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讯发布

即时快讯 0

     回头来看这本作的成功内外有不少因素的。
     外部影响来说,刚好乘上了日本动画全球化的这条大船,在向外发展的过程之中出现了的一部恰到好处的作品。前期依靠流媒体飘洋过海在全世界都得到了不错的曝光度,经过了一系列群众基础的沉淀与制作技术的沉淀后,才得来了这来之不易的票房。
      中国市场的开放态度则是一个美好的时间巧好。一方面来说,国内市场脱离了电影院疯狂扩张的高增长阶段,过去那种依靠头部个别影片即可带来两位数增长的日子一去不复返。这意味着国内的院线必须通过引进更加多元化的影片来带动整个市场的活力。但彼时无论是国产电影的产能,还是进口影片的配额都是远远不足的。在这种片源稀缺的情况下,日本动画的引进成了一种可考虑的选择,从哆啦A梦、柯南到春之杯、游戏人生,再到近两年,日本动画在院线的引进规模逐年扩大,国内的审核尺度也在一点一点的探索着更大的边界。以这部作品的尺度可以说在早几年肯定是进不来的,而再晚一点,车力巨人就来哩~
       而内部来讲,原作其实是有优势的,比起过去老一辈的少年漫画其落脚点其实更偏向于“复仇”,这种算是比较普世的情感有广泛传播的基础,而且情感冲动比起那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拯救世界也更加“浓郁”一些,而且原作的这个最终舞台无限城很适合电影这种媒介来表现一种空间之美,相比之下忍界大战和尸魂界都缺乏这一点。也就是说,这个剧本比起古早少年漫,更适合作为一部跨地区传播的商业大片剧本。
       一部影片的命运,既要考虑个人的奋斗,也要考虑历史的进程。

       关于国内电影市场与机制。院线端来说大陆八万多块屏幕放500部电影日本三千多块屏幕放1000多部这种都被念烂了虽然是事实,但是国内同时也面临着更加复杂的经济环境。第一是巨大的南北差距,仅仅上海一地可享受的文化活动与产品就可以拉开其他所有地区一个身位。第二是更为严峻的城乡差异,可能很多人不知道国内到现在还保留着流动放映队电影下乡的工程的。但是这一工程现在问题多多,首先是网络的诞生催生出更多多元化的文化娱乐方式让这一工程的意义本身就下降了,其次流动放映的形式花费高,内容少,我没有找到全国的花费统计但是以我们省的绩效报表推算来看,全国至少也得十几亿,并且以我对中国农村的了解,基本都是这里山路十八弯,十几亿是很难做到很好的效果的。这八万块屏要兼顾960万平方公里上无数的县城与乡镇所以基本是虚胖的,但是我觉得无论如何每年放映到1500部我觉得是应该要的。如何推行分线发行的同时兼顾空间上的差异是一个很迫切且现实的问题,毕竟谁也不想哪个电影要上了一看哇又是沪爷独享吧。借助现在的科技手段我觉得不是完全不能做好这一平衡,但是这需要极大的改革魄力与执行力,我认为当下是不够的。
       制片端,国产片来说,国内的体制对中小投资者其实并不友好,审批难度大,发行成本高,大体量的搞兼并,小体量的生存空间不断被挤压。租借女友里那种排独立电影在国内难度就要大很多。现在其实是一个全民创作的时代,随手啪啪拍个短视频就能是一个作品,甚至能是一个剧。你要放在短视频平台只需要点击上传按钮,ai审核装模做样糊弄两下就算完了,但是要想放在影院里这个难度就要大太多,需要提前备案,拍后审批改片,拿龙标,才能去找发行商,发行商给不给你发行还要另说,全是阻力。如何卸下这些阻力,也很难。
       引进片的话,国内引进片的发行是被中影和华夏垄断的,以鬼灭之刃为例,民营企业需要先花一笔费用代理版权,然后找中影集团,由中影集团去送审、发行。发行方始终是中影集团,所以最后分账的时候,中影肯定会再分走一部分,而且垄断的行业肯定是不少挖的。所以实际的引进方两头挨堵,除非是潜力巨大的商业大片,其他片子引进积极性就会小很多。而这与我们一开始说的“我们需要更多元化的影片拉动市场活力”是相悖的。剥离审批与发行,撤掉中影与华夏的垄断经营,方向很明确,做起来很难,这里面还牵扯到国产片与进口片的配比问题,国外虽然名义上说靠自律,但其实都是在偏袒本国影片的,不过在国产影片贡献绝大多数票房的当下,我觉得这个问题不是特别大。
       最后再说日本动画在国内院线,首先日本动画不但与国内在相近的文化环境之下,其次在互联网野蛮扩张的时代留下了不俗的群众基础,这是一个很流行的爱好。中国电影陷入低增长期与日本动画出海的进度其实差不多都是同时发生的,理想的情况下,国内的电影市场与日本动画可以说都是刚刚好最需要彼此的时候,本应该一拍即合的,我们能看到这两个市场融合时为了适应对方而做出的调整与磨合,但是总是会发生这样那样的事情让这件事不那么顺利,可能这就是现实吧。

来自:Bangumi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
图片 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