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宇宙战舰大和号到无责任舰长
“循环不止的故事,始终高歌的爱与和平。”
可能是今年的最后一篇日志,我打算以此作结。
IAN评分:8
脱胎于伊阿宋寻找金羊毛的故事,或是只是沾有些许古典风味的气息,总之宇宙战舰大和号在各种意义上都占据了该动画品类乃至全部动画类型的重要一席,从1974年的初代,不久之后的两部tv续作和持续到83年完结篇的剧场,它像一股旋风一样席卷着硅晶之梦前的日本,然后再消失30年之后重置,开始它的第二轮循环。
无论是从知名度还是意义上而言无责任舰长都无法与之相提并论,但我对于这部试图从另一侧讲这个永无停歇的故事的作品青眼有加。1974年,1993年,2013年,四十年,两代人,我将不对等的他们放在一起,试图钩织一点属于自己的东西。
敌人的侧写:
似乎所有的日本宇宙战争动画作品都必须出现这样一个反派,他们检验着主角们的发展情况,适当的给予出于自身内部问题的提示,他们有昏聩的继任者、精干的少壮派、象征性的领袖,这点非常符合万世一系的本国国情。
在大和号与无责任舰长中都有关于敌人被俘/交换到己处的内容,前者在1974的表象更加直白,古代进的愤怒让这个俘虏惊慌失措,而在2013则更加平和;无责任舰长则是将这个人造人出身的间谍归到了主角团队中,并让她在后续的剧情多次表现。
我认为这体现了四十年来的心态变化,战争阴霾还未散去的冷战时期,无论是代表现实的哪一方的隐喻,能表达也只能表达善待俘虏这样最基本的观点,而扭曲的责问让男主角替代观众说出:“我要杀了你们”
到了泡沫甫一破碎的时期,能豪言买下美国的昔日之梦仍旧历历在目,因此对于多次想要刺杀自己的间谍依旧可以摆出无所谓的姿态,用自己的人格魅力来俘获芳心。
再到又二十年后,雄心的一代人逐渐回到自己的房间里,对于同样的驾驶者,没有那么重的复仇心,也没有大度到完全无所谓的地步,这也是一件人心上下波动归位的旁证。
另一方面,能干却又吃瘪的军事指挥也是很有趣的一个组成,无论是大和号不断复活的总统,还是无责任舰长尊王攘夷的提督,两位都有独属于自己的人格魅力;在故事的前半段都出现了死亡的中层敌人,不过在后续无责任舰长尽量避开了这一部分,而大和号越来越喜欢这样的内容了。
恋爱的点缀:
在无边无际的宇宙中,孤单一人实在是一件非常悲伤的事情,于是我们看到在多么惨烈的战场或是黑暗的世界观下都存在着恋爱的片刻歇息。
大和号的恋爱显然是用着非常水到渠成的讲述方法,或许在最开始可能想把岛大介设计为一个潜在的竞争者,不过随着戏份的不断减少,反而是机器人分析师成为了干柴上的一把烈火,认真过度的古代进直到见到了自己兄长之后,知道地球有救之后才开始投入于恋爱中去;而无责任舰长的主角泰勒似乎天生带有那个年代主角的随性,以戏谑的方式对待身边所有的女角色们,实际上暗暗关心这些多少有点敏感的人们。(再到三年后的抚子号,就彻底变成后宫了)
如果把古代守看作与古代进一体两面的存在,或是将tv与ova的泰勒切开成两个不一样的人格,那么有关与敌人女皇之间的恋爱就成为了两部作品恋爱的另一个备选项。
古代和斯塔莎、泰勒和阿萨琳的恋愫都源于孤独感,前者陪伴着一颗即将死亡的星球,后者被各自心怀鬼胎的臣子包围着,她们只有在另一半出现在身边时才会露出属于少女的姿态,而在一切一切的结束,两位女皇都没能得到最完美的结局。
悲喜的交杂:
由于篇幅并不算短,在大的背景下必须要创设各种各样的单元回来实现对角色的塑造和世界观的填充,这两部作品都有着非常优秀的单元回设计,而在单元回中情感基调却截然不同。大和号的故事显然更加悲壮一点,而无责任舰长明显欢乐的多。
死亡在这两部作品中是一个时刻存在却又从未到来的东西,大和号可以有各种方式复活森雪,哪怕是冲田舰长都能给你拉回来,开始的死亡作为故事的引子存在,而哥哥最后也吐便当了;无责任舰长的死亡冲击在最后,老舰长的去世成为一件非常无可奈何的事情,泰勒道家一般的悼念方式也让死亡变得没有那么伤感。
然而故事的表象是一方面,其内部的情绪是另一方面。在大和号和无责任舰长的续作中,少年一往无前的气氛消失不见。仿佛是扯下了隐藏的外衣,剧场版爱的战士几乎成为与赞波3或是发动篇一样的东西,死亡随处可见,最后更是直接奔向自爆;而在重新启程的喜悦结束之后,剧场版和ova的无责任舰长也开始担负起了责任,闷片的意味愈发浓厚起来。
(在不久之后的抚子号,关于悲剧和喜剧的串杂达到了高峰)
主调的切变:
一切飞翔的梦想,都会在落地的瞬间失去光辉。
不只是这两部作品,几乎所有的宇宙飞行作品在战舰中和在地球上都凸显着完全不同的气氛。
处于飞船上时,只要踏出一步就会粉身碎骨的边界使得群体一定要产生一个团结的核心,当然会存在反叛的行为,而在苦迭塔之后依旧要考虑这样的问题,因此故事总归存在一个主轴;而当落地,有别于汪洋大海中战舰一样飞船的自由感与束缚感同时作用,一方面是物质上的自由,巨大的可活动空间,另一方面是精神上的束缚,重力使得灵魂无法自由飘行。
有别于这两部太空歌剧一般的作品,这样的讨论在隔壁的作品表现的更淋漓尽致:在高达的世界中,无论是在side几的表面作战,还是在地球上的突袭,暴力和血腥始终是主基调,就算剥夺了绝大多数的武器的倒A,在月光蝶绽放之前依旧人死如麻,而当战场变成未知的太空,独属于新人类的希望光芒便开始闪烁,所以抱持着相似本质的逆夏和哈撒韦在表现上呈现了完全不一样的感觉;在银英的世界中,帝国与同盟的军人们只有在宙域中才能表现出杰出的光辉,而当落地,在海尼森我们见到的是自相攻讦的内乱、是对民主的血腥镇压、是大割草与恐怖、是出于嫉妒的毁灭,在奥丁我们见到的是昏聩无能的政治戏码、是愚不可及的宫闱厮杀、是放弃未来的反戈一击;哪怕不谈论太多战争有关的内容,在浪漫的超时空要塞世界中,一旦落地所谓的罗曼蒂克就变成了儿女私情和逐渐庸俗的三角恋情节。
回到这两部作品,主调切变都来源于老人的死亡:冲田提督和哈奈提督作为过去的引路者,他们确实是圆满的,在他们尚在人世的时候见证了自己最不放心的故事的结局,悬在头上的炸弹不再落下,与叫嚣侵略的敌国暂时实现了和平,他们又是不圆满的,在那之后还会有新的势力想要染指地球,战争与和平的间奏是和平而主调依旧是解决不了的战争。
老人逝去,新人接替,周而复始,什么时候能结束呢?
反战的迷思:
这一段是我之所以把这两部作品放在一起的最大原因,也是我认为最难写的内容。
什么叫反战?
什么样的战争是正义的?
郑伯克段于鄢。
以牙还牙,以眼还眼。
文艺作品怎样能称之为反战?
将血淋淋的侵略事实摆出,不免有煽动民粹的意味,官能刺激,爱国无罪。
刻画战争中受难的平民,全民皆兵的背景真的能将某个个体称之为无辜吗?
大声宣布自己的失败,言至而心不服,空洞的大叫口号可能只会加深矛盾。
描写战争犯的丑态,文胜质则史,叛逆者将其视为精神支柱以及动员口号。
大和号的名字就宣告一定会产生争执,捏他雪风号的微风号也跑不开被质疑的结局。
模仿现实发生历史进行再创作,就会连着历史本身的争议一起收入囊中。
这样真的有意义吗?
我很喜欢这句话。
大和号在抵达伊斯坎达尔的时候回答了这个问题,无责任舰长在哈奈提督的葬礼上回答了这个问题。
资源,宗教,文明,性别,民族,思想,政体,生存空间,潜在未来,应许之地,自古以来。
尽管是一次次的老调,我觉得最好的回答还是脆弱的,没有任何保证的,爱本身。
之外的故事:
国民性,重建期,婴儿潮,越战,赤军,半导体,房地产,广场协定,安保条约,苏联解体,泡沫破碎,失去的三十年。
当我们谈论动画的时候,我们谈些什么。
大和号、微风号、联邦、吉翁、提坦斯、奥古、木星帝国、神圣军事同盟、地球联合、奥布、天人、同盟、帝国、费沙、地球教……
来自:Bangumi