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讯发布

即时快讯 0

色调灰冷、镜头多静止、构图固定,配乐以古典与民谣为主,基本是欧洲文艺片的思路。浅香监督的片基本没有让人失望的。展开解读一下这片的内容。先看背景设定:

故事舞台是在現代的義大利都市。政府機關「社會福祉公社」表面上是收容重傷殘障的少女給予醫治和職業訓練的社會福利機構,但實際上是將收容的少女加以義肢改造並加以洗脑制约使其成為對抗恐怖份子的尖兵。每位少女都搭配一位輔佐官,而這組合稱為「fratello」(義大利語「兄妹」之意),每位少女對其輔佐官都有制約造成的混合了愛情及親情的絕對忠誠。

身体被改造工具化,而这种非人性又以纯真的美少女姿态呈现,是不是一股子赛博人文美学的味道?

首先社会福祉公社表面上是福利机构,实则是国家特务机关。这是在讲现代国家暴力的隐蔽性——以救助改造之名,行暴力之实。少女们被改造成义体,失去自主意志,新生的意义由他人所决定,被系统化、工具化地利用。说明现代国家机器具备将弱者的痛苦转化为统治资源的能力。这与福柯提出的生命政治概念不谋而合。

其次「fratello」这个词汇也很有意思。它是在语言上假借家庭的亲情,用来掩盖权力关系的不对等。少女对管理官们的情感依赖与忠诚是药物制约与心理洗脑后所形成的。而作品通过几位少女的个人故事展开为两种情感层次:

亨莉耶塔与特莉耶拉展现了真诚的一面:这份爱的确为她们带来了幸福,即便明知那可能是药物制约的结果。换句话说,她们的幸福与死亡并非对立——而是被制度设计为重合的。在她们的世界里,“幸福地死去”本身就是体制所允许的最完美结局;

而艾尔莎展现了脆弱的一面:这种爱是制度性的——自我因爱而存在,也因不爱而崩塌。一旦意识到管理官对自己的情感完全是一种工具伦理,死亡反倒成了自我意志的最佳证明。

其他几位少女的故事都是补充对照组:黎可代表接受极端制约的情况,几乎失去正常人的情感;安洁丽卡是在讲义体的先天缺陷与短寿;蔻拉丽丝则是侧面展现出公社暴力的本质,其管理官因向报社揭发而被灭口,自己也被洗脑忘记那个人的存在。

顺便一提,片中的反派「共和国派」,似乎是在影射意大利上世纪七十年代的极左组织赤军旅,又一个被苏联人洗脑的共产主义恐怖组织。这里也与公社形成一组对照:前者以理想的名义发动暴力,后者以秩序的名义滥用暴力,而两者的逻辑高度相似: 都是用崇高的理想去合理化杀戮,牺牲人性以维护信念。

所以想想这个故事的舞台为什么要设定在意大利,文艺复兴的发源地?这又是一层文化隐喻。

到这其实就把这片的脉梳理得差不多了。让我们来思考最后一个问题:为什么动画改编选择以少女观星作为开篇,又以流星作为结束?

星空象征不可控制的、超越社会机器秩序与逻辑的自然产物。因而立于星空之下,这里两层变化:一是少女们作为生命体意识的回归,二是人物关系得以脱离制度性的主从,短暂地成为真正的「fratello」。最后一集半原创的改编相当精彩,我认为浅香守生是完全把原作给吃透了。

故事的最后,贝多芬第九交响曲悄然响起,这首曲子象征着人类精神的普世理想——
自由、平等、博爱、理性、和谐。我猜浅香用这首曲子的意思,结尾处大人们的对话已然明了——

“平日里能轻易撂倒恐怖分子的她们,竟然在这里唱着欢乐颂。成为义体真是可惜呐。”

来自:Bangumi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
图片 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