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ファイナルファンタジーXIV 新生エオルゼア》简评:
《ファイナルファンタジーXIV 黄金のレガシー》简评:
7.0开放以来,大部分对剧情的批判集中在王选篇以及乌克·拉玛特的角色塑造问题上。然而,粗看下观感似乎更好的亚历山德里亚篇隐藏着更严重的问题,那就是永久人的设定,尤其是他们看似和主角组不可调和的立场冲突,事实上根本站不住脚。
笔者将尝试从三个方面展开这个话题:永久人的设定与过往世界观设定之间存在冲突;永久人的设定存在内部冲突;以及即使忽视前两点,永久人设定仍然与7.0的主旨背离。
1 永久人与过往世界观设定的冲突
在此先引述一下7.0编剧试图引出永久人应该被消灭的核心矛盾:
维持永久人活动需要只有杀死活人才能获得的“生命力以太”,跟环境以太不同,是活生生的人身上才有的以太。
斯菲因之所以和佐拉加王合作,是因为想得到维持永久人活动的以太。但现在,佐拉加王背叛了斯菲因,他和他创立的军队也战败了,让永久人维持下去的希望已然泯灭。
也就是“为了让自己存活只能夺取别人的生命”。但这真的成立吗?
早在2.0的幻术师和白魔法师相关设定中,就强调了治愈魔法的本质是调动自然中的以太让伤者恢复生命力以太。
幻术是通过理解自然、操纵元素之力的本领。同时也是种灌注生命力的魔法,作为一种治愈、净化的本领为人所知。
......
元灵与我们这些被肉体束缚的凡人不同,可以说它们是纯粹的以太、元素的结晶。为此,召集了可以操纵元素的魔法师,尝试与其进行了对话。经历了长达50年的反复试验,魔法师们终于成功与元灵进行了对话,并被允许迁入黑衣森林。从那时起,魔法师们,也就是现在的“法师”,他们承担起传达元灵之声的使命,引导格里达尼亚的人民,维持人与自然间的和谐关系。后来,格里达尼亚便落成于黑衣森林了。
其中,一些法师从元灵那里学习到了更高级的元素操纵方法,和灌注生命力的方法,将古老的魔法发展成了现在的“幻术”。
在第五星历时期,有位天才女魔法师创造了一种魔法。这种魔法无需消耗施法者本人的生命力——以太,而是利用大地之中的以太使出魔法。她创造的就是破坏之力——黑魔法。
另一面,无限城古堡的人为了对抗黑魔法,从而创造了治愈和净化之力——白魔法。
5.0博兹雅的水琴小课堂对以太的构成进行了详细的解说:
将构成生命体的以太粗略进行分类,大致有“寄宿在肉体中的生命力”、“辨别个体的灵魂”、以及“掌管经验的记忆”这三类。
比如说,一个人如果只剩下生命力的话,会变成一具行尸走肉,如果只剩下灵魂,会变成一个鬼魂。如果灵魂和记忆都还在,只是失去了生命力的话,则会变成一个保留有生前记忆的幽灵。
6.0主线中蒙蒂谢涅校长的讲解则点出了最重要的地方:
世上所有生物体内的以太都可以大致分为三种。前两种是无形的,分别是灵魂、记忆。那么有人知道第三种是什么吗?
可惜,就差一点!正确答案是“生命力”,“魔力”其实是包含在“生命力”之中的。
对大多数人来说,最能直观感受到的以太就是自己的生命力。使用魔法会消耗以太,而通过饮食则能补充以太,这种消耗和补充的过程每天都在重复,因此,生命力可以说是在不断流动的。
这里语义稍有一定的模糊空间,但实际上也有且仅有两种理解:
生命力以太完全可以和环境以太相互转化。
或者
所谓“生命力的消耗”仅仅是生命力以太转移到不同的地方。
遗憾的是,这两种情况都和7.0完全矛盾。
2 永久人设定在7.0框架里的内部冲突
即使先忽略和过往设定的冲突,仅仅在7.0本身的框架内,永久人的设定就不太稳固。
有多少死者就有多少永久人。
我们永久人没有足够的生命力以太就无法生存……这东西跟环境以太可不一样,是活生生的人身上才有的以太。最开始是靠在永护塔内去世的居民提供这种以太,可永久人一天多过一天,生命力以太自然就不够用了。
可这些年实体化的永久人越来越少。现在别说是工作人员,我们连演员和客人都凑不齐!导致我在担任编剧之余,还要扮演我自己……
这已经是我第三次实体化了,每次实体化之后看到的永久人都比上一次要少。
这几个设定本身问题不大,但是结合亚历山德里亚人的生存方式......
漂白记忆把灵魂制作成一种资源
那个叫灵魂交易机,人们通过劳动获得积分,然后来这个设备上用积分交换灵魂资源。只要努力工作,就能交换到预备的灵魂获得心灵的安宁。这个政策已经实施了很久了,在现在的亚历山德里亚人眼里已经变成了日常生活的一环。
很难让人不去怀疑,是不是亚历山德里亚人吃人吃得比永久人更多更快?
很明显亚历山德里亚人的生存方式带来的道德冲突比永久人更严重,结果编剧强行把剧情导向先解决永久人,还继续放置九号解决方案似乎一切和平,就很微妙了——虽然感觉这部分在阿卡迪亚支线有可能会涉及。
另一方面,作为永久人试作型的欧提斯是不同的技术路线,而且很明显不会陷入永久人的僵局。
严格来说我并不算是永久人。永久人是用灵魂中的记忆再造的生命,而我则只是将灵魂装进了机械里而已。我的生命与这副躯体同在……
为什么试验品的技术路线和正式版差距如此之大?为什么这个看起来缺点更少、
道德风险更低的路线没有得到完善?既然把灵魂转移到机械是可行的,为什么只有极少量的试作品?这也是一个很难让人信服的地方,尤其是结合接下来的一个问题。
拥有真实智慧的永生人为什么未能成为任何意义上的生产力?一个集成了历史上所有智慧的黄金乡(亚历山大图书馆),为什么只是个游乐园?
尤其是主线还有喀赫奇瓦展现出了绝佳的主观能动性,也能通过终端容器干涉现实中的亚历山德里亚。
3 永久人设定对7.0主旨的背离
进一步可以发现,无失世界的状态对王选篇的主题也存在着巨大的打脸:王选篇一直强调包容和融合,但无失世界的价值观却极端单一——永久人被定义为“最幸福的状态”,凭什么所有人的幸福都是这样无所事事地玩乐?
如果这个幸福是纯粹被主机操纵的,倒是进一步完善7.0主题和角色的绝佳机会:让乌克·拉玛特切身感受到空洞的“Smile”是多大的灾难。
——可惜编剧完全没有往这方面想。
进一步看亚历山德里亚篇本身,很明显想表现新与旧的传承,传达已逝之人就应该让其离去,这本来是一个不难把握的题材,只需要多强调永久人“残像”“记忆的残渣”的性质,最好进一步描绘一下他们“伪人”乃至恐怖谷的一面,那玩家就很自然能够接受。
然而无失世界的剧情重点却完全跑偏了,反复强调他们有可能是人的那一面,这些多余设定让他们更像(或者就是)真实的生命。“永久人通过死者的记忆实现了对原本人格的再现,在生前记忆的基础上思考、行动。”于是光之战士被迫执行了一个本不该出现的,虽然只是疑似的屠杀。
更糟糕的是这部分“多余”的设定导向的是另一个主题:何为人?如何界定人?
此类题材的醍醐味不在于最后给出的答案到底是肯定还是否定,而是在过程中不断给天平上增加砝码,让天平的摆动对应着角色的纠葛,从而完善角色的形象直到最后给出决定时的爆发。然而7.0的问题是编剧的大手已经直接按死了“否”,但是砝码又一直在往“是”那边加,不仅对完善角色形象毫无裨益,本该是情感爆发形象完成的时候却让玩家感觉只是在走个过场,甚至是在不理解的情况下被编剧按头。
更重要的是,这个主题在大众视野里早就已经有一些高影响作品,其中绝大多数都在尝试拓展人类概念的可能性。例如著名的《攻壳机动队》和《来自新世界》,抑或是《爱死机》的短篇Zima Blue一章。更糟糕的是,哪怕是比较粗浅的《刀剑神域》Alicization篇和《加速世界》都有极其细致的AI设定和对人性的判断;哪怕不涉及AI的《机巧少女不会受伤》和《在地下城寻求邂逅是否搞错了什么》异端儿篇,对机巧人偶和地下城诞生的智慧的人性存在与否都描绘得比7.0更细致、探讨得更深入。
更别说还有阿西莫夫笔下R·丹尼尔·奥利瓦的经典故事贯穿作为科幻小说高峰的《银河帝国》系列……事实上7.0的讨论甚至不如阿西莫夫的机器人短篇集深入。难道编剧试图创作科幻主题却连阿西莫夫都没有了解过? 甚至可能连终结者都没有?
——说白了就是哪怕随便拉一部爆米花作品出来,都比7.0这坨要好得多。实在无法理解编剧是哪来的勇气,在自己思想浅薄亦无基本涉猎的情况下,去触碰科幻伦理问题的呢?
这些早就经历时间考验的大众作品,在设定的完成度远高于无失世界的情况下还导向了和7.0不一样的答案,也就意味着7.0的说服力堪称灾难性的糟糕。
余论:或许永久人确实是人?
主线和支线中分别有一段有意思的设定:
关闭终端,抹除保存其中的记忆之后,大多数永久人也会随之消失……
但也会有永久人因为心存强烈遗憾而保留着实体……即使关闭了终端,他们依然会暂时存在。
因此,对于这次发生的异变,我是这样想的。或许是消散的永久人们的记忆仍然滞留在迷途鬼区,对其中的玩偶和游乐设施产生了影响。
考虑到现在这个时机,我不由地怀疑这次经由次元裂缝产生的连接是斯菲因大人最后一次使用联结世界之力导致的结果。
不过梦像已经被打败,永久人们的夙愿,他们迷途的灵魂也终于可以安息了吧。
失去了终端支持的永生人可能直接消散,没有消散的会变成幽灵......?
注意前面提到的基本设定:
将构成生命体的以太粗略进行分类,大致有“寄宿在肉体中的生命力”、“辨别个体的灵魂”、以及“掌管经验的记忆”这三类。
比如说,一个人如果只剩下生命力的话,会变成一具行尸走肉,如果只剩下灵魂,会变成一个鬼魂。如果灵魂和记忆都还在,只是失去了生命力的话,则会变成一个保留有生前记忆的幽灵。
而终端提供的是什么呢?
-中央终端-
各位永久人请放心。生命力以太很快就会恢复供给。
虽然编剧一直试图盖章他们只是记忆的残渣,但这下就不好说了。
另外,在6.0中,赫尔墨斯提到:
你知道生物和魔法生物之间有什么区别吗?它们一个有灵魂,一个没有。
不过,灵魂并不是想有就能拥有的东西。只有能够独立生存,符合造物法则的创造物体内才会诞生灵魂,并成为“生物”。
灵魂和生命的诞生都是人类无法出手干预的现象……可人类却觉得自己有权管理这些,真是狂妄之极。
以及兔兔族在前往天外天垓之前说:
虽然海德林大人给予了我们创造魔法,但是她禁止我们创造一切有灵魂的东西。
所以我们才想委托有信仰的种族,将母水晶转换为他们的神明,再将能量注入诸神黄昏号!
这些内容暗示了灵魂会自动出现在符合规则的造物上,包括现代人和蛮族使用的请神术。
不过永久人到底有没有灵魂,恐怕是很难搞清楚了。虽然编剧可能想表达分离出来的灵魂都被亚历山德里亚人烧掉了,但目前也没有实锤。
不过即使永久人真的没有灵魂,粗暴地关机送他们离去也是一个非常糟糕的展开。在这类作品中,绝大多数情况下玩家/读者的预期是哪怕只有部分的人性也会尽量把他们当成人一样尊重对待。更别说永久人的人性非常接近完整。
生前我和妻子因为吵架而分开了。我们在这里重逢之后,才得以和好如初。
老实说,我不明白这生命的形式是否正确,也不觉得我们真的能像这样永远地活下去。
但是,若能让本该结束的人生能有机会继续,和心爱的人迎来美满的结局……即使这会让世界天翻地覆,我仍然真心感谢斯菲因大人。
总而言之,我这就去求个晚了一百年的婚!她等得够久了,我可不好让她再等下去了。
没错,我可以很确定地说,我人生中最幸福的瞬间,就是现在!
再加上前面提到过关机后因为强烈的遗憾仍然维持存在的永久人,如果满足了就会消失,充分证明这些人并不是单纯播放的记忆,确实会产生新想法、会变化,能在无失世界开拓了生前未能经历的可能性,刷新最幸福的状态,甚至还有喀赫奇瓦这种一路跟随主角团冒险的角色。只不过是,大部分人会困在自己的舒适区而已——这也很符合人性。
更别说主角团把永久人当成单纯的记忆残渣,甚至完美成为了2.0和5.0/6.0的反面对照:加雷马帝国把非帝国人当成蛮族去人权,无影认为1/14灵魂的现代人是应该抹去的错误必须回到古代世界......
也和7.0致敬(取材)对象的FF9背道而驰:FF9里反派把比比称为“没有灵魂的人偶”......(不得不提3.0的调查员支线里都有比比出场)
更离谱的是,7.0王选篇也提到了尤卡巨人族的社会和生死观念,他们把记忆视为人的本质,无失世界能算得上是对他们的观念的一次恰当的回应吗?
来自:Bangum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