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ルックバック》简评:
作者,应当知道自己在一部作品中真正想要表达什么。
《蓦然回首》是这样回答的。
藤野是有过两年叛逆期的孩子,京本是家里蹲,令人讶然的是,作为一部日本作品,他们的相遇竟然没有霸凌,没有莫名其妙的歧视与灾厄,没有父母朋友的不理解与训斥。
本作将故事的完全系于两位主角身上。
这样的好处是完全摒弃了额外不必要的情绪,让观众能真正将自己沉浸在故事中,不必糟心,也让观众将全部的情感投入到了两人的友情之中。
本作的重心是友情。
藤野对京本,是不屑,不服,不在乎,直到毕业,京本袒露心声“我是你的粉丝”,“你是漫画的天才”,于是来自自己臆想的对手的称赞,让藤野第一次找到了真正能“理解自己”的人。
由此,故事进入第二幕“两人的时光”。
一起创作,一起寻找机遇,一起出去玩,相互扶持。
可是,京本却感觉自己逐渐跟不上藤野的步伐了,所以选择退出,选择深造,没有撕心裂肺,有的只是藤野无措的挖苦。
而之后,没有你的日子,也还是照样的过。
直到京本的死,藤野无助的控诉自己。于是在另一条世界线上,我们看到了两人未有的相遇,到原本生死的交界处发生了碰撞。
你看,如果没有相遇,藤野就能救下京本,她们能获得更长一点的未来。
但是,如果在那个夏天就已经相遇呢?
答案是涌现出的回忆,所以,无论是早或晚,藤野始终“救”了京本啊。
这才会有跨越平行世界而来的纸条,而这里的藤野,也必须再次选择自己的未来。
曾经的家里蹲时期,京本将藤野的四格作为偶像的象征,生活的动力贴在了窗户上,现在,藤野也将平行世界的纸条贴在了自己的窗户上。
或许,不久藤野就能找到心仪的助手,但是,
但是回忆永不消逝。
希望能认真讨论的动漫二群:642084150(新群)
————————————————————————
一些碎碎念
1,如押山监督所言,本作确实很有独立作品的魅力,这不单是由他全部统筹作画的功劳,也和声优的选择不无关系,今年最喜欢的两部配音是gbc和蓦然回首,新人声优的青涩感为作品平添一份自然的大巧不工。(说实话,名声优也是听腻了)
2,藤野有些虚荣,有些孩子稚气的虚伪,但她同样努力,并且是个真正“漫画的天才”。所以小小年纪的藤野愿意坐两年冷板凳来精进自己的绘画能力。可她毕竟不是家里蹲级别的京本,她有自己所在乎的社交,在意父母的担心,在意自己的“未来”,她并不想成为别人口中那种“阴冷的宅女”。不完美的主角能给作品带来更大的宽度,这毋庸置疑。
3,报幕的工作室背景,有人觉得这段ppt实在太长,但全篇情绪的两个高潮其实已经爆发完了,一个是京本死后,一个是回忆中京本的笑脸。最后那一段如果说做成一个在工作室里忙忙碌碌的背景,或许会更有利于一个后续情感的平稳降落,但是现在的处理你不能说他不是更加烘托出了对于藤野个人而言的感情,就像在得知京本死讯之前,他不断找其他的助手。在得知死讯之后,对于藤树而言,其实往后一段日子的生活就是在那边一个人的画。
特别是在前文,已经有新连载后的工作室人来人往的一个镜头了,也不失为一个对照不是吗?
来自:Bangum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