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讯发布

即时快讯 0

动画《小市民シリーズ》推理如何服务日常,写在小市民系列ep4后的一点思考

动画《小市民シリーズ》简评:

(写在前面:未看任何原作,只讨论冰菓和小市民前4p动画,本文是推理题材的缘由、和推理与日常结合相关思考的延伸,即使后续不是如此所述发展,也不影响借此对后续作品的期待和展望)

相比古典部系列(冰菓)所用的丰富人设以合理化推理主体与缘由的传统方法,小市民系列目前转而聚焦推理和生活在本质上的统一性。不指二者有何高下之分,只是探讨两者特点。

【冰菓:推理服务于校园观察】

冰菓的核心要点在于推理空间与范围(校园)与推理对象的联系和统一,正如之前在短评中谈到的,比起细枝末节的推理手法,重点在于借折木之口揭开校园幽深之事。在文化祭和社团的象征性舞台下,一则贯穿古今,个体的无力和惨叫;二则虚实结合,注定被扭曲的心意;三则行云流水,双生的嫉妒与期待:提供了一套深刻有力的校园观察。

在核心任务完成的情况下,最后两话通过丰富主角团的人设,后置性地解决了角色很像舞台装置的问题。这种做法是契合冰菓的。
第一,整部作品推理风格的非全知性允许甚至鼓励这种后置的解决方法;
第二,因校园观察结合了具有时代性的萌/废文化,丰富人设的做法与此是一致的;
第三,推理在冰菓中也只是一种叙事工具,相对其他推理作品,其对推理缘由的解释责任并不大。

【小市民系列:推理服务于日常】

以前4p的观感来看,小市民系列似乎凝结了米泽穗信对另一端的、起源性的,敏锐的、流畅的思考,即抛开那些戏剧性的、本质仍然反日常的、可能引起架空感的设定,以一种最普遍最理所应当的情况,推理会从何而来,到何而去?

小市民系列从一开始就将角色、场域、物体、事件种种意象紧密联系:
角色,以推理试图保卫日常的人,和普通人(一般以其他方式保卫日常),包括主角两人,所有人都可称之为小市民;
场域,普通的小镇、普通的校园、普通的上下学路,不会给人留下任何特殊印象;
物体:普通的书包、普通的茶杯、普通的自行车、普通的甜点,随处可见并不重要;
事件:普通的丢东西、普通的做客、普通的上下学、普通的不良少年偷盗,看似稀松平常难以感觉时间在流动。

然而,日常事物的运行也当然大有玄机,常人的想法如何也值得推理:

如先前一篇日志所揭示的ep2具有隐秘的谜题,这是明确的将推理隐于日常之中,像一杯热可可一样等待观众细细品鉴。
包括ep1和ep3、4的推理,如果只是当作传统意义上的“诡计”的话,那么可能大部分人都会觉得“闹麻了”“有必要吗“,然而如果你不以传统的,听某人讲述新奇推理故事的姿态来对待这种推理呈现,去体会何为”推理的生活,生活的推理“时,可能才能更好地享受这部作品的意义。

【将推理融入日常很重要吗】

泡温泉、去海边、去泳池、各种节各种祭本来就是日常的一部分,所以往往作为日常要素填充在番剧中;

运动、社团、露营、组乐队,则是稍微不那么日常,但是可以扩充写成日常的,所以往往作为日常番剧的主要特色;
优秀的有摇曳露营、调酒师等等

而像推理、黑帮、偶像甚至魔法少女这种元素,一般来说是脱离生活的,将其融入日常难度是相当大,但是真的能做好,就是相当精彩。
如街角魔族:魔法少女+日常;物语系列:后宫+日常(那些看似冗长无聊的对话是最明显的)。水星领航员:科幻+日常。偶像类我相信一定也有类似的例子。
它们不是简单地将元素拼接到日常里(仍然是在讲故事+堆积元素),而是利用这种元素服务日常,揭示日常的内涵。这是相当了不起的。 推理也是如此。

本格推理关注推理,社会派推理关注社会,xx+推理关注xx,而xx是平常的生活会如何;番剧则已有很多空气系作品。从冰菓看到二者结合的迹象,于是对小市民系列有一些期望和思考。由于才疏学浅,本文仅为发布个人的一点思考。如有任何事实性的错误或不同看法,欢迎批评指正!

内容来自Bangumi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
图片 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