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讯发布

即时快讯 0

月姫 -A piece of blue glass moon-二十年前的琉璃之月,如今依旧绮丽(吗)

《月姫 -A piece of blue glass moon-》简评:

引言
       2020年,笔者在疫情网课期间在家中囫囵吞枣地推完了老版月姬,大受震撼,作为型月“四大名著”中最后接触到的作品,其剧本的诡谲与精巧依旧给笔者带来了与其他月系作品完全不同的独特体验。
       2012年,型月迎来自己的10周年。彼时,魔法使之夜刚刚发售,Fate/zero动画引起轰动,空之境界迎来本篇的终章,月姬也放出了重制决定的正式pv,一切都欣欣向荣,型月各ip都在打响自己的名号,为“型月宇宙”的壮大添砖加瓦。此刻没有一个人预料到,在此之后fate系作品彻底霸占了市场,而以人理兴衰为镜像的月姬,其重制一等,就是十年。
       2000年冬季的C59会场上,成员仅五人的同人社团TYPE-MOON发表了游戏《月姬》,尽管作画简陋系统潦草没有配音,但蘑菇强大的笔力令其大获成功,也让型月一举成名,并逐渐铺开走向商业化会社的道路。
       2024年,笔者在艰难地搞定了NS模拟器和汉化安装问题后,耗费了十余个夜晚,完全无快进、无攻略、听完了每一句语音地推完了月姬REMAKE(表线),半模糊的记忆配合重制版极大加料的剧情,依然给了笔者相当多的惊喜(和不满),与对月姬这部作品底色的一些思考。
       序章的一切都似乎与4年前的别无二致:昏暗的庭院、沙沙的树响,赤红的血与琉璃般的月。今晚的月,是如此的——绮丽。跨越20年,在现代社会重生的月姬,真的绮丽如初吗?

月姬的文脉与型月的转变
       在讨论月姬重制成色如何之前,我们很难不先回顾一下老版月姬的一些特质。世纪之交时的奈须氏的文笔中透着刺骨的凛冽寒气和宿命的悲怆感,同时又在字里行间中追寻着近乎病态的偏锋浪漫气质。在月姬的故事中,崩坏边缘的摇摇欲坠感充斥着男主角的内与外,毫无预兆的贫血、突发的杀意、模糊的记忆、暗流涌动的巨栋洋楼和庭院,在“月光与夜色”的这一象征意味强烈的舞台上窥视、穿刺着泡影般的日常——这个世界正如在志贵的魔眼中看到的一样,遍布着“死”的概念,仿佛随时都会因一丝扰动而分崩离析。老月姬作为一款同人游戏,制作无疑是粗糙的,但这份生硬反而使得蘑菇那不安定的、极具张力的文字的寒气更为刺痛。
       在简单构建了老月姬的形象后,我们再来看月姬重制。笔者最为直观,也是最先感受到的便是:蘑菇柔了。蘑菇文笔的柔化其实是必然的事实,从空境月姬FSN时期的冷峻,到魔法使之夜的温润,到近年的FGO文本的朴实而完全服务于故事,我们能够看到清晰的蘑菇文风演变与进步的轨迹。而在月姬重制中颇为有趣的一点是,由于重制保留了不少老版的文本,新老蘑菇不同的笔调在作品里形成了鲜明的对照,尽管对老版的记忆模糊,但笔者近乎能轻松辨别出哪些是原有的,而哪些是蘑菇在重制里新写的。蘑菇依然在重制版中让文字尝试去契合月姬的阴郁气质,但在更为年轻现代的故事背景下,更年老的蘑菇的笔已经失去了年轻时的锐气——这份老成构建了如今重制版更生动的故事、更宏大的设定、更复杂的脉络和更惹人喜爱的角色,但独属于月姬的那份干涩、清冷,乃至病态的浪漫,则被永远封存在了那不到400Mb大小的千禧年的文件包中,仅仅在重制中的部分枝叶中可窥一斑。
       笔者无意批评蘑菇所谓“沾染商业气息忘记初心”,笔者依然认可蘑菇目前的创作能力更为成熟老辣,在诸多剧情细节与伏笔铺设时大巧不工,但月姬确实是独属于那个年代下,那个奈须蘑菇的心境下的时代寓言。或许重制时将故事时间推移到了当代,甚至将舞台也从三咲市移动到了东京总耶,也标志着蘑菇乃至整个型月以全新的心态创作着这一版月姬——2003年宣告商业化是型月的成人礼,而对过去的告别,则晚了近20年。

剧情·公主线的死与新生
       月姬重制版在剧情上改动颇多,首先便是争议颇大地砍掉了爱尔奎特的GE路线(学姐的TE实则GE),让诸多公主厨在第十四日的夕阳下只能面对着空无一人的教室怅然若失。然而,尽管作为一个非公主厨如此评价可能并不合适,但笔者整体还是赞成这一次路线缩减的决定。姑且不论可能在里线中存在的“真公主路线”,老版月姬的公主线GE(以及学姐线GE)以作品全局视角而言显得生硬且肤浅。依然回到原先的议题:月姬是一部怎么样的作品?断言残缺美和抱憾终身是月姬的底色有失偏颇,但都市小情侣私奔结局显然与月姬的阴郁气氛和之前如此烈度的生死游走不符——何况对于再也无法抑制吸血冲动的公主而言,永久地离开已是她对志贵的爱的最好的表达。而纵观整条公主线,在近乎完全继承了老版剧情大纲的同时,也完善了诸多细节设定并埋下诸多伏笔疑云,作为整部作品的开幕和引导线完成度颇高。始于偶遇,终于诀别,夕阳下离去的是注定无法实现的情愫,但十天的并肩作战让志贵前胸的生命缺口得以填补,再次有了生命实感的志贵也将迈向下一个篇章——这也正是月姬这部作品的魅力,常有遗憾,但人终要前进。
       当然了,以蘑菇的能力,自然是能够给你编一大串乱七八糟的理由和设定,通过某些事件来让志贵和爱尔奎特终成眷属——来到千年城拯救即将堕落的真祖,正如那来到阿瓦隆与骑士王再会的少年般。或许在里线,或许在“月蚀”章,当然也或许只是空想。但无论如何,在笔者看来,公主线仅仅凭一个结局就无疑为这次重制版开了一个好头。

剧情·学姐线的功败垂成
       和剧情单纯、爱憎分明、奇幻瑰丽的公主线相比,二周目才解锁的学姐线则承担了扩张舞台角色、揭秘部分伏笔、纵向拓展剧情的重任,而在这三点上学姐线还是交出了满意的答卷。学姐线的剧情较老版动刀较多,仅仅保留了罗亚转移的核心谜底和志贵学姐的关系演变,除此之外,众教会侧配角的引入,公主出场的增加,以及更摇摆的志贵的感情和更元气少女感的学姐的性格微调都是重制版变动的内容,也直接或间接地导致了学姐线的剧情树比公主线长出了近(游戏内)两日的长度。这些改动里,诺耶尔这一关键配角的引入和其故事线堪称惊艳。在型月近20年的故事网中,与现代气息浓厚、势力混杂且正侧面描写颇多的魔术协会(主要是时钟塔)相比,圣堂教会这一对立的存在却始终较为神秘,基督服饰、黑键武装和幕后大手感是其在各作品里留给观众为数不多的印象。而在月姬的故事中没有时钟塔魔术师的活动空间,那代表教会方的西耶尔自然需要抢占更大画幅的叙事,在重制中也添加了许多教会方的角色,与西耶尔一起撑起了教会面的生态和神秘侧的故事张力,而诺耶尔又是其中与学姐距离最近、与死徒罗亚关系颇深,性格又足够扭曲,具备足够戏剧张力的教会代行者。诺耶尔是学姐的镜面和影子,是衡量志贵与“那条线”间距的准绳,也是在这死徒横行的月姬世界下小人物的悲剧缩影,而蘑菇在正确的时机,以最戏剧性的方式将其引爆,让诺耶尔战成为整条学姐线在剧情密度、情绪积蓄和角色弧光等维度上所构筑的最高潮。而也正是诺耶尔的大量戏份,更加强化了学姐作为“赎罪者”的身份,以及与志贵互相背负罪孽、舔舐伤口的心灵之交。
       直到诺耶尔战结束,笔者觉得月姬重制的学姐线满足了自己对月姬这部作品和学姐形象的全部想象,而之后的校舍战与记忆里老版月姬学姐线的结局别无二致,此时罗亚谜题揭晓的震撼犹存,笔者完全可以给学姐线打出8.5的高分(铸币笔者已然忘完了老版月姬的学姐线剧情),可喜可贺可喜可贺。
       ——直到笔者发现这是NORMAL ENDING。
       如果说NE的校舍战和一命换一命结局干脆利落,那TE的极大加料堪比在空之境界中式姐捅穿荒耶宗莲后,后者突然开二阶段变成冠位暗杀者山中老人(笑点解析:声优梗)然后与也进化了的根源式飞天遁地光污染大战了三百回合——除了在炫耀经费的同时顺手彻底毁了笔者的沉浸感外,没有留下任何有价值的内容。
       再再再次回到之前的问题:月姬是一部怎么样的作品?具体到战斗上,月姬重机制、重近身,长于表现肉体擦身而过时于生死间隙求活的游走感,热衷制造战斗中角色地位的反转,并频繁使用各类意象和大量的血浆去表现某种战斗氛围,而至于战斗逻辑、能力体系等并非蘑菇所长,仅仅停留在设定堆砌的阶段。概括来说,月姬的战斗是剧情推进的必要环节,但比起战斗本身,其更多作为象征元素反哺烘托作品的叙事、角色的变革和主旨的传达。其实笔者对重制将中期boss从教授尼禄改成了弗洛夫就有些质疑,但弗洛夫这一角色身份对月姬整部作品世界观构建的正面价值值得肯定,战斗环节也有足够多的设计感,故仍持肯定态度。而相比较而言,与公主的最终决战则太过于浮夸且空洞。
       决战具体分为两个阶段:一是学姐占据先手布局突袭发狂公主,二是志贵天马行空力克二阶段公主。第一阶段的战斗依旧是蘑菇以及月姬这部作品的舒适区领域:富有打击感的和高频地位反转的快速攻防战,并不断地抛出一些体量恰当的、设定新颖的武装和招式,老月厨终于见到了心心念念的全武装解放第七圣典,泪目。第一阶段伴随着千年城空想具现化成型和大魔术加尔瓦略之星对撞的高潮结束,战斗规模逐层扩大,动态演出精彩,卫星洗地战法虽稍显夸张,但整体依然在把控范围内,战斗设计可称精彩。然而第二阶段巨型光体公主的出现则画风突变,当场串戏进击的巨人片场。光体公主的诞生自然具备瞬时的剧情震撼,但志贵进入战场后的诸多拖沓情节,使这场战斗逐渐变成了又臭又长的放风筝打法,笔者被迫跟随着志贵视角,伴随着罗亚的解说在高楼间一边东窜西跳一边思考战术,并不断被灌输着诸如“距离越近、距离越远”之类的菌式废话来渲染战斗条件有多么严苛。这一段长到包含了两个BE的战斗流程全程严重缺乏互动感和紧迫感,且更值得被吐槽的点在于:打超巨大boss丝毫不符合月姬的都市嗜血悬疑氛围,以及作品一以贯之的以巧为上的克制战斗理念,沦为了充斥着干瘪好莱坞式大场面的刺激动作戏,以至于最后志贵想出的牵引式战术笔者已完全放弃思考,只能释怀地笑。对于这极其失败最终决战设计,笔者只能理解为蘑菇完全陷入了他写fgo时的模式——1.7的戈尔贡、提亚马特,2.6的咒之灾厄鹿角神,2.7的大蜘蛛ORT,再看看这个巨型光体公主,便不难理解这份“大就是好”的boss设计思路的一脉相承(不知这些章节和月姬重制谁先谁后)。
       尽管结局的浪漫文字为漫长的夜晚还是画上了圆满动人的句号,但光体公主战已如同安格拉曼纽污染圣杯一样,污染了整部月姬致力于维持平衡的氛围和界限感。
       表线到此便戛然而止。带着对学姐线TE的失望与愠怒,笔者对里线的渴望也愈加强烈——或许卖个破绽,也是型月营销的一环吧。

制作·阴影和展望
       就制作而言,重制版整体合格,但对笔者而言仍难以满足。丰富的立绘差分(学姐魅力大大翻倍,公主直接干到全型月人气第一)、极多样的场景和CG自然是视觉上的享受,但这也是作为重制版应拿出的诚意,反倒武内一如既往地各种人体老毛病依然刺眼。然而和作画相比,型月在《魔法使之夜》中号称“领先业界十年”的超惊艳演出,似乎领先到了十年后的自己也没能追上。月姬的演出仅仅是差强人意,以作品尺度看,堆料有余而爆点不足,全程大量战斗环节的素材使用维持在了平均优秀的档次,但也仅限于此,难以感受到某个部分倾注了制作人员的才华、灵感与心血。音乐方面同样没有太多记忆点,芳贺敬太在老月姬中的曲目得到了完美的近乎一比一的复现,但其余大部分新增的曲目总让笔者感觉应当作为炮灰曲被收录在隔壁魔夜的原声带里——从ubw动画到月姬重制,深泽秀行似乎一直被困在魔夜的录音室中徘徊。配音是为数不多的惊喜,公主的高人气离不开长谷川育美精彩的演绎,本渡枫的清楚声线也很好地展现了重制版更具青春感的学姐形象,新人声优金本凉辅除了声音有股士郎味外,演技也相当合格。这已经是月姬这个ip所启用的第三批声优,希望大家能伴随着月姬和型月大家庭长久地一同走下去。除此之外值得一提的是,月姬重制引入了Flowchart流程图系统,方便随时对过往剧情查漏补缺和回档,实在是非常的方便好使,能从中感受到型月即便牺牲剧情探索性也希望玩家能体验到所有剧情内容的倔强,笔者也希望该系统能继承到里线中,并优化一下线路回档逻辑。

总结
       里线是月姬故事的精华,没有里线的月姬难称得上是一个完整的故事。表线引导观众进入月世界的夜晚,而里线将真正触及舞台的核心和角色的内在与过去。总的来说,重制版的表线出色地完成了月姬现代化的任务,大大丰富润色了月姬的枝叶和骨架,并还原了月姬故事约五成的魅力。剩下五成中可能有一成已因为蘑菇的犯病而永久地离开了我们,而其余的,便要看里线四女主线路的超大工程能交出怎样的答卷了——幸运的是,笔者还有许多个十年可等。

来自:Bangumi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
图片 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