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画《ガールズバンドクライ》简评:
Girls Band Cry ep. 10 的主要内容是解决 nina 的家庭矛盾。我觉得这一集很优秀,综合表现不仅感动了我,而且也十分符合我体察的、观察的东亚家庭印象。不吐不快,整理成一篇日志。
家庭矛盾的解决合乎道理。
Nina 与家庭的矛盾有两个:一个是之前的霸凌与退学,一个是现在的放弃学业搞乐队。
关于第一个矛盾,父亲当初让 nina 接受调解,是为了更好地获得大学入学推荐。Nina 则不想接受这种利益考量上的最优解,也讨厌为了利益最大化就妥协的自己,最终选择了拒绝妥协,也促成了后面的一切。需要强调的是,动画中家人从来没有否认 nina 被霸凌了,家人也没有出现类似于“怎么人家不欺负别人”的话语,也没有就此事爆发肢体冲突。Nina 和父亲矛盾的核心是要毫不妥协,还是要做这笔“大人的交易”。
而本次返乡,父亲领着 nina 来到了学校,和校方“撕破脸皮”,则是父亲修正了自己的态度。在校方面前那句“你没有必要这么说,你可是受害者”,就是认可了 nina 应该硬刚到底的思路,愿意和 nina 站在一起了。
和校方的谈话,实际上是父女之间的对谈。Nina 阻止了父亲对校方的逼问,她不在乎校方的态度。而父亲下电车时的那句“我也有想说清楚的事”,在我看来也是有事情要对 nina 说清楚。关于“霸凌与退学”的心结,父亲承认了自己的错误,承认了 nina 行为是正确的。
关于第二个矛盾,严格来说并不是一个矛盾。从父母的视角来看,在外求学成绩一路下滑的女儿毫无征兆的一封信说要放弃求学而组乐队,当然会要求女儿必须面谈把事情讲清楚。
在第一晚的家庭聊天中,父亲对于 nina 的说教集中于“当初的约定”和“任性”,并没有直接要求 nina 退出乐队回去学习。而在第三天早上 nina 离家前,父亲认可了 nina 喜欢的音乐,也还给了 nina 租房的钥匙,就是接受了 nina 放弃学业玩乐队。
这一次离家时,nina 一路上不再有孤独感了,她这次离家时可以感觉到家人的支持了。
矛盾处理到这个程度就够了。
在我看来目前的处理方式就是最好的处理方式。我这里设想两种其他的剧情,并解释在我看来为什么都不如现在的解决方案好。
假设朝着更加大团圆的方向设想,即父亲对 nina 说出了“对不起”。我完全可以接受这种剧情,但目前的处理更符合我对于东亚家庭的体察。
假设朝着更加分裂的方向设想,即父亲和 nina 彻底谈崩。但显然父女一定不可能因为第一个矛盾而谈崩,因为这件谈崩的结果就是现状。如果父亲和 nina 谈崩,只能是因为父亲彻底反对 nina 玩乐队而强硬要求 nina 继续学业。但这个乐队和学业的矛盾完全没有铺垫出非爆不可的趋势,毕竟 nina 学业不佳本来上大学也堪忧(不堪忧的话父亲也就不会主张妥协换推荐资格了),既然父亲之前没有把学业看得那么重要,现在自然没有理由逼着 nina 退出乐队。更何况,这种走向是忽视了父亲对于 nina 的爱与关心。
剧中许多细节非常符合我对于东亚家庭的体察和观察。
在第一夜家庭讨论时,父亲非常“东亚”地强调了父母的付出,强调了父母对于子女的管理权力。nina 非常反感这种讲法,强调退学、去东京“都是我自己做的”,这是在强调精神上的支持。没有精神上的支持就不会有“共同体”的感觉。不妨设想 nina 赴东京全力备考却最终落败了,nina 会觉得自己输了,而输给的对象包括了父亲。Nina 是不能和父亲抱怨的,因为父亲反对她去东京。父母的确付出了,但 nina 的确孤身一人。即便他们是父母,也没有给予 nina 被支持的感觉。
在第二天,父亲关于当初霸凌事件的“道歉”也很有东亚特色。我认为父亲下电车时的那句“我也有想说清楚的事”,以及后续“你可是受害者”,就是父亲对于当初没有支持 nina 的道歉。但父亲宁愿和学校提前谈好,宁愿带着 nina 和学校撕破脸皮来证明自己悔改了,他也没有对 nina 说出“对不起”。明明自己做错了,也意识到做错了,也愿意纠正错误,但就是不会说出那句“对不起”。
在第三天早上 nina 离家前,即便是父亲守着大门“诱捕” nina,早已准备好了为女儿送行,但他依然不会直接露面,而是直到 nina 跑了出去他才去追。甚至是 nina 先在言语上示弱,先承认自己的肆意妄为并关心父亲的身体健康,他才出来露面的。
我不会说“这简直就是我”,因为 nina 家更优秀。
我认可这一集,自然是基于我个人的家庭体验的。我从小到大也和家里人就许多事情超过许多架,第一天晚上家庭讨论时 nina 父亲的说教主旨常常出现在我父母的口中。我看这一集时常常体会到一种“既视感”。但我很难说“这简直就是我”,因为我觉得 nina 的家庭是一个相当优秀的东亚家庭。
从父母的角度,动画中没有任何迹象表明家庭里出现过肢体冲突,甚至父母也没有呵斥过 nina。而我的家庭吵架时不少发生肢体冲突,吵架所用的言语也更不讲逻辑,所用的语气也更加强烈。我与父母吵架时,事情不如 nina 家的重要,但烈度要更大。
从子女的角度,动画中姐姐拍自己腿让 nina 来休息的动作足以证明她们的关系之亲密,而我与我弟弟的关系则又弗如远甚。nina 决定玩音乐时把存折寄回了家,但我即便我已经成年了也正在依赖着父母。
我不是抱怨我的家庭,我的家庭是一个有爱的家庭。我正是知道即便是像我家一样的家庭也是一个我爱着的家庭,才更会觉得 nina 家庭的和解是理所当然的,才更会觉得 nina 家的一些细节是打动我的。
本集在叙事上也可圈可点。
在学校交涉这一幕中,在 nina 听到父亲那句“你没有必要这么说,你可是受害者”后,给了 nina 一个嘴部特写,然后将镜头切回了乐队队员,随后切到了当天黄昏 nina 回家。
Nina 的嘴部特写是一个小张口,一个抿嘴。在我看来,小张口是 nina 心结的解开,抿嘴是 nina 的埋怨。Nina 去东京是为了证明自己是正确的,而当父亲说出这句话以后,nina 就无需证明了。而 nina 的抿嘴则是一种埋怨,是埋怨父亲明明早就明白是非对错,为什么当时不支持自己,而是现在自己放弃学业了,才做出这种类似于认输、补救的动作。镜头没有再展示 nina 在学校的内容,避免了后续的展开,有些取巧,但倒也算是留下了想象的空间。
在父亲“承认错误”的晚上,姐姐和 nina 说了往返新干线车票是父母托队友给的。这些信息没有铺垫,恰如母亲突然出现在 nina 打工的吉野家。这种冲击感不仅是对 nina 的,也是对于观众的,体验也相当不错。
P.S. 写作本日志时,我感觉自己文本组织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严重下降。一开始我打算顺着 ep. 10 的剧情进行分析,但写下的内容东一榔头西一棒槌,文字琐碎词不达意。索性删除重新写了一份,但新的内容再读一遍也觉得不甚满意。趁着自己还没有更加厌恶自己的文字,速速发出。自己后续也有必要多练练成文章的写作了。
内容来自Bangum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