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讯发布

即时快讯 0

ヨスガノソラ后经典叙事下的伦理末日

《ヨスガノソラ》简评:

经典的文本叙事解读建立在一个稳态的前提上,即文本独立的故事和话语。然而,对于历史性的作品,这样的解读是不够的。

末日论

问题在于——自十九世纪以来——文明的衰亡和道德的消亡,任何有识之人都必然预见了这点。

卡尔·马克思
或者,弗里德里希·威廉·尼采

后来所谓欧洲科学的危机或是西方的没落,不过是后知后觉了。

我们凭什么拥有一种伦理?

事实上我们没有——东方的伦理不可能在现代的认识论下持存,这是当然,因为连西方的伦理也不能。
经验主义者似乎不含恶意的怀疑,至乎康德的伦理学时,已然打开了潘多拉的魔盒:人凭着什么为自己立法?
凭着理性真理吗?
那么,按尼采言:我们为什么需要真理?
人如果没有醒来,他们就有过去,就有道德吗?——道德的谱系
因此智者都料见,道德不可能恢复——未来哲学的基石。

我们为着什么?

‪耶和华所造的,各适其用;就是恶人也为祸患的日子所造。
——‪箴言‬16:4

有多少憎恶基督就有多少妄图重立,但是上帝却死了。
奉行所谓的,没有一个在认识论上可以证成的。
如果回到立约之时,唯独记下的是 神就是爱
无穷无尽的,代神行权:拣选谁?弃置谁?
你说道德,且不说,现在没有人能上天国了——就算能:

只有你一个人的天国,你还想上吗?
ヨスガノソラ后经典叙事下的伦理末日

差分

在没有未来的时代,除了那末日的伦理,你还有什么?除了,那个一抹多。

你们不必忧虑,因为你们没有未来

如人言:

无妹恨穹不是妹,有妹恨妹不成穹

你没有,不只是没有那个有伦理的未来,

你也没有穹妹

来自:Bangumi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
图片 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