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讯发布

即时快讯 0

一、“二元对立”的扁平化历史刻画
到底是谁说本作作者对历史理解深刻的?我就想问作者一个问题:历史发展的进程中,到底是时势造英雄还是英雄造时势?中国有句古话叫“时势造英雄,英雄亦适时”,去好好理解一下个人与历史大势的关系,但凡田中把这句话嚼明白了,也写不出这么离谱的剧情,所以说读书不要囫囵吞枣、只读不思考不理解。回归本作,本作对历史刻画的扁平和幼稚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一是改变历史依靠个别英雄。一个贵族上层都腐烂坏了的帝国政权,莱茵哈特就能在很短的时间内以军功完全颠覆统治阶级,你哪怕效法赵匡胤也好好研究一下,军事成功不等于政治得势,否则历史上就没有那么多因为功高震主被干掉的将领了。颠覆政权本质上是一场密谋筹备许久的政治活动,如何扩大自身实力、如何制造舆论、如何拉动大多数人赞成和削弱对手等都不是简单的事,而本作里莱茵哈特似乎靠着台词与旁白就获得民众支持,贵族反对势力全是稻草人等着被割掉,民众舆论自动化身莱皇脑残粉,皇位从天上掉下来,军队自动送上黄袍加身。如果田中读过我党历史知道土地革命的艰辛与意义,都知道争取民众支持是一件多么困难的事,对于普通百姓而言是张三李四当皇帝根本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如何满足最广大民众的利益,皇位的取得比民众的支持可简单多了。

二是完全误解个人与体制的关系。这点主要体现在杨威利的塑造之上,亏得有无数人觉得杨威利是本作最有魅力、塑造最成功的角色。正相反在我看来杨威利毫无疑问是作者意淫的非现实产物,属于越看越扯淡、越看越假的角色没有之一。首先这个角色的塑造正体现了田中对我上面所提的对历史与个人关系的误解,显而易见本作作者不知道一个英雄是在什么条件下才可能诞生,好像只要主帅才智无双就能成事。在本作作者肤浅的历史认知里,大概三国时期刘备能建立季汉是靠刘备的英明神武,李世民能当唐太宗肯定是个人实力智慧强无敌,朱元璋能建立明朝肯定是开局那个碗提前择定了天选明君。就不提他们身处的乱世让他们拥有颠覆现有统治的基础,更在于他们拥有的能人志士为他们提供的帮助,自身政权建立后制度的优越性等等。所以说本作所谓自由联盟的腐朽体制之上根本长不出杨威利这样的英雄,没有英雄可以不依靠时代大势和自己身后坚实的运营机制和体系的支撑脱颖而出。更枉顾逻辑的是联盟一边忌惮杨威利的势力一边又无比依赖着他打帝国,简直是左右脑互搏,但凡看过袁崇焕的历史都知道这种事根本不存在,帝国稍为玩弄一下离间计就能兵不血刃地搞掉同盟。所以就算不说一个从上到下都腐败完了的政府能否支撑下去等到外部势力打进来,就说一个政权能够支撑,肯定是整个体制其他零件还能正常运作,根本不是依靠单个人就能撑住的。这是典型对社会和政治运行机制理解肤浅的表现,属于读历史传记就读了个人物故事会的水平。

三是历史变革的艰辛被省略和无视。这点主要针对莱茵哈特对于旧贵族势力的清算上,在本作动画中就是几句台词和几页PPT画面就搞定的内容,这是对历史发展的认知不清和极不尊重,如果旧有势力那么容易就被草根上台的革命者颠覆(都说清政府腐败无能透了),我国的辛亥革命、二次革命、北伐战争就不用那么辛苦,俄国的二月革命、十月革命等就不用总冠上“不彻底”的称号了。这些历史发展重大节点背后艰苦卓绝的斗争、这些螺旋上升的曲折进程,就这样被作者轻描淡写地一笔带过,成为莱茵哈特霸业之中一个小小的褶皱,就这种水平的所谓“历史书写”,也好意思说有深度?

二、“落后时代”的复古型军事描写
昭和死宅的军事认知水平我早在日子岛无数二次元作品中见识过了,大多在二战思维之下意淫太阳岛强无敌,最喜欢干的事就是套着未来科技背景的皮写还在依靠个人谋略和武力的冷兵器武斗战争,明明科技发达却硬穿着铁壳高达皮舞刀弄枪的“赛博朋克”,简直是祖宗之法不可变,传承和抄袭了一代又一代,也不知道与时俱进。奈何田中可能比他们年纪都大所以军事认知水平也是格外复古,都不是一二战思维,直接是冷兵器时代的骑士对冲战水平了。

一是套未来皮的伪科幻。仿佛大洋彼岸美帝的《星球大战》是个什么时尚单品,明明没有科技发达的客观发展条件和背景,偏偏要井底观天去意淫未来科技宇宙战争是什么样,写出来自然就是个夏虫语冰的水平。不说宇宙战争的战术思维还停留在二维平面的问题,哪怕你把大炮对轰写明白了呢?当未来战争还在着重强调个人武力和指挥官的“奇技淫巧”时,就已经说明此人根本不理解科技在未来战争中的决定性作用,帝国拥有更强的经济和工业实力之后,通过科技碾压制造更先进的武器装备就能把同盟摁地上揍,本来战争背后就是经济与工业实力的较量,制造的武器拥有更远的射程、更强劲的穿透力、更快的飞行速度、更完善的通信能力等,有这些技术力派100个杨威利都不顶用,这是二战时期就证明的道理,结果优秀的田中连这个都不明白。更别说老古董的他更不可能知道所谓的信息战网络战这么时髦的概念了,所以说你写啥未来科技“星球大战”呢?他的知识储备建议写架空世界的中世纪骑士对冲。

二是中世纪风的肉搏战。帝国大军压境,同盟搞出依靠特工部队突入敌方指挥舰实施斩首行动,我都不想说这是什么封建时代的战术了,突入帝国旗舰后双方不靠枪支互射开始靠冷兵器肉搏,以毫无攻击逻辑的招数进行镜头快切左右尬舞,我说你但凡携带高爆炸药直接把指挥舰自杀式炸了都更简单,至于其他诸如指挥室没安装隔离门跟个广场一样随进随出之类只要坐过飞机都知道的常识就不说了。不知道那群喜欢拿《星球大战》光剑对砍老梗说事的人是什么脑回路,难道傻逼的遗产还是要忠实继承吗?作者脱离不了前作局限吗?还美其名曰“中世纪的浪漫”。至于杨威利所谓智将就搞出特工突袭敌方指挥舰的策略,可真是智慧,那么在《亮剑》里依靠山本特工队突袭八路军总部的筱冢义男也是智将,大概这也是日子的“祖宗之法”。

三、“浪漫主义”的爽文化叙事手法
讨论了本作根本层面上的思想认知问题,我们再回过头来思考本作的创作逻辑,其实很容易看出《银英》本质上还是日式“普通中学生拯救世界”的爽文套路,它完美符合日式二次元爽文“主角龙傲天”“配角弱智化”和“画面无逻辑”的标准配置,当然最后一条“画面无逻辑”主要是动画组背锅,没有看原著小说不能断定是否许多傻叉剧情就是原著原设。

首先,主角龙傲天。作为《银英》第一人气王杨威利就是典型的主角光环闪瞎眼的代表,拿着剧本宛如开了天眼,在毫无情报的情况之下对帝国的一举一动了如指掌,比如在毫无情报的情况下得出帝国走费沙这种推测,莱茵哈特肚子里的蛔虫都没有杨威利了解他。而这种毫无支撑、莫名其妙地天眼式预测越多,“不败的魔术师”“常胜天才”之类的头衔越多,你越会觉得杨威利的人设不可信,这种塑造是典型的依靠作者给角色开挂来凸显角色厉害的三流手法,而非依靠相同情报下合理的逻辑推断。当然或许有人会拿《三国演义》塑造诸葛亮来替田中挽尊,我只想说就算不提这种“状诸葛之多智近妖”的手法本身所引起的争议,书中其实已经在极力弥补铺垫了,强调了诸葛亮“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熟读兵法无书不知”的渊博,这是丰富的积累和深刻的洞察所能带来的料事如神,不行还能夜观天象,跟建立在现代情报系统和信息时代的背景下不依靠信息和情报却能莫名预测根本不是一个级别。

而至于为何杨威利人气高,其实非常符合死宅的审美特质,设定里强调杨威利“普通的英俊”“普通的毕业成绩”“普通人的懒散和家事无能”,这简直和现实中的死宅何其相似,但一旦开挂就是碾压敌我所有人的天才,和他的背景板队友相比就是云泥之别,这不正中死宅“外表平平无奇总想一鸣惊人天下知”的意淫爽点吗?

其次,配角弱智化。但凡和杨威利对线的对手无不被赋予了降智光环,以此来衬托“杨威利的天才”,比如坎普最终战的低能操作,罗严塔尔佯攻伊谢尔伦要塞就要冒进之类的,至于整个同盟阵营不仅上层玩政治的全员猪队友,舰队军官们也集体背景板,众人只为众星捧月烘托出杨威利一个天才。这在小说创作里至少是大于五的不入流手法,这么低端的水平如果还有人夸田中的创作,我只能说吃点好的。

再次,画面无逻辑。这一点我只能就动画表现来分析,具体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原著本身还是动画组减省或理解不到位就不清楚了。我相信四季动画里这类问题比比皆是,但我记得的主要是最近看的三季和四季,比如表现坎普的诈败诱敌战术,画面+旁白都没叨明白;比如坎普独自操作要塞撞击伊谢尔伦时撞击爆炸效果缺失,爆炸的力量全冲击我方提前撤退的舰队而对方要塞画面都不抖动一下,大抵制作组忙着表现坎普的走马灯煽情而忘记你是在执行重要的军事任务,要有任务的交代。此外大量重要剧情就以旁白一笔带过也是制作组无能的表现,当然如果你要说原著很多重要剧情也是终结在台词里,比如双壁来替坎普收拾残局就一句台词交代,那么就再加上原著也无能。

综上,我给《银英》6分,只是因为现在的日子遍地小白番,又长又无聊还幼稚,在这干废物的衬托下《银英》算是勉强带脑子能看的,除了时不时降智操作和强行光环尬吹,我看得还比较顺畅。我相信《银英》是作者田中花费了心血创作的作品,下限自然不低,比大河内之流的政斗要好许多,但由于时代局限、知识水平、格局认知等问题,本作的上限也在那里了,要吹捧成神作自然是过誉了。

来自:Bangumi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
图片 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