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讯发布

即时快讯 0

たねつみの歌从“异类”到“再生”:蛭子神的神话原型、文化转型与现代重构(一)

《たねつみの歌》简评:

写在前面的话:本文字数较长,总字数达一万二千字。本文仅为个人对蛭子神的考察,旨在于为想要了解蛭子神话的人提供一篇可供参考的文章,无任何学术价值,未经允许请勿转载。如若不喜欢分章节阅读,可自行上知乎查找笔者。

1.蛭子神话

        蛭子神(ヒルコノカミ)为《古事记》表记之名,《日本书纪》写成蛭儿,祂是日本神话里出现的神祇,别名为水蛭子、蛭子命(ヒルコノミコト)、戎大神等。[1]蛭子的神话在日本的两本古书:《古事记》与《日本书纪》中均有记载,但两者记录的内容却存在着微妙的差异。

        1.1《古事记》记载

        《古事记》中记载道:“约竟以回时。伊邪那美命。先言:阿那迩夜志爱袁登古袁。后伊邪那岐命言:阿那迩夜志爱袁登卖袁。各言竟之后。告其妹曰女人先言不良。虽然久美度迩兴而。生子水蛭子。此子者入苇船而流去。次生淡嶋是亦不入子之例。”[2]

        日本现存最早的古籍《古事记》最初讲到天地初始,天神(五柱神)命令伊邪那岐命(イザナキのみこと)和伊邪那美命(イザナミのみこと)两位神灵创造国土。兄妹二神绕着一根“天之御柱”(あまのみはしら),女神从右向左,男神从左向右,相见时伊邪那美命先开口道:“阿那迩夜志爱袁登古袁(あなにやしえをとこを)”意为“好一位美男子。”接着男神说:“阿那迩夜志爱袁登売袁(あなにやしえをとめを)”意为:“好一位美少女。”随后两人行房事生下一子,取名为:“水蛭子”。但水蛭子诞生后,二神却将其放至苇船中,流放至海中。至于原因则记载于次行:

        “于是二柱神议云。今吾所生之子不良。犹宜白天神之御所。即共参上。请天神之命。尔天神之命以。布斗麻迩尔,卜相而诏之。因女先言而不良。亦还降改言。故尔反降。更往回其天之御柱如先。”

        在次行中写到:“所生之子不良。”也就是说水蛭子生来便带有缺陷。传言道:水蛭子生下来没有四肢,甚似一只水蛭;亦有传言道:水蛭子生来断肢,只有一条腿;还有传言道,水蛭子生来躯体畸形,奇丑无比。但无论哪种说法都指向蛭子神“生而不良”。而其之所以“不良”,在于女子先言而男子后言,此事违背常理。因而“生之子不良”。

        在听取了天神的建议后,两神祗回去重新绕柱。这次由男方先言。随后两人顺利生下淡道之穗之狭别岛,其次生伊豫之二名岛,而“水蛭子”和“淡岛”未算入伊邪那岐命和伊邪那美命所生的子女之列,成为二神的弃子。

        1.2《日本书纪》记载

        继《古事记》8年后成书的《日本书纪》对此事的记载又有所不同。大致分为三种说法:

        一书曰:阴神先唱曰:“妍哉!可爱少男乎。”便握阳神之手,遂为夫妇。生淡路洲。次蛭儿。

        此说法中,淡岛的出生序列在蛭子之前。但二子仍被遗弃。

        “既而伊奘诺尊、伊奘冉尊[3]共议曰:‘吾已生大八洲国及山川草木,何不生天下之主者欤?’于是共生日神,号大日孁贵[4]。此子光华明彩,照彻于六合之内。故二神喜曰:‘吾息虽多,未有若此灵异之儿。不宜久留此国,自当早送于天而授以天上之事。’是时天地相去未远,故以天柱举于天上也。次生月神。其光彩亚日,可以配日而治,故亦送之于天。次生蛭儿,虽已三岁,脚犹不立,故载之于天磐櫲樟船而顺风放弃。”

        此说法认为:伊邪那岐和伊邪那美已生大八洲国及山川草木,接着生天下之主者。首先为日神大日孁贵,此子光华明彩、照彻于六合之内。故二神很高兴地说:“我们的子息虽多,却从未有如此灵异之儿。不宜久留此国,应当早送于天,而授以天上之事。”这时天与地距离仍近,故以天柱举于天上。次生月神,其光彩次于日神,可以配日而治,故亦送之于天。次生蛭儿,虽已三岁,仍然无法站立。故载之于天磐櫲樟船,随风而去。

        在这个版本,我们清楚的看到了蛭子和其他兄弟姐妹的对比,其他兄弟姐妹均光彩夺人,只有蛭子“虽已三岁,脚犹不立。”结合女子先言是不详的举动,水蛭子很可能也作为“不祥之物”诞生,因此二神将其放于天磐櫲樟船上随波而去。然而仅凭这点就能够断定二神抛弃了蛭子神吗?在此我们不敢妄下定论,还需另做分析。而据《播种之遥》中关于蛭子的过去,其大抵是源自于此版本传说。

        一书曰:“日月既生,次生蛭儿。此儿年满三岁脚尚不立,初,伊弉诺、伊弉?尊巡柱之时,阴神先发喜言,既违阴阳之理,所以今生蛭儿。”

        此说法记载,蛭子生于日月神之后,除此以外同《古事记》记载基本一致。

        总得来说《日本书纪》的记载与《古事记》的差别在三个方面:第一,《古事记》中称呼蛭子神为:“水蛭子”;而《日本书纪》对蛭子神的称呼则为:“蛭儿”相对于“水蛭子”,“蛭儿”称呼显得更为人格化;第二,“蛭儿”并不是刚出生即遭遗弃,而是年满3 岁后才被二神放弃;第三,遗弃“蛭儿”的船只不是用芦苇编织的,而是使用坚固的樟科木材制造的(天磐櫲樟船)。

        关于蛭子的记载,到此就停止了。两本古籍都没有记叙蛭子神未来的命运,他很可能已经穿越到海洋之外的永恒之地,也可能中道崩殂,死在了茫茫大海中。但在这之前,不被承认的“水蛭子”在“记纪神话[5]”中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存在?难道仅仅意味着一次造人无效或者说造国失败吗?蛭子被放到船上顺流而去,真的就代表着被二神所抛弃了吗?除此之外他的身上还有哪些未解之谜?为尝试解决这一问题,我们不妨从蛭子这个名字入手。

         

cut-off

2、“蛭子(ヒルコ)”的名字。

        日本最初本无文字,约公元5世纪汉字传入后,才于初期借用汉字记音。例如草称为kusa,即以“久佐”二字表音,此种方法即为音读。但此法有失效率,且丧失汉字之辨义功能,后来干脆使用汉字的表义,直接写作“草”,但发音仍沿用日语传统读法kusa。此种方式即为训读。

        《古事记》结合了借音和借训两种用法。伊邪那岐命和伊邪那美命之间的对话“阿那迩夜志爱袁登古袁”和“阿那迩夜志爱袁登売袁”使用的就是第一种——借音法,仅看汉字不明其义,只有还原成日语发音才能明白。“水蛭子”这个名字对于没有文字的日本上古而言,是借音还是借训?于是,围绕着蛭子的读音,世界出现了两种解释的声音。

        2.1音读解释——残疾儿

        唐卉研究员在其论文[6]中写道:“如果按照汉字训读的方式,‘水蛭子’已被基本定型——外形上,他无手脚或无骨头,是一个畸形儿、残疾人;本质上,他是生活在幽暗、肮脏环境中的低等生物。”水蛭,读作“ヒル(hiru)”,指代吸血的环节动物。《日本书纪》第二种说法中蛭子三岁仍然无法站立的描述,可以解释为肢体残疾的孩子,或者像蛭一样没有骨骼的身体的孩子。在冲绳,水蛭的发音为ビル,而对那些有缺陷或天生发育不全的孩子唤作ビールー。因此“ヒル”一词意为残疾、发育不良。这里蛭子也被看作是一个手脚萎缩的畸形儿。而各地都存在着初生儿天生不足而惨遭遗弃的说法。

        但是三岁仍无法站立这一说法只存在于《日本书纪》中,是否能将其延伸至《古事记》中的水蛭子还有待商榷。但总的来说,按照音读解释的众多学者们都认为,ヒルコ指的是跟水蛭的形态相关的词汇,即指代的是手脚不全的残疾儿。

        2.2训读解释——太阳神

         2.2.1“日る子”

        如果按照训读解释方式,ヒルコ也可写作“日る子”,即可以将其解释为《日本书纪》中可见的神名:大日孁貴(おほひるめむち)的ヒルメ相对应的“日子”,即太阳之子的意思。并且认为蛭子神格的原型其实是与天照大神[7]相对应的太阳的男神。按此解释蛭子就于“水蛭”等词汇无关,而另有所指。而且在世界神话体系中太阳神一直处于一个比较高的地位,在日本神话中,身为太阳神的天照大神是一名女神,而太阳男神有可能正是指的是蛭子。根据蛭子与苇船的联系,不难联想到各大神话中太阳神与船的联系。

        2.2.2埃及神话中的船

        在埃及神话体系中,船是一个绕不开的词汇。在前王朝时期(约公元前6000 年至约公元前3150 年)的铭文中就出现了小船。这些小船由纸莎草芦苇编织而成,但后来变成了木制小船,并逐渐变大,成为船只。这与承载蛭子神的苇船不谋而合。埃及人的船主要用于商业活动,如捕鱼、贸易、旅行和战争,但至少从埃及古王国时期(约公元前2613-2181年)开始,埃及人的船还出现在宗教信仰和习俗中。最重要的船莫属于太阳神拉神的拉神号,每天都会像太阳一样划过天空。在如今埃及开罗吉萨胡夫金字塔南侧陈列着两艘4500年前的太阳船(如图1)。据考证这些船被认为是古埃及第四王朝法老胡夫的陪葬品,用于将法老的木乃伊从孟菲斯运至吉萨,并最终葬入金字塔。法老在埃及地位极高,用太阳船来护送其尸体,可见船文化在埃及具有广泛的影响力。在同为海洋国家的日本,船的重要性自然不言而喻。

       

        图1:埃及开罗吉萨胡夫船

         

        2.2.3其他神话中的船

        船意象在希腊神话中亦有体现。希腊神话中的太阳神为赫利俄斯。提到赫利俄斯,人们首先想到的是太阳马车,但到了夜晚,他则乘坐“金船”渡海,据说会回到第二天的出发地——东方的天空。换句话说,他是“昼夜循环的太阳神”的重要工具。虽然神话中对这艘船的详细描述不多,但它象征着时间和自然的秩序,让人感受到神话世界中宇宙的和谐。

        北欧神话中的太阳神巴尔德尔也有一艘大船灵舡,这船是所有船中最大的。在巴尔德尔之死的传说中也有船的出现:

        “光明之神死亡后,世界陷入黑暗,众神非常悲伤,巴尔德尔的妻子南娜因为心碎过度也死了。他们将巴尔德尔和南娜的尸体放在灵船上,奥丁将他的魔法指环德罗普尼尔当作送葬礼物,和其他送葬品都一起放入船中。但是大船太重了,诸神们推不动,旁边观礼的巨人建议他们找女巨人希尔罗金(Hyrrokin。火烟)帮忙,船终于下水。托尔举锤点火,完成葬礼。“

        在阿兹特兰神话中亦有关于船和太阳神的情节:

        墨西加人的特有历史始于一个四面环海的岛──阿兹特兰。在维齐洛波奇特利的指示下,四位祭司抬着祂的神像,领着墨西加人划小船离开阿兹特兰,向外迁徙。凡有危机出现,祂便以快速的啁啾细语指示、斥责祭司,祭司按神的旨意领导墨西加人。

        2.2.4船意境为蛭子神提供的另类解释

        在上述神话中,船意象一方面作为太阳神的坐骑出现,另一方面又作为承载国王或神明尸体的工具。由此推断道,怪胎“水蛭子”(ひるこ)与天照大神的别名“日る子”读音相同,代表着日本神话历史上男性太阳神的存在。蛭子神被送上苇船,也并非是被遗弃,而是被厚葬,甚至说,这是二神将其送往人世间,行使蛭子太阳神职务的方法。《日本书纪》中“天磐櫲樟船”的出现也代表着对蛭子神的保护,而《古事记》中的苇草也在象征层面上成为了保护蛭子神的存在。

        二战时期,以熊田苇城、中岛利一郎为代表,将神话历史有关“水蛭子”的研究扩展到政治层面,有意通过“水蛭子”神话为日本实行外部侵略寻找伪证。熊田认为:《古事记》的“水蛭子”可训读为“比留古”,全名是“美豆比留古”或“瑞日子”,这是一种美称;《日本书纪》打造了一艘名贵的木船,显然不是丢弃“蛭儿”,而是为了八大洲的统一,让这位俊美的皇子踏入征途,去统治其他的地方了。同样,中岛利一郎在《蛭儿的言语学考察》中刻意把弃儿“水蛭子”的地位抬高,提出“大圣人”说,认为“水蛭子”功不可没,他为日本在新的亚细亚黎明前指明了方向。尽管这些解释过于牵强理会,但也的确在侧面昭示蛭子神在日文语境中的地位。

        总而言之,无论是哪种解释,蛭子神扑朔迷离的经历都吸引了大量学者的研讨,并涉及了语言学、地理学、神话学等领域,还与日本古代政治、文化、民俗、历史相关。可以说,蛭子神是了解日本神话,日本文化很重要的一个概念。

        两本古籍对蛭子神的记载仅仅寥寥几笔,那么蛭子神在被放到苇船中之后又发生了什么呢?又是什么令大量学者认为蛭子神并非是一个“失败”的神,而是太阳神的化身呢?既然正史中没有记载,我们就不得不将眼光转向民间传说。

[1]. 援引自维基百科。
[2]. 为避免翻译问题,在此列出原文,下文亦然,不再赘述。
[3].即伊邪那岐和伊邪那美。
[4].即天照大神。
[5]. 《古事记》和《日本书纪》的合称。
[6]. 援引自“弃子“水蛭子”、(Hiruko):日本神话历史书写的序章”。
[7]. 天照大神为太阳女神。

来自:Bangumi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
图片 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