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画《負けヒロインが多すぎる!》简评:
首先,很多人都很雷女主不还钱,还不好好做便当这一点,我觉得挺正常的 。
其次,一些评论在他人表达自己对动画的不喜欢时,说不要在动画里寻找现实。这点我表示强烈反对,很多人明明喜欢一部动画的理由很大程度上就是基于自己是个什么样性格的人和其成长背景审以及美观价值观等等的现实因素,而这些喜欢作品或者作品里的人物的理由时非常隐形的,没有被摆在台面的,常常是没有被表达出来的。而当一些人以现实的视角表达自己不喜欢作品时,反驳说不要代入现实,这多少有点双标了。就像上一个季度的GBC,我看到有不少的表达对nina的喜欢是说自己不是这样的人或者是这样的人,所以被仁菜吸引或者鼓励。同时不喜欢的人也有不少从现实的角度出发批评角色的个性种种。那凭什么从现实的角度表达自己对动画的喜欢就是成立的?表达对作品的厌恶就是不成立的呢?个人喜好的理由是无需合理的,就像没有人会那么纠结他人在吃的这件事情上是喜欢甜味还是辣味吧?而且这种事情的差异也不会引起太多真吵。
然而,如果我们的表达上升到分析故事的情节设计,人物塑造以及演出等等方面,用现实的逻辑,即现实中这样是不合理的理由去论证那就是不恰当的。作品有其相应的世界观,情节的展开和人物塑造应该符合其故事本身的逻辑而非现实的逻辑,所以分析故事剧本也应该回到故事中去。
另外,插一嘴说一下为什么关于作品的喜好常常也会引起很多争吵。很大的一个原因可能是在于很多人在讨论动画时,把对自己对动画的趣味当作了自我的一部分。如果自己喜欢的动画是不仅受到多数人欢迎的,而且在其作品的质量上也相当优秀,那这个时候不少的人都会产生一种窃喜“啊,我多么有品味,我是多么特别的人”。而当听到作品被很多人批评时,自我的特殊性也幻灭了,甚至开始质疑自己的品味动摇自我。所以如果能够把自己喜欢的作品,受欢迎的作品,优秀的作品这三件事区分开来,把自我的趣味和自我的绑定区分开来,那么我们在看到自己喜欢动画受到批评时,心里就不会有太多应激反应了吧。
最后,我个人作为喜欢的观众说一下自己的理由。我首先会觉得女主这种没有边界的行为很有趣,当然有二次元美少女的加成,但作为一个动画角色,女主这种没有边界,喜欢自说自话一惊一乍的个性真的很有趣。其次,这样的情节设计在我看来也更进一步的突出了女主的性格以及为男主持续参与到或者被纠缠到败犬老八的故事中牵了一条线。在凸显女主性格的部分我觉得做的很好。女主一开始被看到喝了青梅的可乐后去到男主的桌子那边自说自话讲起起青梅故事,这点就很好的表现了其没有边界感大大咧咧的那种性格,在便当的事情就更加凸显这一点,在不喜欢的人的眼里这就是大雷点,可以理解,但在喜欢的视角下看,是更加凸显了老八作为一个角色的那种魅力。便当事件使得男主能够参与到老八的事件中,虽然可能在情节设计不算太高明,但放在很多套路化的校园轻喜剧里却是算得上很新鲜的。而且一起吃便当的这种私人化的场景又可以很好的展现老八和男主的各种互动和吐槽。以上,就是我很喜欢便当事件设计的理由,本质只是喜欢老八的这个角色。当然,不喜欢甚至讨厌也非常正常。
内容来自Bangum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