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为了证明不起眼的人也能在舞台上绽放光芒,苦练三年吉他的波奇终于迎来了第一个舞台“结束乐队”,喜爱livehouse且想让更多人一起爱上这里的虹夏搭建了这个舞台,找到了追求个性表达喜欢孤独感不随大流的凉,带着“不纯目的”接近结束乐队的社牛喜多几经波折终于安定下来,四位性格各异的少女将以结束乐队的名义,向世界宣告她们的青春誓言。5–8关于“成长”。波奇的演奏技术一定是结束乐队最好的,但波奇的临场发挥又不能展现出自己的实力,这给波奇的演奏水平提供了很大的成长空间,波奇正在一场场演出中不断成长,直至展现出吉他英雄的全部实力;波奇的内向性格一定是结束乐队中最不利的因素,波奇在性格上的变化其实不大,最大的成长就是敢于面对内心的恐惧,哪怕是一瞬间走出了自己的舒适区,直面并经历了无数的“第一次”之后,曾经认为遥不可及的事物变得容易靠近了,这种成长是0–1的或者是0–0.5的进步,幅度很小却是停滞和前进的区别,足以改变波奇的一生,相对的是波奇想要实现梦想还有很多困难要克服,这条路将会很漫长。9–12 关于青春和伙伴。每个人的学生时代一定都想过,自己在某个方面能够大放异彩,将自己的才华绽放在人群之中,成为校园里最靓的仔。但能够勇敢说出自己的想法,正视爱好并将它发扬广大的人少之又少。波奇多年内向的性格似乎与热烈的青春故事无缘,但作者通过波奇的视角一步一步去追寻了青春,用组乐队的故事向观众展示了青春的美好时光,算是弥补了很多观众青春时期心中的一点点遗憾。波奇能够改变的主要原因就是组乐队,而乐队的核心就是每一位队员,同样也是波奇的青春伙伴。波奇在克服社恐难题的过程中,朋友的陪伴和鼓励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而关于波奇看待逛街、出游和校园活动等一系列集体事件的态度,也逐渐因朋友的出现而改变。本作虽然叫“孤独摇滚”,但以乐队故事为题材,注定了没有人会一直孤独,志同道合的伙伴一直是青春最好的宝藏。综合来讲,孤独摇滚全剧节奏流畅,氛围欢快,观影体验轻松愉快;画面取自于真实摄影+后期处理,人物作画偏可爱,属于大众化审美;剧情线偏单薄,主要围绕波奇的日常生活和结束乐队的演奏展开,属于日常向剧情;音乐属于优秀水平,其中吉他的演奏占比较大;剧中存在非常多的脑洞演出,用夸张的手法表现波奇的内心境遇,让观众真正觉得有趣。这部番剧的评分比较高,除了本身制作实力非常棒以外,它的锚定受众其实非常精准(音乐爱好者,特别是吉他爱好者),这类人群有较大概率会给出很高的评分(实际上这类人群的观影体验一定大于普通观众),所以我向偏好欢乐日常向的朋友推荐这部番,而对音乐爱好者(吉他手)则是特别推荐!

来自:Bangum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