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讯发布

即时快讯 0

ガールズバンドクライGBC是否莫名拉高了一些并不被考虑满足的期待

《ガールズバンドクライ》简评:

    个人经常从日漫的叙事中以社会实验叙事和美国梦风叙事来划分剧情,这两者各自可有轻重,也并非完全独立,但在一些作品中自然也是偏向明显。
    社会实验重在设定,重在描写和探索某种设定下人物故事交织的各种可能性,即使仅仅在这种情况下,对人物关系的刻画也能够映射出立体的社会,或者深刻的社会现实
    而美国梦,强调了个人努力的光环,以及强调了这种努力无论如何都被社会以一种方式承认,无论社会给予其怎样的冷眼相待,同时也拒绝对社会问题进行进一步探讨

    作为一个因人际关系和学校管理不公辍学、因家庭关系而性格好生别扭的女主角仁菜,仿佛在对这个社会呐喊。而身为“大小姐”的事实也让她在初尝独立生活之时感到彷徨
    能使她做出这个决定的,是她自身的信念不假,但更重要的是年少的逞强以及冲动心理,这一点在后面主角做了各种决定后又不断后悔的拧巴心理中体现得淋漓尽致
    此时再回到信念本身,一路上支持仁菜来到东京的,除了有自己对独立生活的诉求和渴望,对社会不公(学校处罚不当)的厌恶以外,还有桃香的歌曲
可桃香退出了钻石星尘,主唱又由看似霸凌过仁菜的hina担任,唱着仁菜最爱的歌,一次又一次地考验着仁菜的信念,到了这一步,故事的戏剧性得到了充分的展现,此时此刻我对这部动画的印象是社会实验风的,在这样的关系设定下我也对故事拉高了充分的期待
    故事到了这一步,个人认为,无论如何都是经历要塑造人,人要和解经历,掌握主动权而走向未来的故事(看完过后认为主要基调仍然是这样),但这就产生了一个问题,GBC的故事真的把这样的经历塑造好了吗,或者说,GBC真的在塑造这样的故事吗?

    我给的答案是否定的,我不否定剧情本就是想表达这些内容,但我认为故事中的经历与人的塑造和被塑造的关系,或是仁菜面对这世界时自身的主动性的强弱刻画出了很大问题,不妨从女主仁菜与hina的关系入手,从观众视角的顺序开始叙事
    刚开始,观众认为主角与hina产生过各种矛盾,并且故事让人们认为hina是一个强硬的校园欺凌施暴方,主角则是被霸凌者
    然后观众看到了替代桃香的hina以及不甘心的仁菜,颇有复仇情节的预兆
    后来发现hina与仁菜也能谈上话,并算不上什么死对头,故事自然引导向仁菜与hina的过往二三事
    最后,我们了解到了仁菜是处于自己对正义的信念帮助了同学,而遭到hina所在群体的霸凌,hina也因在这个群体的缘故,不断对主角施加欺凌,而后hina也和仁菜谈过,但仁菜符合预期地没有像hina所述与她的群体道歉和解息事宁人
到了这一步就会发现,为何仁菜的这个行为如此符合预期呢,正是因为从前几集的情况来看,仁菜一直都对自己的信念有种原动力,有种主动性,这一点是一成不变的,她也一直用自己的意志强烈地影响着乐队的活动

    所以故事叙事就有了问题:
    经历的作用在哪里呢?过往的经历并没有使得仁菜更为坚韧,反倒只是让我们结合仁菜退学之后的经历更加确信了仁菜的行事风格,这样的反转情节,反而让人觉得没有必要,只是让我们揭开了主角的过往罢了,说是反转,但这只是过往埋下的悬念的“揭露”,是一种勉强能称作反转的东西。这就使观众的期待得不到满足,让我产生”好像应该这样但这样好像又不行“的思想,故事的表现也失去了张力
    故事也从来没想让hina变成白的,只想让人认识到hina不是黑的,但对我而言反倒让我认为hina被洗白了,我深究了一下,虽然我并不特别喜欢复仇情节的叙事,但这样做甚至不如把hina写成一个恶人,哪怕是一个完整的恶人,然后再来点复仇情节来的痛快
    因此,看完了GBC我发现,仁菜从头至尾除了生活能力上的进步,这段乐队经历以及过往经历的和解似乎并没有给她带来任何行为上的影响,我认为今后她的生活中是会有的,因为毕竟没有了过往的伤痛,也挣脱了家庭的羁绊,得到了家人的支持,但我认为这样的剧情非常有必要写进来,也更应该当作故事的结尾。
    于是从个人期待的角度,我从社会实验的期待转到了美国梦的期待,结果到头来令人稍感心塞,我一度怀疑自己贴标签贴急了,但一通思考下来还是认为剧情莫名其妙地拉高了一些根本没有考虑去满足的期待出来,而各种反转也好,主角们过往的经历也好,反倒与主题产生了一种割裂感,或者说,无法从这种叙事下找到一个确定的主题

此外试听感受是满分,这个没的说

来自:Bangumi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
图片 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