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讯发布

即时快讯 0

游戏本篇上线起至今,「初音未来的游戏里为什么初音没多少重要戏份」的问题始终盘绕在社区上空。而国服上线、电影上映后,这个问题不出意料地再次进入大家视野(即使带上了一些玩梗成分)。

在游戏中,C社六子或是教导者(l/n、mmj),或是倾诉咨询对象(25),但故事主角显然是游戏的20位原创角色,C社六子在大方向上,只是用音乐为角色们提供一个故事开始时聚在一起的契机。在部分故事里(mmj、ws),矛盾的解决靠的是登台表演,还算与音乐/初音有所关联;但也有部分故事(vbs、25),矛盾很大程度不是靠音乐解决,而是由与音乐/初音不直接相关的「互诉衷肠」,以人际交往的方式解决的。
而电影中,黑X初音更是愣头愣脑的。她那复读了很多遍的歌词究竟是想传达什么?虽然知道她所面对的是许多人坚持不了梦想的消沉心意,她自己所代表的虚拟歌手这一概念又做了什么呢?电影让她在五团之后又唱了一首歌,但并未做出足够清楚的回答。

但要考虑初音戏份的问题,我们不如回头来想一个更基础的问题——pjsk中的「初音未来」是什么?

她是无人不晓的虚拟歌。同时游戏里给出了一个设定:不同SEkAI中的初音,会随着心主的愿望而改变样貌、性格与知识能力。例如l/n的初音(火龙果)是乐器高手,次次剧情都有她和巡音教l/n如何提高演奏技术的桥段。就她来看,「初音未来」/虚拟歌手似乎代表了一种抽象的虚拟力量,只负责从互联网的庞大知识库里抽出实现愿望所需的知识——

但我们将目光投向炫狂小队的街头世界考察Meiko时却会发现异样——街头世界的咖啡厅分明是vbs常驻咖啡厅的翻版,meiko咖啡店主的身份显然对应了白石杏的父亲,这位甚至不一定有多了解术力口。街头meiko的源头能有多少什么虚拟、互联网可言?虚拟歌手分明是一股源自身边现实的力量,套上了虚拟与理想化的外装

当然,这种外装本身的理想化程度很高。仍以l/n举例,日野森志步当然是能带着全队一起练琴的乐器高手,但再怎么也不能一分为七,一边多线教人练琴一边迅速精进自己。不过考虑「内核源自现实」,我们能不能发散一下,有没有可能「外装同样源自现实中具体的人」,例如P主与诸多二次创作者?换而言之——

在pjsk的指导思想里,「初音未来」从内到外本质都是具体的人。在主创的观念里,具体使用媒介的人,无论创作者或消费者,都远比媒介本身更重要。
为什么不多加描写(原型)初音?因为离开了具体的人,主创写不来了。

一番长篇大论,似乎只是回到了某个早有的论调:不写初音是因为主创只想推原创角色。不置可否。

回到电影里来看,当黑X初音无法传达歌声时,她的反应是什么?去找可以传达的人。对于「什么叫用心去传达」的问题,初音向他们学习的,是如何把歌曲表演打磨得更好——一个着重技术性的角度。然而磨练技术后新一轮的尝试中,由于出场实机不合时宜、马赛克吓人等原因,她又一次遭到失败,甚至引发「初音未来的消失」。

而在电影的高潮,五团决定以自己的方式去完成黑X初音的歌时,却一致决定采取一个似乎有点「冒犯」的做法:把初音一直复读的那两段给丢开,只保留其核心情感,然后用她们各自的感性完成曲子、用各自的渠道发布歌曲。最后她们做出了五首风格与发布形式截然不同的曲子,都取得了成功,并唤回了消失的初音。

而我们顺着上面的思路,「核心是具体的人」来看,这五首歌曲的制作过程简直是一种宣称主权:即使初音消失,受这一文化滋养的人仍能凭自己的感性与能力,在媒介被断绝的世界重现她的灵魂。成功的歌曲也并非单纯的技术,更是创作者见识、好与社会能力的结晶。
不过此处不得不承认,这一论点的部分论据也是粉丝向的:玩过游戏的人知道,l/n乐队早已主流出道并把广告打到涉谷大屏,mmj四人里三个是现成的大物偶像,25是MV动辄几百万播放的互联网当红子鸡,20位原创角色设定上的创作力、社会影响力在游戏玩家眼里是不言自明的,更有五年多的故事不断书写他们的「如何用心、如何传达」。
但电影党看来……凭什么初音不行你们行呢?电影本身在这方面终究只有寥寥数笔的描写。
不得不说,这是这部粉丝向电影的原罪。

总而言之,我认为电影有意无意地,又一次表达了游戏所隐含的、略显冒犯观点,即具体参与者>媒介本身。

但是,话又说回来——我们知道,每一个sekai与初音对应的是现实存在的心愿主。那么,黑X初音对应的是谁?是电影中的那些心灰意冷的配角吗?但这些配角多是被pjsk五团所唤醒,观众甚至不确定有些人平时听不听术力口。即使如此,他们仍会被初音所关注,是为什么呢?
与其想象一个真实存在的电子天使,我们不如继续以「参与者>媒介」的观点去考察——有没有可能,存在第21位未明确道出的原创角色,正对应了黑X初音

脱去这层皮囊,这部电影的实质内容顿时变得清晰可见:一位(或是多位)喜爱术力口、又注意到了许多人苦楚的无名创作者,由于自己的创作无法传达给他人而烦恼不已。机缘巧合之下TA向pjsk五团求助,学习了许多技术性内容,却仍无法完美完成作品。最后五团自己出手表演了一遍好曲子该怎么写,终于帮助TA铸就了奇迹的一曲。黑X初音也在自己的sekai里迎来了她的心愿主。
这也可以解释什么叫「初音未来的消失」——那实际上是「砂の惑星」,初音相关的创作活动陷入低潮,过气了オワコン了简论,pjsk与初音未来有什么关系或者更直接一点,一群术力口创作者把软件删了……

至于这第21位原创角色是谁——偷懒回答,全体观众&术力口爱好者

不过圆了那么多,我还是得说,这部电影属实不太行,6.5分属你应得的。作为一名普通动画爱好者,我坚定地认为演绎>“内核”,而本作的演绎平绝对算不上高。lIVE看着像转描我也能原谅,毕竟我知道你原画资源估计也不多,手绘Live也毕竟稀有遗产。
但人物对白的信息量远不算充实,即使从粉丝视角看也不好于纯自嗨但嗷嗷放料的FGO moonlIGht lOStROom;
LayOUT质量更是远称不上剧场版水平,隔三差五就能看到身高很神秘的天马司;
作监修正水平不够稳定,但毕竟三十多个重要角色的电影,想想就很工程管理地狱,看在宵崎奏绝美侧脸的份上勉强原谅了;
前半段时常出现的大脸怼屏幕就,随你吧算了算了。

PS:这两天看到个段子:原创角色们被黑X初音吸走然后从天上掉下去那一幕,有人当即哼了一段「空の箱」,把博主乐得笑出声。不过话说回来,GBC主创访谈也提到他们为吸引年轻观众而选择制作有术力口风格的歌曲,那位哼歌的朋友,或许还歪打正着,恰是命中了本作最想传达的内容?

PS2:「创作者>媒介本身」这样的观点,在2025年的当下,它确实成立吗?再怎么现充的人,想来也听了无数次「刷tiKTok刷得人都傻了」这样的感叹,而Suno AI会如何影响业界更是让我无从猜测。本作的隐含观点显得自信乃至略微傲慢,但时代的浪潮并不一定允许人类永远傲慢。

我一介凡人,唯一的愿景不过是今后多听点好歌罢了。

来自:BaNGumi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
图片 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