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画《夏へのトンネル、さよならの出口》简评:
简单的奇幻恋爱故事,boy meet girl的情节放到如今的世代来看过于样板戏。
关于改编,先说个人觉得不好的部分:
1.将女二的部分全盘删除,显得本就过于单薄的女主形象更加普通,最终也导致了结局部分女主进入隧道的理由从被女二劝“只要在自己相信的道路迈进,一定也得到你想要的结果”变成了收到男主的短信之后进入隧道,总觉得缺少了一点双向奔赴的感觉。
2.对于结局的改编:前半部分删除女二的内容还可以理解为囿于篇幅限制,对结局部分妹妹相关内容的删减实在是无法理解。拼了老命的放弃一切进入隧道,最后见了妹妹一面说两句话就要出去搞对象。就算是照着原文“拿回爱人的力量.......浦岛隧道真正的特性是『拿回失去的东西』.......那就是『面对现实的力量』......换言之,便是接受悲伤的过去,活在当下。这与年龄停留在十岁的华伶有所矛盾,所以我必须选择其中一方.......也就是说,我自己在无意识中选择了面对现实。我已经接受华伶的死亡了。”抄一遍,也就加上两分钟的篇幅,我觉得观感也会比现在好得多。
关于从原作带来的缺陷:
与男女主之前深刻的爱情相比,两人之间的经历实在是过于单薄,显得经历与情感之间极度不对等。这俩人认识也就不到一个月(原文“虽然与你认识还不到一个月,但我自认为非常了解你”)。两人之间的经历一共就是一段快速闪过的隧道探索日常(强烈的君名既视感,加上了这一段比原作看着倒还舒服点)、学校的一点交流、一次水族馆、一次女主家(还把告白删了)、一次约饭。这些内容和女主八年的等待、两人一起在十三年后的世界重新开始相比实在是不太相称。
其他部分:本作前百分之七十的篇幅里的改编我还都挺喜欢的
1.修改了女主的出场时间和方式,让接下来的发展更合理一点。
2.将妹妹的死因改成为了和哥哥和好爬树抓虫摔死,减轻了一点为死而死的嫌疑。
3.修改和添加了探索隧道时使用手机的内容
4.添加了女主爷爷也是漫画家的设定,算是增加了一点女主进入隧道的动机的说服力。
5.关于车站前重演初遇的部分,我个人还挺喜欢的,但翻了一圈感觉大家对这一部分负面评价偏多啊。
6.精简了一部分弯弯绕绕的对话。
7.一些诸如水滴到屏幕上之后能看见像素点的细节也让人觉得制作组是用心改编了的。
8.将男主劝回女主的理由从“你是现在就该成为漫画家的人,所以我抛下了你。你的漫画真的很好看,那样的漫画应该给更多人看见。你想成为漫画家的话,应该现在立刻画漫画,不可以把时间浪费在这种地方。”改为“浦岛隧道真正的特性是『拿回失去的东西』”,比起小说中更有说服力,不过我也不是很清楚分了责任编辑对新人漫画家来说到底是多大的成就,希望有懂这部分内容的大佬可以解答一下。
关于试听体验:
冷色调运用的非常漂亮,景色、烟花、女主都画的很美,但男主的人物设计是不是有点太普通了,感觉放到别的作品里像是路人级别的
音乐不错,但感觉歌词和剧情不太搭呢。
男主的配音,令人发指的垃圾,尤其是本篇大量的跑步内容,男主喘的我坐立难安。
总的来说,在长板本来就不是很长的前提下,86分钟的篇幅和对结尾部分的改编导致显得短板太短。三十块钱的票价还是值得一看的。
最后引用八木迷老师在后记中写的一段话:
“我想要写好的小说。
我说的「好的小说」,并不是那种可以永远留存在人的心中、完全改变人的价值观、受到很多人的好评而名留青史的小说;而是打开书阅读后,可以让读者抛开对现实的不安、后悔、嫉妒、焦躁等负面情感,将读者拉入故事中,那样具有重力的小说。我认为让读者沉迷于故事中,一直到最后一页,抬头才惊觉过了好几个小时,这般能引起浦岛效应的小说,才是最棒的好小说。
如果我的出道作《通往夏天的隧道,再见的出口》,对读者们而言是有重力的小说,身为作者将会感到无上的喜悦。”
就此来说,我认为《通往夏天的隧道,再见的出口》不论是小说还是动画版,都称得上是“具有重力的作品”
个人评分:小说7/10 动画6.5/10
2024.08.30
来自:Bangum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