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人之間的情感關係並不是建立在他們情愫升起,逐漸拉近彼此的那些正在進行的瞬間,而是已然發生的結果。要驗證他們之間的感情不是看他們一同經歷感受了什麼,而是他們做了什麼,要以一種回首的角度去發掘記憶,從果反推因,才能看見二人之間悲劇下的真誠。
哪些是虛假的演技?哪些是真實?幾乎是貫穿全篇的疑問。蕾潔幾乎無時無可處在這樣一種矛盾的狀態,虛假與真實同時存在,既有身為武器的使命,也是擁有情感的個體,正如淀治所說,她確實教會了他游泳,那個作為演技的一部分情節,真的教會了他一些什麼。虛假之中,也誕生真實與不可否定的真切情感。
蕾潔的話語與其行為是不相符的,她對淀治的真實想法往往是行動已經發生後,回過頭才意識到的。蕾潔本可以在見面時就殺死他的,卻等到煙花大會被拒絕後才開始動手;在沙灘本可以殺死他的,卻只是告訴他太容易被欺騙,只將他身體麻痺;結尾她本可以逃走的,卻選擇兌現與淀治的承諾,在前往咖啡廳的巷內被殺死。
因此蕾潔篇的主題是關於實與虛的:在周遭盡是利用與虛偽的環境裡,兩個缺乏心的人因為相遇擁有了僅存的真實。而這份真實被深藏於演技之中,泳池裡的一切既是虛假的,也是他們得以獲救的答案。
二人之間的感情便是這種傾斜卻又維持微妙平衡的獨特關係,真實只能透過虛偽才能藉機傳遞,而一旦真實妄圖以完全的面貌現身,平衡便會被打破。所以最後蕾潔才必須在抵達咖啡廳之前死去,她因為試圖向淀治展現自己的真實情感,於是死在自己的選擇裡。在此,整個故事完成了工整的結構,演技的痕跡永遠留存,而其中漏出的一絲真實,也只能短暫地被察覺而後被消滅,虛假的比例總是大過真實的比例,故事將在一種無比接近卻又無法接近的動作節點結束,留下長久的餘韻。那些未竟的可能性是只有存在於觀眾心裡才會產生出更廣闊迴盪的空間。
————
無庸置疑,絕對的大螢幕電影,一定要在電影院看才能體驗那堪稱爆裂的奢侈視聽體驗。音響效果的設計非常出色,很多聲音細節都能聽出差別,包括在密閉空間裡的回聲,遠處聲音的失真,爆炸聲劇烈釋放與耳鳴時的悶音,整個環境聲音的收錄很用心。
更別提那完美渲染情緒的配樂,該癲狂時癲狂,該文藝時文藝。殘暴電子樂搭配打鬥場景瘋狂爆炸聽爽了,在留白場景的抒情上又能做到克制的舒緩流動,但在重要情感張力爆發的場景裡,又能掀起強烈的浪潮,青春的悸動與青春消逝的百感交集。
演出上,捨棄龍哥的鏈鋸人,終於能釋放邪典本色了,但癲狂的同時不忘文藝,該嚴肅還是嚴肅,該冷清還是冷清,屬於是又B級誇張又文青電影感了,龍哥當年遺憾沒拿下的,吉原達矢給你拿回來了(絕不是指口碑與票房)。剪輯更明快,更碎,長鏡頭基本沒有,有些地方的演出反倒過於意圖明顯和工整了,看到這個鏡頭就知道是為蒙太奇而出現的。此外,有些演出過於強調誇張的衝擊,反倒失去了那種遠遠觀看的荒誕感。
作畫打鬥打了塊一小時,後半段從頭打到尾,資訊量太大,一堆線條和色塊在那邊飛來飛去碰撞,作畫爽是爽了,但是眼睛花了,細節真的很多,很適合回家慢慢一幀一幀研究打鬥作畫。
順便說下藤本樹的場景。藤本樹確實是製造印象深刻場景的天才,他筆下的優秀場景,往往是遵循著一套B級片般的思維。那些浪漫或痛心的場景,是某種不合時宜,打破常規發展的走向,使觀眾的期待落空,產生一種荒誕、令人意外的效果。庸俗的堆砌的煽情場景只能製造陳濫的情緒,擾動的、不和諧的場景卻反而能夠引發前所未有的深層情感。
很久沒看過這麼精彩又後勁這麼大的電影了,電影結尾,聽到Jane Doe響起時,我整個人攤在座椅上,遲遲不想離開,腦子裡全是蕾潔的畫面,惆悵的情感難以釋懷。至今每次聽到Jane Doe,胸口都會產生一種洶湧而又剔透的情感,那是一種遺憾卻又不禁覺得無比美麗的感受,然後是腦海裡不斷回放的蕾潔的各種場景。我的心被蕾潔奪走了,此後或許再無悲喜。
来自:Bangum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