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nG Dream! Ave Mujica》简评:
如果说上一集还留有一线生机,尚有挽救的余地,那么这一集的剧情发展就是彻底无望,已经完全失去了任何可以挽回的可能性,仿佛是被命运的巨手无情地撕裂,无法再拼凑回原本的模样
如果说《MyGO》这部作品像是被烟火点缀之后的梦,短暂却又绚烂,那么《Ave Mujica》则如同被五彩斑斓的糖纸包裹着的苦涩黄莲,外表在怎么美丽都难以掩盖内在的苦楚
如果说《MyGO》是编剧们倾注心血以匠人精心雕琢的叙事迷宫,在每个转折都暗藏精密齿轮,环环相扣,那么《Ave Mujica》则像是随意挥洒的画笔,在失控状态下的即兴涂鸦,在斑斓表象下显露出创作逻辑的深层断裂,让人难以捉摸
现在,《AM》的剧情发展已经陷入了非常典型的“雪崩式叙事坍塌”的困境
雪崩式叙事坍塌,是指故事因为核心逻辑的断裂、伏笔的失控或节奏的失衡,导致后续情节如同连锁反应般迅速崩溃的现象,这种现象的特点在于,前期的微小漏洞往往未被察觉,随着叙事的推进,问题如同雪崩一样,逐渐积累至临界点后全面爆发,最终摧毁了观众的信任和故事的可信度
那么,究竟是什么导致了《AM》出现这种“雪崩式叙事坍塌”的情况呢?
让我们先来深入分析一下剧情
首先是,隐患潜伏期
表现是为了追求戏剧性效果,剧情中强行加入了不合理设定或巧合,例如主角突然获得超能力却没有任何解释,这种设定虽然能短暂吸引观众的眼球,但长远来看,却为故事埋下了隐患
《AM》的隐患潜伏期其实算长了,在它的第1至第4集,编剧试图通过这些戏剧性的元素来吸引观众,却忽视了故事的连贯性和合理性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若叶睦拥有双重人格的设定,这种设定完全是为了追求剧情的爆点而出现的,但这种爆点设定原本不应该出现在故事的早期阶段,因为在故事的初期,观众对人物的性格和背景都知之甚少,对人物的认识尚处于模糊状态
因此,编剧为了制造这个爆点,不得不牺牲其他角色的塑造,导致前期的大多数角色变得非常单薄,标签化,观众并不觉得这个角色是真实的人,感受不到角色的人性
所以,这个爆点必须足够震撼,足够引人注目,而很明显,前4集做到了这一点,只不过是在逻辑产生崩塌的前提下
接下来是,加速失序期
表现是为了填补之前剧情中的漏洞,引入了更多的矛盾,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例如用新的反派来掩盖旧反派动机不足的问题
这出现在《AM》的第5至第6集,很多观众开始逐渐意识到剧情中出现的问题
这一段剧情主要是编剧不想让若叶睦的故事这么快就结束
因此,编剧不得不不断地打压丰川祥子,用丰川祥子是个烂人这个小问题来掩盖若叶睦已经疯了这个大问题
于是编剧开始让丰川祥子出现各种莫名其妙的小问题,让她陷入各种莫名其妙的矛盾之中,例如,祥子与经纪人的矛盾,编剧试图用现实的因素让大家接受若叶睦的精神分裂,但这种设计与剧中的故事产生了严重的冲突
这导致了之前人物本就不够丰满的形象,再次受到了打击,而且让观众觉得祥子很愚蠢,与之前祥子带领AM最快武道馆的剧情显得极其冲突
然后,为了不让故事崩坏,编剧设计了“大小姐过家家”这样的剧情,让大家觉得丰川祥子做的一切都是在玩过家家游戏,从而忽略了之前因为“现实”因素导致的剧情崩坏
这种饮鸩止渴的创作手法,最终导致人物可信度如流沙般从指缝流失,让观众对于丰川祥子的情感寄托完全崩塌,让观众难以去共情丰川祥子,导致无论丰川祥子做什么,大家都难以原谅
为了挽回观众对丰川祥子的同情,编剧引入了丰川祥子与C团的冲突,但这种设计是完全没有意义的
因为这种设计导致次要角色抢夺了主要角色的叙事时间,观众看这部剧并不是为了看丰川祥子与C团之间的矛盾,最终导致故事节奏彻底失控
最后是,全面崩塌期
表现是观众的耐心已经耗尽,口碑开始反噬,故事的核心价值开始瓦解
这是《AM》剧情从第7集开始到现在的情况
首先是祥子莫名其妙的觉悟,若叶睦莫名其妙地要重组C团,以及灯、立希、素世在《MyGO》中的成长仿佛一夜之间归零
还有第8集的海铃,第9集的初华,导致剧中出现的十个人物没有一个是正常的,作品已经彻底沦为角色崩坏的展示柜,每个破碎的人格切片都在印证创作者对与叙事节奏的彻底失控
这导致剧情的口碑完全反噬,故事的核心价值彻底瓦解,观众到现在甚至不知道自己在看什么
总结
本剧的彻底崩溃印证了剧作领域的墨菲定律,所有可能出错的叙事选择最终都会出错
当创作者沉迷于制造"奇迹时刻",实则是将故事抵押给叙事高利贷——前期透支的戏剧性终将以更高的逻辑成本追偿
正如罗伯特·麦基所言
“故事不是逃避现实,而是载着观众奔向生活真谛的交通工具”
当这辆列车脱轨时,所有精心设计的糖衣都会在叙事惯性中化为齑粉
这场惨烈的叙事雪崩,终将成为类型创作的重要路标,它警示后来者,角色弧光需要有机生长而非机械拼贴,戏剧冲突必须根植于人性土壤而非悬浮于概念云端
或许唯有经历这般彻底的崩解,才能让创作者真正理解
故事艺术的终极魔法,永远来自对人性的虔诚敬畏
来自:Bangum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