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自我惘然忆亦失,唯有妆镜伴己身。欲寻吾名入镜世,怎得她人爱与恨。别离三人定己心,言巧鬼神谎她心。终辩善恶彼化己,昭昭君名了于胸。 综述:初识《化妆镜》是在steam捆绑特促看到(当时是和《one shot》捆绑,都是独立精品故事游戏),封面的哥特风loli十分诱人,遂购入一品滋味,不知不觉间已浸润“镜中世界”34小时有余,其光怪陆离的西方式的童话鬼怪故事与脑海中挥之不去,人物间个性鲜明却又有千丝万缕关系,说不清,道不明,于是乎写此文试探深浅,亦是纪念,又为推荐。 总而言之,本作为《化妆镜》系列的开篇作,在一定程度上是为之后发布的《little Goody Two Shoes》作剧情铺垫,但是后者剧情上是《化妆镜》的前传,难免在游玩《化妆镜》时感到疑惑,有一些意象尚未解析(比如留声带中母亲伊莉丝(Elise)提及的萝丝玛琳(Rozenmarine)到底是谁),有一些分歧仍然存在(比如《化妆镜》中五个结局究竟哪个最靠近真实结局,从《little Goody Two Shoes》来看“假好心小姐”这个最难达成的才是真结局,即穿越回去不让母亲伊莉丝穿上小红鞋,从而破坏(或者延迟)母亲与恶魔的契约,但是笔者认为黎明结局更加接近真相,因为它揭示了女主歌蒂娅(Goldia(理应是),不过据说制作组写的是拉丁文而且不喜欢那个“i”,就改成了Golda这个名字)的真实身份,所患有的疾病和真实背境,也是最终成功统一所有人格醒来的结局,斩断过去,直面自我),所以初次游玩可能一头雾水,百思不得其解,但是在二周目(甚至多周目)后才会豁然开朗,耐玩性较强。不过就算一周目对于剧情发展可能不甚了解,但是也一定会沉浸于几个主人格带来的不同恐怖氛围中,一窥主人公们的鲜明个性。同样,在不同氛围下的bgm又恰如其分,成功地烘托出主人公在探索时的紧张感,害怕感和继续前进的毅然感。芙蕾塔的天真暗含自私,荷佩的冷静演化为偏执,莉赛特的恐怖夹杂着逃避自我的胆怯,恩洁的宏大美好和时不时可见的戏谑很好地衬托出各个人格碎片的性格特征,同时也暗示了她们的结局,恰如其分,不失偏颇.另外这个游戏里面的南瓜也是特色之一,他们部分充当了旁白的作用,同时又活跃了主线的气氛,驱散了主角独自探索的孤单感,至于南瓜们是正是邪,那就留给玩家自己去解读啦!对于这种恐怖类型解密游戏其中之一吸引人的魅力就在于收集各种零散信息拼凑起破碎的剧情,形成自己的结局理解,正所谓“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正是不同的解读丰富了游戏的多样性,发散了人们的想象力,如此,甚好! 人物剧情及简述:主人公歌蒂娅的开朗,友善,有爱心固然令人讨喜,但是这也为她之后与其他人格冲突埋下伏笔。芙蕾塔(Fleta)作为歌蒂娅年幼时分离出来的心智人格,可爱天真,但是同时又自私固执,随着一次又一次输掉和歌蒂娅游戏,后逐渐崩溃,失去了存在的意义,走向破碎;但是幸好恩格利特(Egliette)在旁能够指引芙蕾塔才得以显现她原有的无私和友善,而非一味地强迫和发脾气。芙蕾塔的自爱是歌蒂娅所缺少的人性一部分。荷佩(Harpae)与芙蕾塔正相反,她自律,坚强,对己严苛,对歌蒂娅无微不至。不过,正是这种对歌蒂娅保护近乎于疯狂造成了其自我的解离,歌蒂娅数次“失踪”使其怀疑自己的守护毫无用处,但实际上这正是歌蒂娅找回自我的必经之路——拥有自信,而非荷佩的过度溺爱保护。在前面几次追逐战遇到的可怕金发少女是莉赛特(Lisette),她作为歌蒂娅的阴暗人格看起来是施暴者,可实际上才是受害者,从后续的情节可以看出以前的歌蒂娅受气就推诿到莉赛特身上,指责乃至辱骂她,以致于使莉赛特认为自己是邪恶的,需要受到“净化”,于是通过镜子创造了其他莉赛特分身,像歌蒂娅折磨她们以此换取内心的和解。歌蒂娅坚持帮助和理解莉赛特的行为最终促使她找到了真正的莉赛特并替她和过去的自己赎罪,取得自尊(更为确切的应该是自己的责任意识,但是没有找到很好的词来概括,只能取相近意词语)这一品格。最后的人格碎片却并非产于歌蒂娅自身,而是恶魔创造的恩洁(Enjel),她则是被恶魔欺骗——在抢到化妆镜后能够拥有像歌蒂娅一样的真实的身体,可是,单纯的虚假灵魂怎可能拥有一具真实的躯体呢?她无法接受失败,但当她认识到歌蒂娅的真诚,化为歌蒂娅的一部分,脱离恶魔的掌控,达成自我的和解。果真,如此,吗?“假好心小姐”中出现的小红鞋暗示着恶魔并非善罢甘休之人,伊莉丝似乎是没法和恶魔做契约了,但是,歌蒂娅呢?承载着四位不同人格的思绪,她能否拒绝恶魔那甜美而致命的契约,不穿上那诱人的“little goody two shoes”呢?
来自:Bangum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