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讯发布

即时快讯 0

BanG Dream! Ave Mujica读作反派写作主角——浅谈我为什么讨厌喵梦

《BanG Dream! Ave Mujica》简评:

引用一句别人的话:

我的这个回答观点可能会得罪人,但我写下我的真实感受,大伙权当听个乐呵,继续喜欢你喜欢的角色就好了。

---

【喵梦行为1:擅自摘面具(EP1)- 商业项目中未经同意的热更新】

首先明确一点 Ave Mujica 不是一个仅有乐队成员构成的小乐队,而是 “商业乐队” 类似一个大公司里的项目组,上上下下肯定不只有他们5人,因此喵梦的行为不能只看对队内5人产生的影响,同时应该关注台后做支持的运营、技术等大量人员的影响。

在此基础上可以把整个乐队的策划的演出,理解成一款已经做完、上线前所有人都确认过的“正式版本”的软件。这个“软件”已经准备推送给用户了,所有人——包括策划、运营、测试、宣发、技术、美术等等——都围绕着这个版本在做最后的收尾工作。

结果喵梦,作为“团队成员”之一,觉得:“这个功能我有更好的想法”,在被否决后,没有任何预告、没有任何团队协商,直接在正式发布前偷偷上线了一个“未经测试的热更新”。

最开始用户(观众)反响还行,但很快问题就爆发:

⚪ 原本的策划节奏被打乱;
⚪ 宣发的文案得重写;
⚪ 后续内容得全部改稿;
⚪ 演出团队要重新对接台词与配合;
⚪ 其他项目组(比如sumimi)也受影响;
⚪ 甚至有可能对外部观众造成误解,影响品牌形象(观众从音乐本身 转变到 初华和睦身上)。

说白了就是:为了“自己想做的事”,完全不顾整个项目的流程与团队分工,把大家拖下水,自己却觉得理直气壮。

可以理解成这是商业团队在执行时“临场改方案”,而且是没有跟任何人报备、直接“开干”的那种,最糟糕的是她做完之后,没反省、没沟通,还觉得自己做得对。

在一个以团队协作为核心的商业项目中,这种行为几乎是致命的,不是因为她做了“坏事”,而是她根本没把其他人的劳动成果放在眼里。

BanG Dream! Ave Mujica读作反派写作主角——浅谈我为什么讨厌喵梦

【喵梦行为2:退队(EP4)- 情绪崩溃式的“甩锅式离职”】
刚开始我对喵梦没那么讨厌,我以为她只是有点幼稚、想表现自己。但看到她一边说“这是大家的努力成果”,一边自己第一个丢下全员跑路,我真的忍不了。

她自己挺会说的:

“演唱会不是靠我们几个,是无数人日以继夜努力的结果。”

这句话听起来很有责任感对吧?结果她下一句就是:

“我不干了。”

满口大义,结果第一个破坏团队的人就是她自己。你在摘面具的时候,就没想象这是无数人夜以继日的成果吗?

她不是被逼到绝路、也不是突然崩溃,而是“自己情绪一来,就拍拍屁股退出”——完全无视了她刚刚口中提到的“别人的努力”“观众的期待”。你不能一边喊着“我要为团队负责”,一边情绪崩溃就跑人。最后还靠着母鸡卡的资源上位(最后还把握不足)

BanG Dream! Ave Mujica读作反派写作主角——浅谈我为什么讨厌喵梦

退队后在原先的事务所继续活动

BanG Dream! Ave Mujica读作反派写作主角——浅谈我为什么讨厌喵梦

反观海铃就稳重得多就一直在寻求解决方案

BanG Dream! Ave Mujica读作反派写作主角——浅谈我为什么讨厌喵梦

【动机与行为不对等,牺牲他人换取成长,常见的日式反派洗白】

有人认为她这是对演技的执着对此做出的努力。她的行为确是-破坏团体秩序、毁掉别人的努力、让团队濒临解散。而剧情却反复强调她“努力了”“也很拼”,希望我们同情她,原谅她,我认为毫无合理性可言,这根本不构成洗白的理由。

日番里这样的反派洗白手法还挺常见,反正我都是无法理解,凭什么就因为你自己的原因就能被得到原谅,凭什么其他人就应该受到伤害,就算如此这些日番里反派至少还会忏悔,但喵梦...  全程都在哈气吧(至少从ep1~ep12 都在哈气)

因此编剧越是描写她努力,我越反感,动机与行为不对等,牺牲他人换取成长。这种“感动型洗白”套路有一种“情绪绑架”感。难道就仅凭是二次元美少女就值得被同情和原谅吗?

她确实有“努力”,但努力踩在了别人身上。剧情并没有给出“惩罚”或“成长”的反馈,反而给了被理解、被接纳的结局,这自然会让人感到她被洗白、被编剧偏袒

“喵梦不是成长型角色,她是代价型角色。而这份代价,不该由别人来承担。”

BanG Dream! Ave Mujica读作反派写作主角——浅谈我为什么讨厌喵梦

因此在ep12在结尾,编剧让喵梦和睦凑CP我看得都反胃,截图不放了,看了生理不适

喵梦给我的观感就像是 莉可丽丝里的绿毛反派,明明就是故事里推进情节的反派,却突然开始用一些身世理由来洗白,关键这些理由完全不能为她的行为开脱。

来自:Bangumi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
图片 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