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讯发布

即时快讯 0

ガールズバンドクライ正因为是无法成为他人的我:以井芹仁菜为主视角回顾《Girls Band Cry》(五)

《ガールズバンドクライ》简评:

五.新川崎与红生姜的合并(ep6-7)
与新川崎的组成不同的是,这新川崎和红生姜的合并不是邀请制,而是两个单独的组合发起的合并。理所当然地,讨论两个单独乐队的合并就意味着双方都有着不得不从现状改变的理由。让我们先来讨论双方想要改变的原因。

对于新川崎来说,我们可以清楚地意识到,改变的主要推动者是nina,而mmk倒是并不感冒,只想停留在现在这样,如在浴室中的谈话:
Nina:我们的乐队,目标是什么呢?
Mmk:你还要上大学吧。
Nina:我在问你的目标。
Mmk:真麻烦啊。好不容易泡了个澡,正舒服着呢,别扫我的兴。
(486靠过来)
486:不过,我也有点好奇。桃香,你以前好歹是职业的吧。职业乐手和我们俩这样的外行组乐队,有点不可思议吧。是有什么目的吗?
Mmk:不是,没什么目的。
486:那就是没目标了。
Mmk:对,没有。

“没什么目的”此乃谎言。如在上一部分开头中我们提到过的那样,乐队是个契约,是一群自由主体为了一个目标,通过让渡部分个人权利组成这样一个共同体,以音乐的形式向着目标努力。不过,很明显的是,这里的“一个目标”指的并不是整个乐队的目标,而是个体想要达成的目标,而乐队的目标一般能够兼顾个人的目标(不然这个契约从一开始就没有签订的必要)。比如说在新川崎这里,486组乐队的目标是“小小的反抗”加之说出自己的真心话,nina的目标是通过歌曲唱出自我和想要战胜钻尘。但是mmk的目标在目前来看却没有任何展现,她并没有想着靠乐队去达成什么,这是并不正常的,让我们接着往后看。

自第五集看过新钻尘的live以及与mmk在居酒屋的冲突后,nina认定了要打败钻尘。无论是搜索成为职业乐队的相关信息,还是去找林聊相关话题(对比之下上集还在竖小拇指),都展现了她的行动力。
林:职业?
Nina:对。
林:怎么?有野心了啊?
Nina:倒也不是那样的,只是想打听一下。
林:以前一般是事务所的人来livehouse发掘。或者是寄送录音带,参加试音。现在一般是直接向网上的人气乐队发出邀请了。
Nina:事务所有那么重要吗?
林:差不多吧。发布新曲的话,能上网就够了。但各种主题歌,还有包装宣传就另说了。先以独立时期的钻尘为目标吧。她们还在老家的时候,能保持近一万的关注,所以才吸引到了事务所的关注。
Nina:说到底,关键在于数量吗?
林:说得没错,关注人数加上live揽客能力,这些越强就越能等到机会。

不过在这里,我们看到一个问题:就是,新川崎为了战胜钻尘,要成为职业,而要成为职业,就要追求数量。在这里,数量和成为职业都只是单纯的手段,与考大学是一致的。我们完全可以试想这样一个场景:如果说数字本身成为了自己唱歌的阻碍时,nina又应该如何选择?
Nina:不过,真能涨粉的话…
Mmk:你认真的啊。
486:什么意思?那不就和现在的钻石星尘一样了吗?
Nina:我知道。但是,如果想像她们一样卖座的话。如果不成为职业的话,就很难做到。为此我们必须吸引很多观众。
Mmk:这什么时候成了我们的目标?
Nina:因为,不这样做的话,就赢不了钻石星尘。
Mmk:所以说,目标怎么就变成赢她们了。
(两人对视)
Mmk:我说过吧,我并没有怨恨钻尘。
Nina:因为我不想输。
Mmk:谁管你啊。别擅自作梦,把自己的问题强加给别人。
Nina:我很清楚。但是,我还是不想输。

可惜的是,这个问题并没有被进一步讨论,而是又回到了打败钻尘之上。不过这个问题只有在职业化之后,在和事务所以及市场打交道时才会成为问题。现在我们很难深入下去,而为了钻尘推动职业化的nina本人也无法给出她的答案,因为此刻的她并不清楚也没有思考过职业化究竟意味着什么。题外话的是,nina和mmk关系发生了一次颠倒。从第二、三集里nina对mmk的依靠,到第五集中两人开始“平等的”吵架,再到本集中nina开始脱离于mmk的掌控,将战胜钻尘作为自己的目标,独自思考乐队的未来。至于为什么非得是“钻尘”不可,与“我不想输”和后续的“桃香的歌并没有输”这些发言之间的联系,请允许我卖个关子,我会在后续进行说明。[del]我也不知道这是第几个关子了[/del]

关于新川崎nina想要职业化的部分我们大概梳理完了。而关于红生姜的入队,我们就必须要去看看tomo和rupa的关系。不过在不影响我们的理解的情况下,我们可以简单概括一下这份关系:rupa偏辅助,作为大人希望能让tomo作出选择而不是被自己推着走;tomo虽然有选择权,但是很多时候稍微不那么成熟,在很多地方会有依赖rupa的倾向。而要了解tomo最终下定决心合作,我们还是要看看她在担心什么,在这集一共有三段scenes讲述了tomo的心境变化:
Tomo:用vocaloid制作旋律,歌曲总是会变得太难啊。
Rupa:我觉得这旋律是小智的优势。所以,也许找个能唱的主唱比较好。
Tomo:我都说了不愿意找了。
Rupa:是吗?那就没办法了。只好放弃,继续两个人,就这样一直制作歌曲吧。
……
Rupa:与其吃亏,不如保持现状。与其辛苦难过,不如保持现状。我觉得,这并不是什么不好的想法。不过,要是那样的话,请把那个撕下来。太可笑了。
(tomo看向旧乐队的合照和目标武道馆的标语)
Tomo:rupa,你觉得会顺利吗?
Rupa:我怎么会知道。再怎么亲密,也会有争执与分别。即使相性很差,也有可能奇迹般的坚持下去。

这两段很直接地给出了红生姜面临的困境和tomo的顾虑。高速旋律作为优势的同时也需要一位实力足够的主唱——指nina。但是如果合作的话,就免不了在磨合过程中产生各种各样的争吵。因为害怕可能的争执与离别,tomo一直犹豫着要不要作出什么改变。尽管rupa在一旁巧妙地劝导,但是tomo始终犹豫着,到nina的发言让tomo真正下定决心:
Nina:我也不觉得,成为职业乐队就能一切顺利,也不觉得就能胜过钻石星尘。但我更讨厌,还没开始,就认定会失败而放弃。因为我们明明没有错。
在这里,nina的发言直指tomo的困境。如果存粹出于对未来的恐惧而停滞不前,葬送的不止是未来,还有现在。“想要去达成什么好事”,比如说“学习一项技能”、“改变自己的坏习惯”、“想要减肥”这些念头的存在本身是好的。不过,如果真的去进行实践的话,困难是必然存在的,因为这都是对自己和他人甚至是社会的一部分进行改造,必然会收到阻力和风险。问题在于,该如何评估这种阻力和风险与自己的实践能够带来的成果去思考要不要去实践这些念头。只是,对于以道义论行事的nina来说,她会更加看重于这个念头本身的性质。而正是nina的这个行动特质深深地吸引了此时正在犹豫着的tomo,让她递出了邀请函。

当然,除合作之外,这集中也对tomo的部分性格和经历进行了展现。比如说在合作达成后,nina和486前往tomo家中时的交流:
Nina:不过我们揽客能力不强,粉丝和关注人数也很少。
Rupa:其实我们也是。
486:大家都一样啊。
Rupa:就算如此,也还是有一些事务所联系过我们。
Nina:好厉害。
Rupa:嗯,但是每次详细一聊,事务所的规划和我们自己的理想总是对不上。
Tomo:说到底,他们只会咬着当下流行的那一套不放。
Rupa:这样说就有些夸张了,不过小智确实和他们相处不来。
Nina:所以找上了我们?
Rupa:是的,听了你们的live,我就感受到了。‘这些人只唱她们喜欢的歌’,‘能够碰撞彼此的想法’。
Nina:真的吗?
Rupa:我看错了吗?
Nina:没有,我唱的时候就是这么想的。
486:毕竟仁仁菜是‘冲突星人’嘛。

不仅是相同的处境,同时还有对“唱自己的歌”的坚持。如果说红生姜只是为了登上武道馆这个目标的话,那么接受事务所,以当下流行的曲调写歌抢占市场是最快捷的方法。但是正是tomo不愿意放弃自己的想唱的歌,自己所创造的旋律,她和rupa才选择一直运营个人账号。同样的,也正是这个相同的唱歌理由使得tomo和rupa看中了此时的新川崎,打算试一试。不过这也只是合作的开始,至于之后怎么发展,双方磨合这些问题将在后续逐步展开,我们也将在第九集中看到tomo真正害怕的事物。

当然,除第六集的主线以外,第六集也展现了mmk的另一个问题:
486:虽然只是我自己的感觉,就算是有两个桃香一样。做音乐时,她认真且全力以赴,总想创作出更优秀的作品。为了让歌曲更受欢迎,愿意不断修改。但她一旦离开音乐,就会回归自我。可能是觉得自己主动退出,不该再争胜负,也可能是在怀疑认真做音乐的意义。
这里将第五集中我们提到的mmk的纠结之处重新强调了出来,同时也引出来了新的一方面:职业化的问题。而这个问题将在第七集中爆发,并在第八集和第十三集中有着更深入地讨论。但是我们可以发现,mmk在和红生姜合并,向着职业化前进这个乐队目标上带有着深深地犹豫。作为已经经历过一次失败的她害怕着职业化,而这份恐惧感在第七集中促成了最后mmk的退队。
============
第七集作为mmk退队的一集为第八集做足了铺垫。不过不能忽视的是,本集的另一个重头戏在于nina正式确立了走音乐这条路。我之前曾提到过,nina来到川崎本身不是为了达成什么,而是为了反抗/逃避过去的学校-家庭共同体。考大学无非是为了反抗/逃避的手段、或者说借口罢了。而乐队,在第七集前的阶段,更像是一种偏兴趣性质的、为了mmk而进行的活动。而在这里,nina本人对于“必须要以职业乐队生活”这件事是未经反思的。尽管nina能够在乐队中表达自我,她本人愿意去进行乐队活动,甚至愿意和红生姜走职业化的道路。但是不可否认的是,nina本人并没有思考过成为“职业乐队“本身要经历些什么,放弃些什么。正是在这个基础上,第七集针对这个问题进行了三阶段层层递进的展开:
凉音:所以成绩才会一落千丈吗?
Nina:你怎么知道的?
凉音:补习班肯定会联系家里啊。成绩下降,还老是请假。
Nina:多管闲事。
凉音:本来老爸要过来,你还得感谢我阻止了他。
凉音:你怎么说?
Nina:我要离家独立。
(姐姐发出膝枕邀请,nina接受了姐姐的膝枕)
凉音:倒是可以,但那就意味着你再也回不了家了。我也觉得,老爸确实做的不对。
(nina回忆)
凉音:他作为德高望重的教师,还写了那种书,无法接受自己的孩子拒绝上学。
(现在)
凉音:我知道,你也很受伤吧。但是,我也理解老爸说的话,如果当时不去追究霸凌者的责任,学校就会成为理亏的一方。凭你的成绩,拿个推荐应该很轻松。
Nina:这样做,是不正当的。
凉音:所以你说要自己考上大学,才跑到这边来的吧。然而你却半途而废,还说要独立生活,就算是我也没办法帮你说话了。
(姐姐离开)

在这里,姐姐将nina的反抗/逃避状态直接点了出来:为了遵守正当的规则,结果反而被霸凌,同时还被教育自己何为正当的父亲(从现实利益角度的考量)要求息事宁人。为了反抗,选择来到川崎独自考大学;又因为逃避,导致考大学本身就不是自己想做的事情,反而在乐队和补习班中难以找到一个好的平衡点,导致成绩一落千丈。现在,nina就被逼着作出在大学和乐队之间的二选一。而这两个选项中本身隐含着的是两种不同的处境:是要接着在家庭的帮助下生活;还是完全依靠自己生活?尽管说考大学本身是nina对学校-家庭共同体的反抗/逃避,但是在客观上,nina在川崎的生活本身反而是靠着家庭的帮助才能维续下去。就像在nina说出“我要离家独立”后,直接接受了姐姐的膝枕邀请一样。Nina此时并不清楚也并未考虑过“离家独立”究竟意味着什么。所以,带着这个困境,nina踏上了前往live的路。

在收费站这里,是nina作出决定的第二层铺垫。而关于买水,nina面对高中生时下意识地紧张与前文中多次提到的社会结构在场相关,在此不再赘述。而重点则在后续与tomo的谈话:
Nina:小智,你为什么辍学呢?
Tomo:怎么问这个?
Nina:因为我没有其他人能问了。
Tomo:因为我没时间浪费在那种地方,毕竟父母和不存在没什么区别。一旦毕业了,就得想办法自己谋生了…看到那样的母亲,我瞬间就想通了。18岁20岁的网络歌手,现在已然烂大家了。要走这条路的话,越早越好。所以我很快就来到东京,召集成员。之前花在上学的时间,都浪费了。仅此而已。
Nina:真厉害。我从来没考虑过那些。
Tomo:人要是发现自己无依无靠,都会立刻开始考虑这种事情。Rupa也说过,她家人因事故去世时…也曾考虑过。
Nina:我太天真了。

(说句题外话,下面就是rupa带着大家拍合照。她说“这个,我一直想试一次”。结合rupa身世来看,这句话承载的感情好深刻。)
正是面临着“是否独立”的问题,nina这里找到了tomo交流,想要了解“独立生活”究竟意味着什么。作为同样辍学的二人,tomo对于自己未来的规划和行动极其清晰。而nina空有行动力,却并未对于辍学这件事本身有着清晰的认知。再加上在和姐姐聊天中揭示的,nina的处境本身就有着家庭的帮助,也正是因此她的天真就有了更好的后盾,直到面对这个二选一之前。正是在这一刻开始,nina算是理解了为了真正离家独立,自己究竟要放弃些什么,面对些什么,经历些什么。现在,下一个问题在于,如果自己选择了乐队这条路,正式离家独立后,自己对于音乐的热爱,对于表达自我的冲动是否能够支撑着自己作出这个决定。只是,正好在这个时候,mmk的退队以一种nina无法反驳的理由发生了:
Mmk:我要退出这个乐队了。就在明天演出之后,我会退出。
Nina:你在说什么?
Mmk:虽然过意不去,我没有背负着这个乐队,向着职业努力的动力。
Nina:为什么?
Mmk:我写的歌,并不适用于职业乐队的世界。仁菜,我很喜欢你说喜欢我的歌,也很感激你愿意认真玩乐队。谢谢你。
Nina:你愿意就这样吗?
Mmk:没错,这样就好。

如果说上次退队是对于自己音乐的坚持,认为自己可以写出更好的音乐而退队;这里的退队则是放弃了对自己音乐的坚持,这么长时间来的打击将mmk对自己的自信摧毁的一干二净。她仍然喜爱着自己的歌,但是无论如何,商业上的失败在客观上也印证着自己的这份喜爱不能在商业中的世界得到认可。而后续美音的发言从侧面角度进一步补充了可能的心路历程:
美音:没有人会喜欢看到盖棺定论。越是坚持,结论就会变得越发清晰。第一次就算不顺利,也可以归咎于运气不好,第二次还是不行的话,肯定就要被怀疑实力了。
Nina:她是对于我们的前途没有信心吗?
她当然也愿意相信。但是,如果坚信的同时失败,反而会更加受伤。她会害怕,正是因为她真的热爱音乐。

正是因为热爱音乐,才无法接受对自己音乐强加“改变”,也正是因为做不到“改变”,所以只会在职业的道路上一直失败。如果说mmk留在川崎因为nina的歌声让自己只是以享受音乐的方式停留在乐队当中。但是nina对于职业化追求却让这个乐队脱离了自己的掌控。如果是这样的话,倒不如放弃职业这条路,将自己的灵魂埋葬在过去,这样至少能保证它最完整的那一刻。

但是,nina始终要自己面对这个问题。mmk已经给出了一种答案,一种不得不二次放弃的答案。而此刻同时在场的还有第二种答案:
Nina:那个,美音姐不会害怕吗?
美音:我吗?
Nina:是的。
美音:当然怕了。即便是现在我仍然会失眠,也会没胃口。
Nina:即便是现在?
美音:当然了。不过,要把真正热爱的东西作为职业就会这样。读音乐大学的时候我也想过,我要就这样当老师,把唱歌当作兴趣,这肯定是最英明的选择。
Nina:那你为什么没有那么做呢?
美音:为什么呢?已经忘记了。
Nina:忘了?
美音:不过,舞台对我来说,是可以说出心声的地方,是我最喜欢的地方。所以就算再害怕,再痛苦,也没办法。估计这就是我的理由吧。

如果仅仅只是从功利主义角度出发,对于nina来说,最优解肯定是目前这样,一边考大学,一边把乐队当作用于抒发自己负面情绪的工具。但是,如果nina真的是对于最优解有追求的人,只看客观利益来做决定的人的话,那她为什么要辍学(以及为什么要帮助那个被霸凌的同学)呢?以自己喜爱的东西谋生是个很可怕的事情,因为谋生意味着要将自己的东西放进商业市场中,以商业市场的反响其他的什么东西来定价换取物资,是存粹的为个体存在而努力的行为;而自己喜爱的东西则是另一个事物,是决定着自己能否作为“自己”存在的一部分。以自己喜爱的东西谋生就意味着这样的一个事实:我要以自己的存在作为赌注,赌自己能够在一个完全异于我的社会中打动社会中的他人乃至整个社会,赌自己所热爱的东西和自己的劳动能够战胜那些被社会承认的“理所当然的”劳动。如果赌输了,那么被否定就不仅仅是自己所做的事情,被否定的更是自己的存在本身。但正是因为心理有什么东西是不能让步的,正是因为对于一些事物的热爱已经到了权重为无穷的状态,所以人时常会做出进入这个赌局,尽管不被他人理解。而这些东西也正是我们皆以用于抗拒社会结构的强迫,并用于改变和创造我们世界的,重要的一部分。所以,就算再害怕,再痛苦,也没办法,有些事情必须要去做,因为不这样做的话,我就不再是我了。所以,无论前方面临着什么,自己都要去做,美音姐的答案同时也是nina的答案。

在这三个场景中,对于nina作出这个决定的心路历程已经很完整了。而在最后的mc中,nina自己也说出了自己“不得不”组乐队的理由:
Nina:初次见面。我在今年春天,突然开始组乐队了。为什么要组乐队,为什么要唱歌,其实我也不太清楚。但我很开心。这是我生来第一次,如此投入去做一件事。
Mmk:好了,快点。
(其他4人入场)
Nina:在我一生中,有一首歌最让我感动。那首歌仿佛在背后推了我一把。所以我想证明,那首歌并没有错。我想用那首歌打动人心,对大家说‘怎么样,这首歌厉害吧’。小昴,rupa,小智,桃香,大家肯定都有类似的想法。所以大家都在认真努力着。虽然害怕,但相信并努力着。所以我…我…
(rupa顶开nina)
Rupa:话太多了。光说你自己了。
Nina:好。
(皆无其名后)
Nina:rupa、小智,小昴,桃香,我…不去补习班了。
(桃香挑眉)

出于对mmk的歌喜爱让自己来到了川崎,开始组起了乐队;后因乐队能够表达自己,选择了继续下去;最后因为了能够证明《空之箱》,证明《空之箱》的思想没有错,选择成为职业,向抛弃了mmk的钻尘发起挑战。这里的重要之处在于,就像第五集提及的那样:在gbc中,乐队是个契约,是乐队成员们作为独立的主体,为了将特定的音乐和理念表达出来,为了以这份理念和音乐生存下去而建立的共同体。也因此,这不仅仅是个人的特定选择,更是要承载上其他成员的生存一同努力的共同体。所以,在这里,nina会在宣布自己不去补习班的决定前说出所有人的名字,正是因为认定了我们是一个乐队,所以我在这里,将我的退路切割掉,决定和你们一同赌上一切,走上乐队这条路。
[/collapse]

来自:Bangumi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
图片 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