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讯发布

即时快讯 0

AKIRA哪吒之魔童降世哪吒之魔童闹海鉄人28号国产敌基督:从《铁人28号》到《阿基拉》再到《魔童降世》

《AKIRA》简评:

AKIRA哪吒之魔童降世哪吒之魔童闹海鉄人28号国产敌基督:从《铁人28号》到《阿基拉》再到《魔童降世》

《哪吒之魔童降世》简评:

AKIRA哪吒之魔童降世哪吒之魔童闹海鉄人28号国产敌基督:从《铁人28号》到《阿基拉》再到《魔童降世》

《哪吒之魔童闹海》简评:

AKIRA哪吒之魔童降世哪吒之魔童闹海鉄人28号国产敌基督:从《铁人28号》到《阿基拉》再到《魔童降世》

《鉄人28号》简评:

1964年10月10日,第十八届夏季奥林匹克在东京举办。
在押井守13岁的眼中,那个时代是看不完的电影和等待着侦探父亲回家的某位少年。

在10岁的大友克洋眼中,那个时代是1963年的《铁人28号》。

AKIRA哪吒之魔童降世哪吒之魔童闹海鉄人28号国产敌基督:从《铁人28号》到《阿基拉》再到《魔童降世》

特摄《铁甲人》奠定了123号机的样板戏,而其原型作《铁人28号》也不一般。
除开首部巨型机械人动画之外,主人公金田正太郎是现在非常有名的小男孩代名词“正太”的来源,“喜欢像正太郎这样的小男孩”→“正太控”。

与以特摄版经费不足被砍出发的能源神话为核心的铁甲人系谱不同,铁人28号的创作系谱核心来自连载中发生的一点小插曲。

AKIRA哪吒之魔童降世哪吒之魔童闹海鉄人28号国产敌基督:从《铁人28号》到《阿基拉》再到《魔童降世》
中间那位才是原本的“铁人28”

横山光辉原本将自己笔下的这位铁人视作空袭日本本土的B-29的化身(巨型/机械人这个设定就是“站立起来的轰炸机”),计划让他掉进冶炼炉而死,然而孩子们都很喜欢这个大朋友,希望有个同类型角色常驻。

以此为背景,长得像弗兰肯斯坦的28号在登场两卷之后被揭晓了真实身份,他是被伪装成28号的邪恶战斗机器人27号,而28号正沉睡着等待金田正太郎唤醒它,原本的主人公“28号”就这样似了。

横山光辉就这样被孩子们上了一课,自己有点钻牛角尖,忘记了战争早已结束。
也因此,铁人28系列有了一个隐含的母题。

> “敌基督”。

假称救世主的家伙必受惩戒,然而谁才是先来的那个?

AKIRA哪吒之魔童降世哪吒之魔童闹海鉄人28号国产敌基督:从《铁人28号》到《阿基拉》再到《魔童降世》

将这个思路完全挖掘出来,并以超出时代的成本投入奠定其地位的作品就是大友克洋的《阿基拉》,铁人27、28故事的人类版本。

这个方式相当取巧哦,因为发生在正片开始的前夜,所以描述的中心28号是不存在的。不会跟你说到底是怎么回事,而且也会告诉你27号确实不配当主角,但因为描述中心是27号观众会自然地看着他。

看完阿基拉之后,觉得金田确实有些地方不好,比方说对铁雄的心情不管不顾,太过自我中心这种事很对的,因为金田在这里对铁雄就像阿基拉对铁雄一样毁了他。

这部电影描述的是一种畸形的文化,在高速复兴的经济中悄然偏移的文化中心,在重新作为社会运转,人们过快地回到正常甚至急速发展的生活的过程中,那些被磨灭,被否定,被完全毁坏掉的东西。

在衡量“落后文明的无奈与疯狂”这点上,《阿基拉》的前辈很明显是《敦威治恐怖事件》,同样是以圣子降临为主题,讲述文明边界线上发生的故事,两者后来在FF7动画合流,而其后辈中有名的莫过于忍者敌基督宇智波带土,设定中宇智波的团扇(天狗)跟千手暗示的观音就是隐匿基督教语境下的恶魔跟基督之母玛丽亚。

这里需要指出的是日本导演或者说ACG工作者的思路中有很大一部分是建立在冷战乃至当今世代中美大战这个大背景上,“生活在夹缝中的社会”→“生活在夹缝中的人”是他们的创作观念核心,中国导演能否直接使用这个思路其实要打个问号。

AKIRA哪吒之魔童降世哪吒之魔童闹海鉄人28号国产敌基督:从《铁人28号》到《阿基拉》再到《魔童降世》AKIRA哪吒之魔童降世哪吒之魔童闹海鉄人28号国产敌基督:从《铁人28号》到《阿基拉》再到《魔童降世》

魔童系列大哪吒的造型基本照着觉醒铁雄做的,设计源流大概是这样:
《铁人28号 太阳的使者》中的宇宙魔王→红披风的铁雄→混天绫的哪吒。
卫星炮→天罚闪电。

从披风到浑天绫这部分我觉得有可能是参考了真盖塔OVA EP1的盖塔1。

由此诞生的魔童哪吒系列在创作上继承了《阿基拉》系谱的创作,可以上溯到永井豪跟石川贤的《恶魔人》《魔兽战线》,共性在于对基督降诞、启示录善恶决战的改编。

> 从因“物种有别”降下的大洪水反问——物种皆无分别的魔人世界会是如何?

而这又建立在战后日本文化不可逆地被美国影响这一点上。

AKIRA哪吒之魔童降世哪吒之魔童闹海鉄人28号国产敌基督:从《铁人28号》到《阿基拉》再到《魔童降世》
出自《魔童降世》,哪吒生日宴之前给自己搞了块披风,申公豹来了这么一句。
原型是这一幕:
AKIRA哪吒之魔童降世哪吒之魔童闹海鉄人28号国产敌基督:从《铁人28号》到《阿基拉》再到《魔童降世》

“哪吒 = 岛铁雄 = 铁人27号 = 敌基督”。

构造里身份的对换发生在《魔童闹海》,哪吒在无量仙翁的炼丹炉里破穿心咒,化形复活之后自然就是正牌基督。跟各类前辈作品们不一样的地方则是魔童哪吒应该是少数直接使用其他故事角色套到这个模板上的,这是这系列作品的特色,也是我相当不快的一点,我可以直白地说因此我对这部电影抱有敌意。

从《魔童降世》到《魔童闹海》,大抵再现的就是这些东西↓

《魔童降世》:

- 受胎告知(太乙真人)
- 基督降诞(生了火球!)
- 法利赛人排挤基督(童年)
- 基督于伽百农驱鬼(海夜叉)
- 涂膏礼(给敖丙涂解药)
- 法螺号/启示录中龙在海边为基督作见证(敖丙在海滩给哪吒螺号用来联络)
- 大洪水(水淹陈塘关)
-  玛丽亚寻尸(结尾)

AKIRA哪吒之魔童降世哪吒之魔童闹海鉄人28号国产敌基督:从《铁人28号》到《阿基拉》再到《魔童降世》
魔童闹海中会更高频出现的全视之眼

世界の焼け跡は一面の白い砂浜となり、その時さんとうす(聖人)がとろんの貝を吹き鳴らし、御創りになられたあらゆる人間、前々より死せる者からたった今焼け死んだ者までが残らず此処に現れ出でる。

法螺贝这个物象算是魔童系列受到日本基督教解读影响的标志,连带着这个沙滩一起都出自隐匿基督教《天地始之事》中对启示录的描述,使用佛家的法螺号代替启示录原文中的号角。

比较有趣的改编是把受膏礼演绎成哪吒给敖丙涂海夜叉鼻涕解除石化,表现效果很好,把《阿基拉》中铁雄被带往另一个世界只留下金田的结局改成敖丙跟哪吒共同对抗天劫是个好点子,他们本来就没有差别,只是孩子而已。

另一方面,既然敖丙活了下来,如何更进一步挖掘这个比哪吒要复杂的多的形象就成了问题,这是魔童闹海没能做到的事,放了太多笔墨在善恶决战的筹备上,节奏有些混乱。

这部的设定以“启示录之兽 = 所罗门”这一兽数诠释之一为基础,来源是列王纪中的“所罗门每年所得的金子共有六百六十六他连得”。在此基础上魔童闹海将古代以色列演绎为阐教天宫,让所罗门扮演无量仙翁,卡巴拉之树则变成了法术“根深蒂固”(树界降临)。

这个设定并不少见,譬如FGO的所罗门和Beast I盖提亚,《魔笛MAGI》中的所罗门和黑神,《艾尔登法环》的黄金律法拉达冈与艾尔登之兽。

之前有写过这种思路在中国会有点问题,在这部产生的影响就是很难处理哪吒作为钱塘关居民的一员跟村里人的关系,他们离哪吒太近,又离妖族跟阐教的大战太远。

因为叙事层面原本就不同,用天火把村子毁了其实算是个不错的主意,处理了一个需要很多篇幅还对整体故事没帮助的节点的同时,也用“自己能不能控制住恨意”这点考验了主人公,给了一个成长弧线,就是哪吒没经受住考验直接爆了。这个问题同样也体现在花了大笔墨的打工人申公豹身上,他的故事离生活很近,但是离妖族跟阐教的决战很远,所以也领了一份全家便当。

得亏李靖在封神榜上,不然也得上西天。这种对偶起到的效果并不能说特别正面,只是考虑到故事线延申的成本做了取巧,而简化的代价自然就是描述不全,而且作为贺岁档电影来说观感实在不是很好。

1979年上美拍的《哪吒闹海》之所以选用带有复活设定的哪吒是因为考虑到此前期间整整停滞了十三年的动画创作即将重获新生,在善良战胜邪恶这一点之上还有哪吒的“我一人做事一人当”,这部作品从1958年开始企划,在20年后的1978年上马,其中辛酸可想而知。

AKIRA哪吒之魔童降世哪吒之魔童闹海鉄人28号国产敌基督:从《铁人28号》到《阿基拉》再到《魔童降世》

《哪吒闹海》上映一年之后,魔童的导演饺子出生。

创作母题的选择上我认为没什么问题,他在20岁的时候正好是因为改革开放和加入WTO,生活开始飞速改变的千禧年,同样也有申办奥林匹克这个关键事件。在40岁的时候赶上了中美对立,可以说生来就是吃这碗饭的。

他的老师是谁呢?

头号老师自然是《阿基拉》跟大友克洋,他在这里学到一种看待自己所处时代的方法。无量仙翁长着曾志伟的脸,跟他不对付的主人公们屎尿屁混着点真情实感,这老师自然是周星驰,他在这里学到野草的志气跟拍电影的手法。

连上《大闹天宫》《剑风传奇》、《侏罗纪公园》等等neta,把这些作品涌现的时间排列出来,就能看到这系列电影的另一种价值,这是大陆电影史上的巨大空洞的侧写。如果他的思路有错,那也是现实历史的产物,诚实地展现自己是EVA世代导演的好习惯。

你能在魔童中看到导演自己的影子,《打!打个大西瓜》中翻滚的圆球、兽与兽碰撞的血花分别出现在了哪吒的两部电影,澜、曹操、蔡文姬的故事则在魔童闹海的开头重演。

曾经在动画中描述自己对资本主义争霸想象的青年,如今站在中美大战的前线描述一直在他梦中的终结旧世界的战争,而这个时代的结局将会决定他未来的创作。

我觉得导演想的有些太复杂,根本的出发点上他应该是想做一部像《功夫》《阿基拉》一样有骨气,能够描述自己的作品。周星驰跟大友克洋这两部作品中的基督教元素来自他们生长的香港跟日本,是传到了他的身上而非他故乡的东西。周星驰的“真意”理念把他困在了痴迷于还原经典的路子中,收放不够自然,反而失掉了星爷电影那股醍醐味儿。

2030年的时候饺子导演50岁,希望他能在那时交出一份合格的答案。

来自:Bangumi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
图片 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