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nG Dream! Ave Mujica》简评:
“轻百合”一词源自ACG圈对女性同性交情元素的刻意模糊处理。最初,“百合”指代女性之间明确的恋爱关系或情感描写,而“轻百合”则是与之相对的产物——介于纯友情与恋爱暗示之间的暧昧风格。
随着二次元作品中萌系美少女作品盛行,一些白河豚正是看中了这一点:他们将几乎任何有女生亲密互动的动画都贴上“轻百合”标签,视作自己的精神粮食。这个词迅速被白河豚群体利用,变成了推销他们喜好、划分阵营的工具。他们一方面用“轻百合”美化自己爱看的内容,塑造出一种 “这只是小清新姐妹情哦” 的假象,另一方面又毫不掩饰地沉湎其中,把角色间哪怕最普通的友情互动都拿来大做文章,满足自身的幻想。
需要指出的是,“轻百合”并非凭空出现的概念,它是市场和粉丝合谋的结果。当年萌系空气系日常动画兴起时,观众发现很多作品里没有明确男性角色干扰,女孩之间互动微妙,这既避免了传统恋爱剧情又暗藏暧昧,让人浮想联翩。日本业界将此称作“ソフト百合”(软百合),中文互联网上逐渐翻译为“轻百合”。随着越来越多这类作品涌现,“轻百合”被正式当作一种分类。白河豚们更是如获至宝,高喊着“轻百合万岁”,将自己对角色之间互动的意淫合理化为对作品风格的欣赏。在他们的话语体系中,这个概念几乎被扭曲成【没有实质百合也无妨,只要给点糖点暗示就够我们磕了】于是,“轻百合”逐渐从一个中性标签,演变为百合豚肆意解读作品的挡箭牌。其形成过程,体现了少部分观众如何创造话语权,将他们的癖好包装成流行语。可以说,“轻百合”概念的诞生,本质上就是白河豚亚文化影响力渗透的起点。
美少女动画本身就是媚宅起家的,服务观众为核心。早期就有各种深夜媚宅番来挽救阿宅们的心,同性题材的作品本来就是不入大雅之堂的小众。但如今白河豚却用“轻百合”来刻意排挤其他非白河豚观众,然后扣上bpg的帽子!进一步剥夺非白河豚观众的生存空间。
为此我们要扯下白河豚他们虚伪的面具,头套给你薅一地。“轻百合”的本质是“河豚霸权主义”的,以“友情”之名行“圈地”之实。
而且白河豚对与在“轻百合”任何试图引入男性角色或异性恋情节的行为嗤之以鼻,群起攻之,导致创作者不敢越雷池半步,营造一言堂的环境。典型的例子就是XXXX聚集了部分百合倾向的观众,该吧的管理层据传也深受此风气影响。当少数网友提出不同看法,但这些帖子很快就被删除、发言者甚至遭遇禁言处理。吧务表面以“防止引战”为由,实则偏袒河豚粉丝,质疑者被贴上“找茬” “不懂作品”的标签逐出圈子,这种舆论操控宛如极权统治,让人不寒而栗。更有甚者对官方不满足自己幻想的剧情大发雷霆,轻则怒喷编剧“恶心”,重则煽动粉丝抵制、刷低评分,以达成自己想要的结局走向。
面对白河豚利用“轻百合”所带来的异化,我们有必要倡导用一种更加适合非百合豚的动画类型来归纳那些被白河豚霸占的所谓的轻百番,那就是“轻麻辣”。所谓“轻麻辣”,其核心就是青春感:青春是高中生群体的主旋律,友情正是青春的重要体现,这正是许多人经历或渴望体验的感受。不同于白河豚只在意角色是否贴贴腻在一起,“轻麻辣”的观众更关注角色间的真诚互动与青春成长。其次,“轻麻辣”包容性更强。男性角色不再是洪水猛兽般被排斥在外,女性角色之间的情感也不再被强行套入恋爱滤镜,各种角色都能各展其长,共存于同一故事,而不会让任何一方观众感到不适或被排挤。喜欢看友情的、看日常的、看萌系,看群像的观众都能各取所需,而不是像之前的轻百合被白河豚所占有和利用。
所以“轻百合”正在被白河豚变成一种文化霸权,扼杀了多样性,而“轻麻辣”则更加自由和开放,展现出真正的青春气息。我们应当支持更加丰富的角色关系,而不是被单一化的百合叙事所绑架。让角色从廉价暧昧中解放出来!
来自:Bangum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