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讯发布

即时快讯 0

本文主要列举一些我对巨人最终季发展感到不舒服的地方,我没办法像这篇一样写出这么好的分析。此外完整论述太浪费时间了,所以先不论述,也不会全部举例。欢迎质疑,质疑之后我可能就写具体论述了。

1.巨人创作的因果关系依然是先想好爆点,再将剧情推到爆点阶段。这是正面的创作手法,只不过有些作者推不下去还要硬推,导致违背角色性格。而谏山创在爆点之前,会做好十足铺垫,好到让大家忘了巨人仍是一部由果推因的作品。与其去揣测角色动机,不如直接分析创作目的。
比如马莱司令穆勒,为什么要先对着天空打空子弹、呼吁马莱士兵和利贝里奥收容区平民放下武器,后面又将武器对准平民呢?你大可以说因为亲眼见证了变成巨人的威胁云云。但实际上,这段戏只是为了给阿尔敏一个舞台。阿尔敏自最终季以来,一直在尝试“先谈谈,谈不过再使用暴力”,但阿尔敏和谈失败太多次了,迫切需要最后这一次谈判成功。于是才有了这段戏,理解谏山创这个小桥段的创作目的后,便可得知穆勒举枪的牵强来源。
当我意识到这一点后,就会发现牵强的地方越来越多。

2.最终季滥用对照,滥用到了什么程度?一个角色的复杂度、立体程度基本由堆了多少个对照面来决定。
最极端的例子就是希斯特利亚,她诞下孩子只有一个创作目的,就是用“新生”去对照“死亡”。
韩吉的死亡是结果论(从结果来说,飞机起飞就差这么几秒)跟阿尔敏的过程论(不管能不能谈赢,先谈谈吧)是对照,为了写这一段对照韩吉才赴死,导致韩吉被剧情杀。
甚至推走贾碧后马上被射死的收容区看门马莱大叔 跟 汉尼斯大叔都是对照。

3.傻逼宿命论。这里有两个方面:
其一,艾伦根据未来艾伦(后续简称艾导)透露给他的记忆行动,艾导担心艾伦看到莎夏的死就不发动利贝里奥奇袭,所以选择不透露莎夏的死。
其二,即便艾伦选择他自以为的自由行动,也会发现回回到记忆中的未来,比如艾伦与中东少年的互动。
发现问题没有?剧情变成了作者想怎么写就怎么写,完全不需要考虑艾伦作为巨人世界原住民的底层动机。
艾伦为什么要这么行动?因为艾导透露给他的记忆告诉艾伦要这么行动。
艾伦为什么不选择别的行动?因为艾伦通过艾导的记忆发现其他行动没用。
艾伦就是被谏山创按着头行动的。一方面如上文所言艾伦不敢反抗命运,而另一方面,真到解释艾伦底层动机时,艾伦会说:“当我发现墙壁外有人类时,我非常失望”,意思就是——“啊,我就是想这么做。”
哈哈,因为谏山创也想这么做,这跟谏山创的出身有关,就先不展开了。
宿命论剧情最好看的环节是打破宿命,其次是讽刺宿命。巨人二者都没有做到。宿命论跟穿越时空、平行宇宙一样,都会让个体独一无二的感情变得廉价,不晓得宿命的人才有真正的自由意志。

4.迷雾消散
我有个bangumi好友评论巨人第一季跟鬼灭之刃差不多,我强烈反对。抛开谏山创强到逆天的叙事节奏不说,巨人最大的魅力是“未知”,层层揭开迷雾,观众跟主角同步得知世界的真相,然后回头能发现以前所有的黑深残都并非噱头,并且对后续的剧情保留无限的好奇心。这是一眼看到头的剧本所没有的。
当年漫画读者在看海以后仍然保持的好奇心,仍然期待谏山创揭开更大的迷雾,最后发现根本没有迷雾时,才会被巨大的失望笼罩(失望的一部分原因)。
动画观众就好一些,即便没看过任何剧透,也能猜出来巨人没有迷雾了。
所以最终季通过别的方式挽回了一部分这些观感。比如立场、视角的转换,比如拔高立意到“仇恨的锁链”“走出森林”,比如将一连串的计谋(脊髓液等)全都爆出来形成连续的爆点。
但不论如何,迷雾消散了就是消散了,巨人丢掉了他最擅长的东西。

5.立意与作品观感、作品质量都无关
如果一个人吹捧巨人是神作,那么多半跟巨人的立意有大关系。诚然,巨人的立意太高了,比反战高明很多层的观点比比皆是:
作为加害者的后代,不是要承担罪孽,(中间忘了),而是要记住
只有走出森林,才能远离厮杀
阿尔敏的存在主义对抗吉克的虚无主义
……
然而立意高不代表质量高,这些观点能不能让读者信服,关键要看呈现立意的那个瞬间是否能击中读者的情绪。切不可将立意当成作品本身去赞美。名言只是一句空号,历史上比这有用的名言多了去了。
对于我上述举例的例子,巨人讨论得都还不错。
但是有些问题根本就不适合讨论,也没法讨论,比如最后巨人变回了人,这相当于丧尸横行时丧尸都变回了人。杀巨人是绝对的正义,那么杀人呢?谁又该承担对应的伦理问题。
复制人算不算自己、机器人人权等等,这些都是科幻废料作品常见的雷点,这些科幻废料作品假设不充分却对自己的解决方案充满自己,而聪明的作家会藏拙选择避而不谈。
巨人在奇幻世界观下讨论的很多议题都太现实了,仿佛这些议题会在地球发生,却忘记了这个世界上有巨人,很多议题根本不会出现。

以上是动画难看的地方,漫画难看的地方更多,比如艾伦突然坐在地上大哭想让三笠守寡,那种突然变成小丑带来的错愕成为了读者心中不可磨灭的心理阴影。动画对于情绪转变得更柔和,观众会去思考艾伦也只不过是那个少年。接受不了是一回事,至少能理解了。漫画中艾伦坐在地上坐得太快,读者还没来得及思考就大脑宕机了。
艾伦吃妈也是,动画观众至少能绕回我上文第3点的分析再去批判谏山创。当年漫画读者可是直接说“让谏山创他妈小心谏山创”的。
这些问题基本出现在138和139两话,完结篇后篇补上了这个最直观的漏洞,再加上天地一战打得足够爽,才挽回了巨人的风评。

来自:Bangumi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
图片 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