆为“抢”走女儿而愧疚,但又有谁来夸一夸她,这些年辛苦你了呢?大人有大人的烦恼,小孩也有小孩的懂事。
我这里要再强调一遍,播种之谣几乎没有废话,每一句都有它的作用。
就算生日宴会结束后和外公的闲聊里,外公为自己百年后对美铃的担心,美玲随口说的一句“那你可要长寿些”,外公回复“那我可要努力活下去,看到小铃长大才行”,给小铃零花钱与戒严。在最终章也有相应交代,美铃毕业前后,外公在医院,烟还是没戒掉,依然给小铃零花钱。而外公和小铃的最后一句话竟然是“黄金周我会去看你的,一定要恢复精神哦,记得好好吃饭” “好,我等你”。对外公的去世也只交代在一句话里,美铃成人礼,祖母看着照片说“哎呀,老头子看见了,一定会很高兴的”。生怕玩家看不懂似得,又加了一句“哎呀,让老头子和阳子也看看吧。”
像这样的细节有很多很多,比如终章里,新生欢迎会上,美铃对城司表现出了好感。前辈在聚会之后对城司的一番话,是出于得不到就毁掉的心理,也是为了拆散他们给自己再造机会,因为在聚会里的闲言碎语中能看出他还是“喜欢”美铃的。而城司在食堂再见美铃之后第一句话竟然是关于她的家庭状况,外婆身体不好,也就是说,城司其实把前辈的话当真了,起码心里有根刺,所以去调查了美铃。关于美铃的梦其实也是相互试探,因为这种话听起来就像是土味情话一样,城司是新生,听了这种话第一反应大概是美铃不会真是个轻浮女吧?所以才追根问底,梦到底是为了搭讪还是确有其事。而且去天文馆的时候,听见美铃以前和别人一起去过,也是第一时间就想问和谁一起去的,还没确认关系就已经开始吃醋了,也是为了验证美铃到底是不是轻浮女,这种小细节还是挺好玩的。
在16岁阳子出场前甚至还为了逻辑严谨铺垫了一下,美铃考上了同一所高中,在图书馆发现了27年前16岁阳子的照片。然后进行了一长串的回忆,渲染氛围,16岁的阳子出场。这段写的很精彩,阳子在初见面时说了一句有关母亲的话,而且还是“当然是你母亲的名字啊”。阳子从一开始就理所当然的认为自己是美铃的母亲,这很好理解,因为阳子知道真相。所以她才会这么自来熟,不,与其说自来熟,不如说,这才是阳子本应有的样子。
同样可能有人会有疑惑美铃为什么会认一个和自己同龄的女孩当母亲,和她共同冒险的经历更多不是友情吗?
在16岁的阳子第一次说出“当然是你母亲的名字啊”这句话,美铃并没有否认的时候,其实美铃就已经知道并接受这个阳子是她的妈妈了,但是碍于自己印象中母亲的形象和眼前阳子的差异太大,碍于自己10年间成长起来的坚强,碍于对于再见母亲的疑惑,碍于对一个“陌生人”的戒备心,碍于对于同龄人叫母亲的羞耻感,由于种种原因,所以即使知道这位阳子是她的母亲,但她依然没有叫出口。同样因为她知道眼前这位阳子是她母亲所以一定会跟她一起去冒险。
可能是出于在母亲面前展现自己吧,“看,我已经长大了哦”。但我觉得最大的可能是,她害怕这不是真的,她怕她一旦喊出口,就会止不住的倾诉自己的委屈,丢掉这十年间的坚强。后面迷雾篇中也能看出来,她真的特别害怕母亲再度消失,她太怕了,她太怕刚刚依靠上这位母亲,就又像10年前那样再度离开她,所以她必须坚强,也是惯性原因吧。也因此,迷雾里阳子消失了那么一会她就一直喊妈妈,明明前面十章一句都没喊。
关于校服的设计,主要是为了立绘不同区别角色,但还是为了逻辑说是换校服了,而且这个设定校服的同校不同款,反而又巧妙的呼应上了主题——传承与改变。每当我注意到这些小细节的时候总会赞叹不已。
接下来又是一长串对话,印证了阳子的确曾在这里生活,应该是“我”的母亲,是阳子心里没底怕美铃不信自己,也是为了玩家能够接受。
同时引出了故事主线,众神之国,终末凛冬,播种。说是神明,其实就是不会老死的异世界居民罢了,因为除了对于蛭子和极个别角色有神力描写,其他绝大多数都和正常人没什么区别,这也引出了另一个疑问,王,婆婆和族长,既然没有神力那他们凭什么有权力,能成为一个国家的领导者?
游戏里是这样解释的,一开始大家都没有区别,为了区别他人和自我,逐渐演化的样貌不同,身份不同,是类似于一种扮家家酒的模式。但与其说是身份不同,不如说是职责不同,因为大家做的事情不一样,所以身份才不一样,没有占着位置不做事的,即便是猫头鹰婆婆,她也用她自己的方式来领导人民抵御灾难,她也在数百年前带领国民提前瓦斯走向辉煌。再从冬之国里的哲学猫和夺子鲸可知,不是想当什么就当什么的,大家也是有竞争的。可以看出这不是简单的过家家,已经具备了社会的雏形,甚至就是一个社会,一个文明。
他们只是不会老死,不是不会死亡,依然需要衣食住行,被攻击会受伤,被杀就会死。所以他们是有对死亡的文化和知识的,也知道什么是死亡,死亡意味着什么。这点也很巧妙,如果他们不知道死亡是什么,他们就不会对巫女一行人唯恐避之不及,也体现不出来播种的沉重性,和王们的付出。对此理解之后,就会明白春之国的王的种种行为。
关于蛭子,同样不能简单理解为是阳子腹死胎中的孩子。蛭子在众神之国中是原初之神诞下的一个不良儿,失败品,被父母丢下悬崖摔死,后来在永远之海的尽头重生化身为死神,带着祂的不解,怨恨和数名巨人一起杀死了父母和其他兄弟姐妹,所以祂是位死神,带来的是灾难和死亡。同样因为蛭子是死神的化身,所以祂才和哲学猫是好朋友,因为这只哲学猫,它的原型应该是夏目漱石作品中《我是猫》的猫,而夏目漱石同样因病去世,这也是一种致敬和文化输出吧。还因为祂是真正的神,所以祂记得很多事,因为神全知全能嘛。但同样因为是神,所以才带有些儿童般的天真,和神性。恨不掩饰,爱不扭捏,不爽直言不讳,敬佩毫不吝啬。
关于阳子腹死胎中的孩子,可以理解为是一个正常腹死胎中的孩子,然后被蛭子可怜然后喊到了众神之国给了他再“活”一次的机会。也可以理解为是16岁的阳子在病重之时和蛭子这位死神的约定,蛭子让阳子多活一段时间,而阳子要认蛭子当儿子,生下他。这又引出了另外一个问题,这场冒险究竟是什么?
是16岁的阳子与病魔战斗所付出努力的具象化?是母亲为了见到孩子(生孩子)所付出努力的具象化?是16岁的美铃想明白人生不能止步不前和期间所忍受的寂寞之苦?是16岁阳子想要放弃挣扎时蛭子神给她看的一场梦?是美铃走进隧道前的黄粱一梦?是一场时间旅行的冒险?或者就是一场童话般的异世界冒险公路片?
关于冒险,为什么一定是她们三人,冒险的理由是什么?
从16岁阳子想要放弃挣扎时蛭子神给她看的一场梦这个角度的话,阳子已经与病魔斗争了16年,她已经非常非常辛苦了,她也真的快坚持不下去了。正如父亲在病床前说的一样,“已经够了,这样已经可以了,阳子就算好不起来,也没关系的。要是奢求太多,你看,阳子会累的。阳子很温柔,总是会顾虑我们,阳子已经足够努力了”。听完这些话她知道父亲明白她的倔强和不屈,哭成泪人,她也许真的想过放弃,她已经足够努力了,谁都不能说她懦弱。但,再坚持一下呢?如果再努力一下呢?我已经太累了,我也真的想放弃了,但如果能给我看看未来,看看未来我有多幸福,看看值不值得我再努力一下,看看值不值得我坚持下去,如果能从未来的提前预支一下动力,提前预支一些幸福,那我就还坚持的下去,因为我这16年,实在是太苦了,如果我这一生都像这16年一样黯淡无光,充满苦痛并无幸福,那不如就在今天结束吧。所幸,她有美铃,幸好,余生有光。美玲,感谢这世上有你。
如果理解了这些再去看阳子邀请美铃冒险时的话就懂得其中滋味了。所以阳子是一定会带着美铃踏上冒险的,多享受些和美铃相处的时光。
再者,和阳子体弱多病,16年几乎都是病院生活,她自然也就特别渴望像个正常少女一样蹦蹦跳跳,这样的冒险正是她期盼已久的愿望。
冒险之中多有挫折和磨砺,如果仅是她们俩人美铃坚持下去的动力可能还不足够,但美铃又至关重要,所以为了能让美铃坚持下去,小紬也是必不可少的一员。这样,不仅弥补了和妈妈相伴的时光,也预支了未来的幸福,也是一种折中,真是巧妙。而且也是对儿时约定的兑现,会带母亲去冒险的,带着这个指南针,这次,是我帮助妈妈了。
而小紬的理由是她想成为美铃的孩子,因为她是一个幸福的家庭,她爱爸爸,更爱妈妈,她不想失去这份爱和幸福,是为了保护自己现在的幸福和保障自己将来的幸福,同样也是对于幼年时不作为的弥补,她是心有愧疚的孩子。可以说她自私,说她怪物,但这无可厚非。
所以一定是她们三人,每个人都有各自的理由,当然其中牵头和占比最大的当然是阳子。
美铃出发前有这么一段话,“我没有不愿意哦,而且我一开始就没有不愿意,是我还没能接受。我只是需要一些自己思考和做决定的时间而已。我止步不前的时间还挺久的,但这不代表我不愿意前进。我只是需要思考,消化一下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可以明确的看出即使阳子不解释出发的理由和为什么是她们,美铃依然会出发去冒险,而且这个接受不仅是对于要去冒险这一事实的接受,还是对母亲确实已经去世的接受,她也不该继续沉湎在这种悲伤压抑的伤感之中了,是时候重新直面失去母亲庇护的现实生活了。
临行前,美铃劝阳子去和外公外婆打声招呼,是最后一次试探,是捉弄和调戏,也是一份真心相劝,也是挺好玩的。
关于外婆对于开门声无论多么轻手轻脚,也一定会被她发现。这点大概是外婆其实也没能接受阳子离世吧。所以幻想过,阳子只是生气了,埋怨我们对她不够好,受了这么多委屈,所以离家出走,给我们点惩罚和颜色。所以我一定要认真听这开门声,万一女儿原谅我了回来了,那我可千万不能错过,一定要好好对她,准备好吃好喝的。所以当阳子说是我的时候,母亲一点意外都没有,就好像,阳子回来是理所当然的。唉,可怜天下父母心。
关于2050年,对于未来的描绘。日本人口跌破1亿,食物人造大豆肉,环境税,效率是关键,更在乎体验,不在意拥有,必需品免费,奢侈品昂贵,征税也更严,这也脚本对未来的担忧,一切问题的关键果然都是人口少了吧?对于这些其实没有必要的描写并不像一些普通且平庸的商品一样简单的堆叠,而是写的都能看出作者表达的倾向,并不是无用文本和信息(唉,又说一次)。
单亲家庭的恋父情结很好理解,而且或许某种程度上可以理解为恋母,就好像,我也成为了像妈妈那样的人,或者和父亲这么像,果然妈妈也在陪着我吧?
未来的美铃肯定是记得这次冒险的,而且时常想起和回忆。但是她选择不告诉一行人,半真半假的说自己记不清了,因为她知道,如果不自己直面困难而选择取巧躲避的话,那是体会不到这次冒险的意义的,冒险所经历的一切只能她们自己解决和体会,就像播种之谣的精彩,我也说讲不明白一样,只能自行体会。而且问话的不是小紬也不是阳子,是美铃。也是为了表达美铃是时候真正的为了改变下定决心了。这里阳子说了句,“一开始知道结局的故事,就不会再特地去读了吧”。但聪明的玩家从这里就能猜到结局,作者真正想表达的观点其实是,即使知道了结局也会选择玩下去,因为过程更精彩不是吗?
关于小紬的发难其实也有铺垫,父母的闲聊勾起了她往日不好的回忆,而阳子“是女方开车”一句略带调侃的话,就是导火索了,也是双方观念不同的一次冲突和伏笔。而且与其说是过去和未来的观念有冲突,不如说是人与人的冲突,毕竟同龄人也会道不同不相为谋。
顺带一提,诚司在临行前对小紬说了一句“爸爸和妈妈在这里等你,不眠不休”,在终章时对美铃也说了一句“我可以不什么都不吃,也不睡觉”,一头一尾,一女一妻也是挺好玩的。
美铃对父亲现状的提问,大概是出于一种安心和担忧吧,已经失去了妈妈,爸爸是自己唯一可以依靠的人了,他可不想父亲也离自己而去。
阳子一拳捶碎车窗是因为她知道自己继承了蛭子的怪力,而美铃和小紬只是暂时不知道如何使用自己的力量而已,是信息差,也象征着母爱的力量吧。
——————终于要到正片了,应该就会讲的快一点了——————
春之国
进入隧道的时候有个小插曲,蛭子把他们传到了冬之国,但阳子说他传错地方了。
春之国作为旅途的第一站,是比较传统的异世界冒险流程,接任务,做任务,解决麻烦。也是起承转合的起,让玩家重新调整情绪,调整来到异世界之后的情绪。
春之国作为四国里面最富足的国家,而且美术风格也类似东方帝国。大女儿和二女儿的设计也是立嫡以长还是以贤的讨论。
大女儿头上的花是国花,在开始时被二女儿羡慕,但后来由于普遍而被二女儿说不够独特而嘲笑,身高比二女儿矮也是自卑的一点。但是在播种之后大女儿完成了蜕变,在真正的大是大非面前有条不紊,进退有据,体现出了作为长公主的担当,成熟起来。
而二女儿则在播种之后失去了自己引以为傲的梅花原形毕露,在真正的困难面前变的不知所措,进退失据,甚至还不如一个普通人,让人失望透顶。
这里的对照是先天生物条件的优越和后天社会属性的成长的讨论。一个人真正的优秀与否,看的不是表面,也不是平常,而是真正大是大非的处理。正所谓风霜以别草木之性,危乱而见贞良之节。这也是作者的回答,立嫡以长还是以贤,贤如何得知?太难,废长立幼徒生祸乱,应当立长。
二女儿这种人物也有象征,她喜欢的只是那个比任何人都优秀的自己,喜欢的那份居高临下施舍他人好意的优越感,喜欢他人围着自己众星捧月的感觉,喜欢大家口中完美人设的自己,喜欢的是自己脑海中那个完美人设,她不爱真实的自己,拒绝认同自我,不愿意承认自己的缺点。所以一旦出现自己意料之外和能力之外的事情,就会原形毕露,变的谁都不如。
大女儿象征的则是那种,平时不争不抢,小缺点很多,但是遇到真正磨难的时候会有正确的选择和担当,是作者褒扬的一类人。
前面说过,众神是先承担了职责,做到了相应的事情之后才会形成身份,父亲子女,兄弟姐妹,国王长老,但由于他们没有血缘关系,所以蛭子说他们都是假的,是游戏,是演的,是扮家家酒,这里是对于身份是血缘决定的还是职责决定的讨论。
如果身份是由血缘决定的,那必然就会出现类似蛭子那种惨事,而身份是由职责决定的,那又是为什么支持他们尽到父母的子女的义务?
这里的讨论又让我想到了先有仪式,才有仪式感。是我先叫喊了你父母所以我才做了子女该做的事,是我先喊了你儿女所以才尽到了一个父母该尽的义务?
这大概就是一种标签吧,当你承认了贴在身上的某个身份标签的时候,你会不自觉的朝着社会所规训的,一个好的父母会怎么做,一个好的子女会怎么做,一个王该怎么做,一个掌权者该怎么做,一个丈夫该怎么做,一个妻子该怎么做。呵,社会,呵,规训,呵,意识形态。我当然是嗤之以鼻的,但我无可厚非,毕竟大家都是第一次,摸着石头过河。而作者显然也回答了我们,尽到了身份的职责,才会被承认。也就是先有仪式感,后有仪式。
借此我也想说几句,先天的生物属性和血缘纽带不是束缚你的理由,不要因为外人的看法而唯唯诺诺。诸如,『你一个男的怎么像个娘们一样。』这里就是把人的社会属性套在生物属性上反过来要求生物属性的人应该如何,『怎么XX学校出了个你这样人。』也是同理。但我并不是要大家反智,只是不希望这些令你不舒服标签限制束缚了你而已,活的开心点。
关于为什么主角一行人明明有任务在身还这么只顾自己的情绪,反而耽误播种。
对于播种成功与否她们本就不在意,她们参与这次冒险的目的前面已经说过了。再者她们也是正值青春的年纪,为了我开心,我们开心,不管不顾一点又怎么了,这无可厚非。当然,她们还是希望播种能成功的,也不是没有干正事,而且后续也是逐渐成长的。
在游说大公主时蛭子的诓骗也是打了预防针,为后续的爆点做了铺垫,也点出了蛭子腹黑的特点。
对于王的死我想过另外一种写法。
王在大吃一顿之后,独坐在台阶上,把头埋在怀里,打了个颤。第二日像昨晚一般大笑着喝下了巫女的血,安详的躺下。
这样写的好处就是既写了王对死亡的恐惧,也写了王对后代付出的坦然和决心。
原作的处理则是有些微妙,因为把王的形象丑化了,王对死亡过于恐惧,在蛭子已经告诉了让他不要乱跑的前提下,依然打着外出狩猎的借口,以进为退,然后有了后面出丑的一幕,一个人痴呆般的躲在石洞里,还摔断了腿。
但这样写则更像一个普通人对于死亡的反应,对于求生的本能和渴望,哪怕能晚死一会也行。顺着这个思路联想的话,他为什么要拖延时间?只是因为单纯的怕死吗?还是因为有未竟之事?他不是已经胡吃海喝了一顿吗?王在宴席上闭口不谈此行的目的顾左右而言他就已经刻画了他对死亡的恐惧,有必要这么丑化他吗?
我想不是的,王的确怕死,但他确有未竟之事,在他口中那个没有自己的未来中,他依然担心着没了自己她们可以吗?没问题吧?放心不下。想见她们。想再说几句叮嘱,但又觉得该相信她们没喊她们。但,果然您还是有所期望的吧,在您独自坐在台阶上等待播种的时候,就已经坦然接受自己结局了吧,但您还是想再见她们一面的吧,所以你说着她们的事,想着她们的未来,也幻想着她们会不会来跟自己说一句,做您的女儿很幸福,这个国家有您太好了。但结果到了最后她们也没来,但您不必失望,您的女儿很出色,特别,非常。
夏之国
夏之国是一个愚昧的国家,对首领盲从,对科技迷信。也是观感骤变,血压飙升的一站。让玩家意识到,众神之国不是想象中的那么美好,给玩家打了个预防针,但这针有点疼。
关于盲从和迷信的来源,则是因为他们数百年前克服了一个重大困难,提取了瓦斯,运用瓦斯技术使夏之国繁荣发达了起来。
关于这种心理,我之前分析过,所以非常明白作者想讽刺的人群和对象。
对抗性心理防御,这个词是我瞎编的,具体叫什么我不知道。当一个人失败的时候会觉得全世界都在跟自己作对,反而激发了自己不屈的精神,觉得大家的批判是没道理的,是因为他们不理解或不完全了解自己。由于以前取得过成功,所以觉得大家现在的批判是没有道理的,从而以一种高傲的姿态继续我行我素,不接受大家的建议和批评,盲目的迷信自己的实力,不做万一失败的补救措施和预想,从而导致严重的后果。
这种现象的产生可能有以下原因:
强烈的自我意识:个体/团队对自己的想法、目标和能力有清晰且坚定的认知,不轻易被外界的否定所动摇。
对自身信念的执着:坚信自己所做的是正确的,失败只是暂时的,外界的不理解不能改变自己的信念。
过往的成功经历:曾经在类似的情境中克服困难取得成功,从而相信自己这次也能做到。
然而,这种现象也可能存在一定的风险。如果个体/团队过于固执地坚持自己的观点,而完全拒绝接受外界合理的建议和批评,可能会阻碍自身的成长和进步。
一开始的时候其实是有点邪教意思的,虽然脚本在前面就有些台词重复,但那只是加重感情而已。但这里重复的次数太多以至于邪教的感觉是很明显的,也是脚本想让玩家感受到这种恶心的感觉来讽刺这种人群和对象的。他们的愚昧,在脚本眼里和邪教的盲从和迷信并无二致。
关于权力问题,对外宣称是圣,实际掌权是猫头鹰婆婆,典型的权力架空,表面上的领导人只起背锅作用。但最后猫头鹰婆婆也被推下高塔则让我思考,实际掌权人也不是真掌权,而是大家的诉求你能替大家说而已,一旦你不能代表大众的核心利益和诉求,立马就会被踹下台。所以真正掌权的是那批女孩。
暗讽的对象太多,但我想,既然形象都是鹰了,那应该,大概就是美国无疑了吧?
总统只是吉祥物,真正拍板做决定的是昂撒资本,犹太资本,以马斯克为代表的新兴产业资本。而一旦决定失策,集团内部又会毫不留情的撤换话事人。真正掌权的是那一批人。
而百姓则也同样,嘲讽美国的愚民政策。没有自己的判断,别人说什么信什么,不加以辨别,只会盲从。
——————我是分割线——————
(写累了,睡醒再写吧)
来自:Bangum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