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讯发布

即时快讯 0
太阳永远失去了她的光芒,我便成为月亮用余生相伴

为什么我认为《梦灯花》是国GAL之光?
因为考虑到作品比较小众同时也作为一个推荐贴,我会尽量避免剧透,放心食用。推荐b站专栏阅读,体验更佳~为什么我认为《梦灯花》是国GAL之光?
为什么我认为《梦灯花》是国GAL之光?
先说结论:全成就通关后,我觉得哪怕原价108买,这游戏都值回票价。

通关这作后彻底颠覆了我曾经对于国产二游和旮旯剧情里大多是自我陶醉夹带私货和谜语人的刻板印象。如果你也喜欢看女孩子互扣贴贴,比如最近火出圈的魔裁(引流致歉),且对剧情有一定要求的玩家,请务必不要错过这作,我认为妥妥的国GAL之光。
为什么我认为《梦灯花》是国GAL之光?
刚开始玩的时候,你可能会觉得它慢热,甚至有点无聊。但请相信我,坚持下去,绝对不会辜负你的耐心,如果你接触过命运石之门之类后期发力的作品,那应该更不用我多说什么了。

简单说说宏观上的优缺点。这作的美术和音乐,放眼整个视觉小说圈,也绝对是业界T0级别的存在。不仅是立绘和CG,连整个UI设计都透着一种剔透的玻璃糖果质感。初看只觉得可爱、梦幻,仿佛置身于一个永远不会醒来的童话。音乐方面也不用多说,阵容豪华,日常曲的轻松惬意与终章时的宏大悲壮一应俱全。
为什么我认为《梦灯花》是国GAL之光?
剧情方面,也是本作争议较大的部分。游戏前期节奏慢,还会在本就平淡的主线剧情中穿插支线,甚至是一下冒出来一大堆,确实很影响初期的体验。但是相信我,恰恰是这看似冗长、琐碎的日常铺垫,才让后面的爆发显得相当有力,到了后面连支线都精彩无比。

全篇没有很烧脑的反转,也没有什么黑深残的猎奇展开。总体来看,叙事非常朴实,不过也十分踏实。这种踏实很可怕,就像是一场漫长的温水煮青蛙。前半段看着主角吵吵闹闹、看着她们为了成为游园者的小小梦想而努力,像是一部这就该是这样的废萌日常。然而,当世界观的真实面目被揭开,当那些伏笔被一一收束时,就会突然发现,之前的每一句玩笑每一次约定,此刻都变成了回旋镖?。非常奇妙,这种细水长流的感觉谁玩谁知道,真的让人回味无穷。到后面,有一些剧情甚至可以说是老套,但是哪怕可能都猜到剧情了,却像是不经意间被白纸划破了手一样,玩着玩着眼泪情不自禁就留下来了。一开始连角色和名字都难以对上号,推着推着就全部刻在心上了。

战斗和解密部分,大多确实比较枯燥冗长,建议直接打开所有官方战斗辅助,然后直接此夜的弓箭流萃光技启动。

接下来是对一些感触很深的对话内容的粗浅分析,可能会涉及轻微的剧透,新玩家可以酌情选择是否继续阅读。虽然我感觉看了也应该根本记不住

为什么我认为《梦灯花》是国GAL之光?

游戏后期此夜和熙夜探讨过一个问题:

为了已经失去的东西感到痛苦,是不是对的?

或者说,要是对逝者的思念会继续产生损失,那我们还该不该去为她们缅怀,为她们悲伤?

原文如下

【初灯熙夜】
是啊,以前...曾经有人问过我一个问题——
为了已经失去的东西感到痛苦,是不是对的?
或者说,要是对逝者的思念会继续产生损失,那我们还该不该去为她们缅怀,为她们悲伤?
【梦灯此夜】
可是,这些事我们本来也控制不了啊?
为失去的东西痛苦,甚至因此做出一些不理智的行动...
这只是一种自然而然的反应吧,根本就谈不上什么对错。
【初灯熙夜】
作为回答,你说得当然没错。但那个提问者想问的却不是这个问题本身。
她真正想知道的是,面对这种情况,自己该怎么做?
否定痛苦的人,会强迫自己不去思考,而是执着地投身于下一件与此无关的事情当中。
自然,事情是无穷尽的...她就得以借此减轻这种痛苦,至少获得暂时的逃避。
【梦灯此夜】
那么,那些承认痛苦的人才是对的了?
【初灯熙夜】
不,因为她们也未见得能好到哪去。
我就知道有这么一种人——她们好像终日沉溺在那场失去当中。
痛苦本身反而成了她们的庇护所,她们得以躲在其中,借此对其它的一切不闻不问。
当然,这不是批判...我觉得她们只是吓到了,而试图用种笨拙的方式来避免另一场不幸。
【梦灯此夜】
要是这两种人都不正确的话,或许还有一种对待失去的态度?
【初灯熙夜】
哦?怎么讲呢?
【梦灯此夜】
既不承认也不否定——只是接受它,虽然依然感到痛苦,但也平静地面对结果。
【初灯熙夜】
但接下来呢?接受了以后,接下来又该怎么办呢?
【梦灯此夜】
呃...为了让自己、让别人不再经历相同的痛苦而奋斗?
【初灯熙夜】
...说得不错。就个人而言,我还挺喜欢你这个答案。
问题是要怎么做。
【梦灯此夜】
只要去尝试,总会找到办法的...只能这样去相信了。

之前在推樱之诗的时候,就对于中原中也的春日狂想印象很深。两者有点相似刚好放一起讲讲。

春日狂想起始于一个绝对绝望的命题:“所爱者死去之时,我必须杀死自己。”这是一种与沉溺于痛苦者完全共鸣的终极悲伤,即把自我与失去一同殉葬,视痛苦为唯一的真实。然而,诗歌的转折正在于“然若如此,仍想罪业深重,且漫长地生活下去的话”,一种求生的本能催生了“侍奉之心”的萌芽。

熙夜口中那些否定痛苦的人,试图通过投身于无穷尽的事务来逃避,他们的行动缺乏侍奉所要求的虔敬与联结,不过是用喧嚣填补空虚,其服务对象是一个虚无的未来,而非当下真实的生活与情感。相反,那些沉溺痛苦的人,则将自己完全献祭给了过去,他们将痛苦本身神化成侍奉的对象,在其中构建了一个庇护所,却也因此屏蔽了与外界的交流。一者逃避当下,一者活在过去,都未能真正践行那种面向生活本身、谦卑而投入的侍奉。

那么,何为真正的侍奉?春日狂想在第二章给出了近乎琐碎的示范,像是熟读书本、礼貌待人、踩着拍子散步、向熟人与卖糖老爷爷致以微笑。这并非宏大的救赎,而是在认识到做不了什么特别的事情后,一种将自身从痛苦中心移开,转而以微小、确切的行动去修复与世界联结的修行。而此夜的回答“接受痛苦,并为了让自己与他人不再经历相同痛苦而奋斗”,相当于将这种侍奉之心行动化了。它从诗歌中个人化的近乎静观的虔敬,走向了一种更广阔更具使命感的实践奋斗。接受痛苦,对应诗歌中从迷茫到平静的转变,而接下来的奋斗,则将从被动的姿态,转化为主动的创造,将个人的伤痛转化为利他的动力。

看到此夜最后说 “只要去尝试,总会找到办法的...只能这样去相信了”,感觉气势上还是差了口气,有点小小的失望。不过也与诗歌中看似平淡却需要巨大意志力维持的日常修行,在精神上相合。这份相信,并非乐观的确信,而是在认清生命美丽易逝后,一种在虚无中主动建立意义的选择。侍奉之心便是这绝望中生出的花朵,最深沉的缅怀不是放任被痛苦吞噬,而是怀着这份无法消弭的失去,更认真、更虔敬地去生活,去守护,去奋斗。就像诗歌中踩着拍子的散步与握手,我想这也是此夜所追寻的,在接受之后那条充满力量的、向前的路。

为什么我认为《梦灯花》是国GAL之光?

然后是照夜留下的笔记中的独白

我总有一日会死去,我希望是死在与暗兽交锋的战场。
作为“游园者”制度的建立者以及最初的队长,那是我理所应当的归宿。
很遗憾,我想要为光使们做的还有更多。我想要看到黑暗终结,光使文明再次复兴的那一天。
同时我也不觉得遗憾,因为“游园者”让我看到了希望——只要我们前赴后继,总能等来那一天。
“光明”正是这样一个东西:它今日落了下去,明日总归还要升起。
我并非为我终会死去而悲哀,相反,我因此而感到斗志昂扬——我可不是大家以为的保守派。
因为我们在反抗的,并非暗兽或者黑暗,而是命运本身。
可以说,我们生活在无止境的苦难之中:无序的暗兽潮,就像我们的诞生一样没有道理。
而我希望,由我领头发起的反抗,可以让光使们领悟到一丝微小的意义——
生命的尊严,可以超越苦难本身。

这应该是是整部作品剧情的最高光时刻。刚刚分析的此夜与熙夜的对话是在探讨生者如何面对逝者,照夜这段独白则是在告诉我们,注定要牺牲的人,如何定义自己死亡的价值。

作为初代队长,她最伟大的地方在于没有被即将到来的黑暗吓倒,相反,还在夜晚中预言了黎明。“光明正是这样一个东西:它今日落了下去,明日总归还要升起”,这句话很有意思,典型历史辩证法的比喻,这不是单纯的乐观,在光使文明的至暗时刻,以一种可怕的冷静,确信死亡并非光明的终结,而是下一次升起的铺垫,也符合她作为第一个敢于在无序的无夜原中,构建了游园者这一有序制度的先驱身份。似乎也能以此窥见无夜为何如此热烈燃烧自己的一斑,可能这种不为苟活而为了尊严而战的基因,就是从无夜那一脉相承下来的。

当然,这段话不只有历史辩证法,还将本作的悲剧美学提升到了存在主义的高度。世界最底层的恐怖就是无序的暗兽潮,就像光使的诞生一样没有道理。生命是荒谬的,照夜承认了光使可能只是某种无意义的产物,但即便诞生没有意义,我们依然可以创造意义。 “生命的尊严,可以超越苦难本身”,是她留给所有光使最沉重的遗产,我们也许会在此消亡,但只要我们是为了捍卫某种超越本能的东西而死,那么这种消亡本身,就是比永恒更耀眼的光芒。她不需要光使们战胜死亡,她要求的是在面对必死的命运时,保持一种高贵的姿态。我没记错笔记只有绚夜看了,不过其中的精神和TE中此夜的选择是一致的,还是让人相当欣慰的。

为什么我认为《梦灯花》是国GAL之光?

这部作品的结局很有意思,不仅有类似Clannad里收集光玉一样的TE剧情锁,还会根据战斗的胜负改变结局走向。

在某个选择了现实的Normal End中,此夜最后有一段自白。

——然而,不知道怎么的,我却并没有感到不安。
很奇怪吧?我明明在抱怨这种动荡的生活,心底却依然能感觉到平静和勇气。
如果一定要问为什么的话——
或许是因为我认清了生活的面目,知道它本来就该是如此吧。
我们视若珍宝的,也许下一刻就会被撕碎。拼命苦寻才拥有的,可能第二天就会失去。
我们正是在这样一个冰冷无情的世界中苦苦挣扎。
耀夜小姐说过,世界的冷漠横亘在我们的愿望和我们的现实之间。
所以无论我们怎样呼唤,它都绝对不会垂怜我们,施舍给我们哪怕一丁点可怜的幸福。
所以,我们只剩下了一条路,毫无疑问也只有一条路可走。
那就是反抗
反抗暗兽,反抗绝望,反抗..死亡。
我们正是在这种痛苦的反抗中觅得生存和清醒——并且,我们也将赖此继续生存下去。

相比逃避现实的ED,这里也能明显感受到此夜的成长了,通常,面对“动荡的生活”和“随时可能失去珍宝”的威胁,人的第一反应是恐惧、焦虑,或者是祈求神明的庇护。 但此夜感到的却是平静。这种平静并非源于无知,而是因为她决定不再寄希望于梦境了,其实也就是承认并接受了残酷的现实真相。(现实不易,此夜叹气)。当你不再期待世界会对你温柔以待时,世界就再也无法通过「残酷」来伤害你。这种平静,是一种已经触底后的脚踏实地。她也不再是一个因为被划破手而哭泣的孩子,而是一个看着伤口说原来这就是痛的大人。这个结局就比较唯物主义了,没有常见的唯心主义神话,即只要我也努力祈祷,奇迹就会发生。愿望是愿望,现实是现实,中间没有名为怜悯的桥梁。这种认知是非常痛的,但也是非常必要的。承认世界不会施舍幸福,是学会自己去争取幸福的前提。

最后一句也相当耐人寻味哈,不是为了胜利而反抗,而是为了生存和清醒。在无夜原,何为生存? 在暗兽环伺的世界,不反抗就是死,这是生存。但是何为清醒?这才是重点。在这个绝望的世界里,麻醉自己是容易的,沉溺悲伤也是容易的。但唯有反抗,能让人感觉到自己还活着,感觉到自己的意志没有被环境吞噬。反抗不是一种战时状态,而是作为一种日常的生活方式。对此夜来说,反抗不再是某个高光的英雄时刻,而是像呼吸一样自然、像心跳一样必要且自然。这是一种凡人的英雄主义,突然想起长山香奈了(笑)。不需要像太阳一样燃烧殆尽,也不需要像月亮一样苦守长夜,要做的是在每时每刻都带着对命运的抗争。

为什么我认为《梦灯花》是国GAL之光?

有点意思,有点意思奥,其实接下来还有一段话

但我依然不会后悔选择了这条道路。
因为无论何时,牺牲都不是光荣的一
它永远都只能是被迫承受的抉择。
而且,即便一定要牺牲的话,那也应该首先牺牲我们自己。
尽管我们自己的努力不能立竿见影地改变任何事......
但是,它却明示了我们反抗的决心和勇气。
我们会继续战斗下去,继续对抗一个明知哪怕无夜大人苏醒,我们也不可能战胜的敌人。
我坚信,我们毫无疑问会在这种战斗和反抗中窥见希望。
因为这种战斗和反抗,就是我们的存在本身。

在游戏前期,或者说在大多数光使心中,无夜大人是绝对的信仰,是救世主。只要无夜醒来,一切都会好。但此夜在这里彻底打破了这个幻想,哪怕昔日的太阳回来,也改变不了世界残酷的本质。这是一种彻底的绝望,但是对未来的真正慷慨,何尝不是把一切献给现在?当众人不再期待一个全能的救世主来逆转战局时,不再等待神迹时,她们才真正成为了自己的主人。在一个注定毁灭、注定无法胜利的世界里,战斗的意义是什么?此夜给出的答案是:战斗本身就是意义。就像西西弗斯推石头上山,石头注定会滚下来,但推石头这个过程,证明了西西弗斯还存在着,证明了他没有向重力和祂屈服。对于游园者来说,也许明天就会死,也许世界终将陷入永夜(灵梦,这是异变啊!异变!),但在挥动光杵的那一秒,在保护同伴的那一刻,她们确确实实地存在过。这种存在感,就是哪怕黑暗吞没一切,也无法剥夺的希望。

为什么我认为《梦灯花》是国GAL之光?

在这个浮躁的时代,很难得能遇到这样一款愿意沉下心来好好讲故事的游戏。这是一个守护与牺牲的故事,它不完美,但它有着极其动人的灵魂。

园外的神明们,无夜原欢迎你的到来,这绝对会是一次美好难忘的旅途——

为什么我认为《梦灯花》是国GAL之光?

感谢您在百忙之中阅读我的文章!

写在最后,想把这段文字献给本作的原画师之一,DomotoLain(莲子)老师。

在游戏发售前,她离开了我们,去往了真正的“梦界”。或许,梦灯花不仅是关于少女们的冒险,更是一首献给已逝之光和守夜之人的诗。

当我惊叹于无夜原那如玻璃糖果般绚烂的色彩,沉醉于少女们流光溢彩的眼眸时,我并未意识到,这是有人用生命最后的余晖为我们编织的梦。正如照夜笔下的:“光明正是这样一个东西:它今日落了下去,明日总归还要升起。”莲子老师虽然离开了,但她留下的画作,将成为永不熄灭的梦灯。一个个鲜活的角色跃然屏上,就是她存在的证明。各位,在前行之际,也不要忘了我们曾经都付出了些什么。

她不是陨落的太阳,她是化作了星星,镶嵌在了这片她亲手描绘的夜空里。

感谢您来过这个世界,感谢您为我们留下的色彩,晚安——

Requiescat In Pace. DomotoLain.

最后作于2025.11.26

来自:Bangumi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
图片 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